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水帶來希望

讀經: 約翰福音4章4-14節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約翰福音7章37節


湯姆和馬克的事工使人的生活得著滋潤。從他們分享的影片中,可以看到設置在戶外的淋浴器灑下清涼的水,孩子們手舞足蹈地玩水嬉笑,享受第一次被淋浴器淋得全身衣服都溼答答的樂趣。湯姆和馬克兩人在海地,與當地的教會合作,在水井上安裝濾水系統,讓人們不再因不乾淨的水而患病,進而延長壽命。當地人因著能取得乾淨的水,而對未來充滿盼望。

在約翰福音4章,耶穌用「活水」描述使人不斷得著滋潤的概念。當時耶穌又累又渴地向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4-8節),但在談話中,耶穌卻將「活水」賜給她(9-15節)。耶穌還說,祂賜的水要在人的裡面成為生命和盼望的源頭,就像一道「泉源,直湧到永生」(14節)。

但我們到了約翰福音7章,才知道「活水」是指什麼。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並宣告凡信祂的人「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翰解釋說:「耶穌這話是指著信祂之人要受聖靈說的。」(37-39節)

藉著聖靈,信徒與基督聯合,並能從上帝支取無盡的能力、盼望和喜樂。聖靈住在信徒裡面,就有如活水一般能滋潤和更新我們的生命。

— 柯愛莉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賜下聖靈,
在我們裡面動工,讓我們的生命能引導人認識祢。


耶穌如何藉著聖靈使你不再乾渴?你如何與人分享耶穌為你所做的一切?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1-3章;啟示錄6章


靈命日糧 : 別具意義

讀經: 路得記4章13-17節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章10節


一位慷慨的朋友提議幫忙我們看孩子,好讓我和妻子去約會。她一再叮囑說:「你們應該去一個浪漫的地方!」但我們都是講求實際的人,所以便決定一起去購買食品雜貨。當我們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袋回家,朋友瞪大眼睛問我們為什麼沒有做些特別的事。我們告訴她,約會之所以特別,並不在於做了什麼,而是在於和誰在一起。

路得記屬於聖經中少數的幾卷,沒有記載上帝親自說話和行事的書。這卷書描述的事件,似乎相當普通,因此有些人認為路得記僅僅是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記錄兩個人進入一段關係,彼此結合的過程。

但事實上,這卷書卻有超乎尋常的事發生。在路得記的最後一章,我們讀到路得和波阿斯結合後,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俄備得,是大衛的祖父(4章17節)。而我們在馬太福音1章1節讀到,耶穌是大衛的子孫。耶穌的降世,為路得和波阿斯平凡的故事賦予意義,顯明上帝超乎尋常的工作,以及祂奇妙的計畫和目的。

我們也常將自己的人生視為平凡無奇,沒有特別的意義。然而,當我們透過基督看待自己的人生,即使是最普通的境遇和人際關係,祂也會賦予永恆的意義。

— 陳鍾華

耶穌,祢能使最平凡的景況具有永恆的目的和意義,
求祢讓我能以祢的眼光,看待我所有的關係和境遇。


上帝如何使你日常的生活變得別具意義?



全年讀經:
約珥書1-3章;啟示錄5章


靈命日糧 : 祈求上帝

讀經: 詩篇6篇4-9節


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耶和華必收納我的禱告!-詩篇6篇9節


當我丈夫丹恩被確診罹患癌症時,我不知該如何祈求上帝醫治他。從我有限的眼光來看,世界上有許多人正面對更嚴重的問題,如戰爭、饑荒、貧窮和自然災害。但一天早晨,我和丈夫一起禱告時,我聽見丈夫謙卑地祈求:「親愛的主,求祢醫治我的疾病。」

這簡單卻真誠的祈求,提醒了我不要把禱告祈求弄得很複雜,因為上帝必垂聽我們純全正直的呼求。如大衛直率地祈求:「耶和華啊,求祢轉回搭救我;因祢的慈愛拯救我。」(詩篇6篇4節)

這是大衛在心思混亂感到絕望時所作的宣告。雖然詩中沒有說明大衛面對的確切情況,但大衛坦然述說:「我因唉哼而困乏」(6節),表現出他深切渴望從上帝而來的幫助和復興。

大衛不讓自己的軟弱(包括罪)攔阻他來到上帝面前陳明他的需要。因此,大衛能在上帝回應之前,欣然地說:「耶和華聽了我哀哭的聲音。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耶和華必收納我的禱告!」(8-9節)

雖然我們有時會困惑和不確定,但上帝仍然垂聽也接納祂兒女誠心的祈求。祂隨時樂意傾聽我們的心聲,特別是在我們最需要祂的時候。

— 雷翠霞

親愛的上帝,當祢潔淨我們的心時,求祢賜給我們勇氣,
向祢尋求幫助,並且相信祢必垂聽,也會回應。


什麼會攔阻你向上帝尋求幫助?今天你有什麼事需要上帝的幫助呢?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12-14章;啟示錄4章


靈命日糧 : 勝過恐懼

讀經: 撒母耳記上17章4-7、45-50節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詩篇20篇7節


有個人犯了罪之後,因害怕被逮捕就躲在姐姐的農舍裡,平常足不出戶,而且誰也不見,甚至未能參加母親的葬禮。他被恐懼轄制了32年,直到他64歲時,得知自己從未被控告後,才得以自由,恢復正常生活。沒錯,刑罰確實帶來恐懼,但他卻不該被自己的恐懼所轄制。

當非利士人在以拉谷向以色列人宣戰時,以色列人也深陷恐懼之中。他們的敵人歌利亞確實可怕,因他身高約3米,身上的鎧甲重達57公斤(撒母耳記上17章4-5節)。連續40天,歌利亞每天早晚都向以色列的軍隊罵陣,卻沒有人敢接受挑戰。直到大衛到前線找他哥哥,聽見並看見歌利亞嘲諷的言行,自願出去應戰。

所有的以色列士兵都覺得歌利亞彪悍高大,無法勝過,但身為牧童的大衛卻明白,歌利亞在上帝眼中根本無足輕重。大衛說:「耶和華使人得勝,……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47節)

當我們戰兢恐懼時,讓我們學習像大衛一樣定睛於上帝,以正確的眼光面對困境。即使我們八方受敵,困難環繞,但那位與我們同在且幫助我們的上帝,遠遠勝過這一切!

— 李慶良

現在最令你恐懼的困境是什麼呢?
你如何定睛於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


全然信靠上帝,因祂大過生命中所有巨大的挑戰。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9-11章;啟示錄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