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一百年後

讀經: 約伯記19章21-27節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約伯記19章25節


美國電視劇集《迷離境界》(The Twilight Zone)的創作者洛德·瑟林於1975年表示,他想要讓人們在一百年後,仍然記得他是一位作家。許多人都會和瑟林一樣,希望自己能留下美名,讓我們的生命具有意義和永恆價值。

從約伯的經歷,我們看見人如何在短暫的年日中尋求生命的意義。他在頃刻之間,不僅失去財產,還痛失最珍愛的孩子們。過後,他的朋友甚至指責他該受這樣的刑罰。約伯不禁大聲宣告﹕「惟願我的言語現在寫上,都記錄在書上;用鐵筆鐫刻,用鉛灌在磐石上,直存到永遠。」(約伯記19章23-24節)

約伯的言語已被鐫刻在磐石上,存到永遠,我們從聖經就可以讀到。但約伯所尋求的並不是要留下什麼,而是要從上帝的特質中找到生命真正的意義。所以他宣告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19章25節)。這使約伯有了正確的渴望,他說﹕「我必見祂在我身邊,我要親眼見祂,……我的心腸在我裡面渴想極了。」(27節,新譯本)

最後,約伯雖未得到期盼的答案,但他有更大的發現:上帝就是所有意義和永恆的根源(42章1-6節)。

— 葛庭墨

上帝啊,除祢以外,一切都是轉瞬即逝。
我們要讚美祢,因惟有祢永遠不變,
求祢讓我們明白祢才是最重要的。


你認為約伯為什麼要讓自己所說的話存到永遠?你希望一百年後人們會如何記得你呢?



全年讀經:
創世記20-22章;馬太福音6章19-34節


靈命日糧 : 暗中行善

讀經: 馬太福音6章1-4節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馬太福音6章3節


金玲在與絕症對抗期間,每個月都會在門口看到一個裝著百合花、粉紅鬱金香和黃色水仙花的玻璃花瓶。在過去的七個月裡,一位匿名的基督徒每個月都會透過花店送鮮花給她,向她表達關懷。美麗的花束還附帶一張紙條,上面寫滿鼓勵她的聖經經文,署名為「愛妳的,耶穌」。

金玲在臉書上分享這些花束的照片,藉此讚揚某個基督徒對她的關懷,並感謝上帝透過祂的子民表達祂的愛。當金玲靠著上帝對抗絕症時,每一朵色彩繽紛的花朵和親筆所寫的紙條,都肯定了上帝對她的慈愛與憐憫。

這位送花者不願透露身分的行為,反映了耶穌鼓勵祂的子民在行善時應有的心態。耶穌還警戒我們,不可故意讓人「看見」自己行善(馬太福音6章1節)。因行善是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敬拜與尊崇,是發自內心地感謝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若過度強調自己慷慨的行為,並希望或期盼能被人看重,就是偏離焦點,因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耶穌所賜予的。

當我們以純正的動機行善時,上帝是知道的(4節)。上帝要我們憑著愛心慷慨地給予,將榮耀、尊貴和頌讚都歸給祂!

— 鄧書琪

主耶穌,感謝祢提醒我們,為別人付出是一種特權,
也是感謝祢賜給我們一切的最佳方法。


在這週內,你要如何暗中行善,讓人看到耶穌的愛?當人對你表示感謝時,你如何歸榮耀給上帝?



全年讀經:
創世記18-19章;馬太福音6章1-18節


靈命日糧 : 神秘的援手

讀經: 希伯來書13章1-3節


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章2節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瑋玲正要離開火車站時,發現必須走一段很長的樓梯,附近也沒有電梯或電扶梯,她幾乎哭了出來。突然出現了一位男士,替她拿起手提袋,溫柔地協助她上樓梯。瑋玲轉身要向那位男士道謝時,他卻已經離開了。

志賢正趕著開會,因他已遲到了。他在車陣中穿梭,車子卻爆胎了。原本因一段關係破裂,他承受莫大的壓力,這情況更讓他幾乎崩潰。當他無助地站在雨中時,一名男子主動替他更換輪胎。正當志賢想轉身向他道謝時,他已經離開了。

這些神秘的幫助者到底是誰?是善良的陌生人?還是天使呢?

許多人都以為天使是光芒四射或有羽翼,但這只對了一半。有些天使的確會以這種形態顯現(以賽亞書6章2節;馬太福音28章3節),但有些卻是雙腳沾滿塵土且飢腸轆轆的(創世記18章1-5節),甚至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普通人(士師記13章16節)。希伯來書的作者指出,我們若接待陌生人,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就接待了天使(13章2節)。

我們雖不確定幫助瑋玲和志賢的就是天使,但根據聖經的描述,確實有此可能。天使正在幫助上帝的子民(希伯來書1章14節),而他們可能就像平凡的路人一樣。

— 霍薛頓

你願意像天使一樣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嗎?
你如何對陌生人伸出援手,讓他們好像經歷到天使的幫助?


在我們有需要時,上帝差派天使幫助我們。



全年讀經:
創世記16-17章;馬太福音5章27-48節


靈命日糧 : 反射光芒

讀經: 馬太福音5章14-16節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馬太福音5章14節


史提芬告訴父母,他每天都要提早到學校。但基於某些原因,他從未解釋其中的因由。但無論如何,他的父母每天都會在早上7點15分之前,把史提芬送到杜魯斯中學。

史提芬讀初中時某個寒冷的日子裡,一場致命的交通意外奪去了他的性命。後來,他的父母也發現了史提芬提早上學的原因。原來每天早上,他都會和一些朋友站在學校門口,以微笑和親切的話語,揮著手迎接其他同學。這讓所有的學生都感到受歡迎和被接納,連遭排擠的人也有同樣的感受。

作為一個基督徒,史提芬希望將上帝的喜樂,帶給那些迫切渴望得到的人。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以友善的態度接納別人,能有效地彰顯基督的愛。

馬太福音5章14-16節,耶穌清楚表明,在祂裡面我們是「世上的光」,也是建在山上的城(14節)。古時人們大多用白色石灰岩築城,在烈日的照耀下便能反射光芒。期盼你我都能選擇不要隱藏,而是成為世上的光,「照亮一家的人」(15節)。

當我們的光「照在人前」(16節)的時候,盼望別人也能感受到基督以愛接納他們。

— 白德夫

天父,感謝祢讓我看到,史提芬愛人的榜樣。
求祢幫助我可以像他一樣,
以善意和接納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


你可以用什麼方式去愛那些孤單和有需要的人?聖靈如何使你成為眾人都能看見的山城呢?



全年讀經:
創世記13-15章;馬太福音5章1-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