ODB

靈命日糧 : 老舊的瓦器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7-12節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4章7節


這些年來,我收藏了好幾個老舊的瓦罐,其中最喜愛的一個乃是出自亞伯拉罕時代的遺址。在我家至少這物件年紀比我大!這個不起眼的瓦罐上有污漬、裂痕和缺口,需要來一次徹底擦洗。我保留這個罐子,是提醒自己不過是由塵土所造,縱然脆弱易碎,卻裝著莫大的寶貝──耶穌。正如哥林多後書4章7節說:「我們有這寶貝[耶穌]放在瓦器裡。」

保羅還說:「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8-9節)。四面受敵、心裡作難、遭逼迫、被打倒,都是瓦器必須承受的,但因有耶穌的能力在我們裡面,我們就不被困住、不至失望、不被丟棄和不至死亡。

「我們身上常常帶著耶穌的死」(10節,新譯本),這是我們應有的心態。耶穌每天向自己死,為我們捨己的特質,是我們該學習的榜樣。我們不須憑自己的努力做些什麼,而是唯獨信靠上帝的充足與完全,因祂就住在我們裡面!

「好讓耶穌的生也在我們的身上顯明出來」(10節,新譯本),這就是我們如此行的結果:耶穌的榮美藉著老舊的瓦器顯明出來。

— 羅大衛

上帝啊,我雖脆弱易碎,但感謝祢住在我裡面。
求祢讓人們能從我身上看見祢,以及祢的能力。


你會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重重壓力?你的力量從何而來?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9-20章;馬太福音18章21-35節


靈命日糧 : 友誼長椅

讀經: 出埃及記33章9-11節


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出埃及記33章11節


非洲國家津巴布韋(辛巴威)飽受戰爭創傷,失業率極高,人民深陷絕望,直到他們在「友誼長椅」尋得希望。失去盼望的人可以來到「友誼長椅」和「祖母」說話,這些受過訓練的年長婦女會聆聽抑鬱者的掙扎。以他們國家的語言來說,抑鬱就是「憂思過重」。

「友誼長椅」計畫也在其他地方推行,包括桑給巴爾、倫敦和紐約。一名倫敦研究員表示:「結果令人驚喜萬分!」有位紐約輔導員也說:「在長椅上你會不知不覺地與關心你的人親切交談。」

這項計畫讓我想到與偉大的上帝交談多麼溫馨和奇妙。摩西並非在長椅上,而是在帳幕(或稱會幕)裡與上帝交談。在那裡,「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出埃及記33章11節)。而摩西的幫手約書亞甚至不離開會幕,或許是因他非常看重親近上帝的時刻(11節)。

現今,我們無需在會幕才能親近上帝,因為我們可以藉著耶穌來到天父面前。耶穌對門徒說:「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翰福音15章15節)。的確,上帝正等著我們!祂是最有智慧的幫助者,也是你我的知心好友,現在就和祂談天吧!

— 雷翠霞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使我們的心得激勵。
當我們積憂成疾,求祢使我們的心思能回轉歸向祢。


別讓憂思盤據你心,向上帝傾訴,專注於祂的美善。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6-18章;馬太福音18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傳承信仰

讀經: 提摩太後書3章10-15節


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提摩太後書3章14-15節


有位直言不諱的無神論者認為,父母若將自己的信仰當作真理教導子女,就是違背道德規範。他甚至表示,父母將信仰傳承給下一代其實是虐待兒女。雖然這些想法過於極端,但我確實聽過有些父母說,他們不太敢鼓勵子女信主。我們許多人都積極影響孩子,希望他們和自己有同樣的政治觀點、營養概念或體育活動,但基於某些原因,我們有些人卻不看重傳承自己的信仰。

相反地,保羅說提摩太「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後書3章15節)。提摩太不是等長大之後,才決定自己的信仰,而是從小他母親就引導他歸向上帝,然後他一直持守所學的真道(14節)。如果上帝就是生命,又是真智慧的泉源,那麼,我們在家中悉心培育兒女懂得愛上帝就至關重要!

今天,許多世界的價值觀不斷地影響我們的孩子。各種電視節目、電影、音樂、老師、朋友和大眾媒體,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傳達某些信念,確實會影響孩子們與上帝的關係。盼望我們不再沉默,讓我們所經歷的美善和恩典,激勵我們引導子女歸向上帝。

— 郭惟恩

花些時間檢視每天接收到的訊息,
想想自己和孩子們如何受其影響,甚至有所改變呢?


把握上帝所賜的特權,引導孩子歸向祂。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4-15章;馬太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 最大的奧秘

讀經: 歌羅西書1章15-22節


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歌羅西書1章15節


在我相信耶穌之前,雖然經常聽到人傳講福音,但我總是搞不清楚耶穌的身分。因為聖經說,只有上帝能赦免人的罪,那麼耶穌怎能赦免我的罪呢?直到我讀了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所寫的《認識神》之後,才知道對此感到困惑的大有人在。巴刻認為,對許多非信徒來說,「基督教真正驚天動地的宣言,是拿撒勒人耶穌是神成為人……全然是真神,又全然是真人。」然而,這卻是讓全人類得到救贖的真理!

使徒保羅稱基督為「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清楚表明耶穌就是上帝,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但同時祂也是完全的人(歌羅西書1章15-17節)。因為這個真理,我們可以確信,基督已藉由受死和復活,為我們承擔了罪的懲罰,祂救贖了全人類,讓我們能脫離惡行,使我們和一切受造物都能與上帝和好(20-22節)。

這位天父上帝因著祂無與倫比的愛,藉由聖靈所默示的聖經,以及祂愛子在世上的生活顯明祂自己,主動地讓人可以認識祂。凡相信耶穌的人都會得著拯救,因為耶穌的名為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哈利路亞!

— 鄧書琪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向我們顯明祢自己,
也謝謝祢藉著耶穌,使我們能與祢和好。


你何時對耶穌的身分感到困惑?結果如何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2-13章;馬太福音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