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另一次機會

讀經: 彌迦書7章1-3、18-20節


[上帝]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彌迦書7章19節


我家附近有一間腳踏車店,店名為「第二次機會」,有許多人會去那裡義務幫忙,修理被丟棄的腳踏車。這家店的老闆會將這些修好的腳踏車,轉贈給有需要的孩子們和成年人,包括無家可歸、身體有缺陷的人,以及努力融入社會的退伍軍人。這不僅讓腳踏車有第二次機會,也讓接受贈與的人有新的開始。一位退役的軍人就騎著煥然一新的腳踏車,去參加工作面試。

第二次機會能轉變人的生命,尤其是從上帝而來的機會。當以色列國處於敗壞、欺詐以及種種卑鄙的惡行時,先知彌迦便哀嘆道:「地上虔誠人滅盡,世間沒有正直人」(彌迦書7章2節),但他也稱頌上帝給祂的百姓另一次機會。

彌迦深知上帝會公正地懲罰惡人,但因著上帝的慈愛,祂也會讓那些悔改的人還能有另一次機會。正如彌迦在上帝的愛中謙卑自己,問道:「上帝啊,有何神像祢,赦免罪孽,饒恕祢產業之餘民的罪過?」(18節)

我們心懷感恩,因上帝不會為了我們的罪而離棄我們,只要尋求赦免,祂就會像彌迦所宣告的:「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19節)。上帝的慈愛讓所有尋求祂的人都有另一次機會。

— 雷翠霞


你要為何罪悔改,求慈愛的上帝給你另一次機會呢?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89-176節;哥林多前書8章


靈命日糧 : 令人驚嘆的智慧

讀經: 哥林多前書1章18-25節


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羅馬書11章33節


女兒坦率地對我說:「似乎我的年紀越大,就越覺得你很有智慧。因為有時候,我對兒子說的話就是你曾經對我說過的!」

這番話使我笑逐顏開,其實我對自己的父母也有相同的想法,我也經常發現自己會用他們所說的話教養兒女。在我成為父親之後,我對父母的智慧也開始改觀。父母那些過去被我視為愚蠢的建言,其實遠比想像的更有智慧。只是我年輕的時候,還不明白他們的智慧。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愚拙」比最聰明的人更有「智慧」(哥林多前書1章25節)。「因為在上帝的智慧裡,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然不能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藉著所傳的愚笨的道理」,就是基督必須受難,來「拯救那些信的人」(21節,新譯本)。

上帝的作為總是令我們嘖嘖稱奇。上帝的兒子在莫大的榮耀中復活之前,並不是一般人所期盼的得勝君王,而是以受苦僕人的樣式,謙卑地被釘死於十字架上。

在上帝的智慧裡,祂看重謙卑遠勝於驕傲,祂的愛是藉著人不配得到的憐憫與恩慈彰顯出來。藉著十字架,這位至高的彌賽亞成為全人類的贖罪祭,為了要將那些信靠祂的人「拯救到底」(希伯來書7章25節)。

— 龐雅各


明白上帝總比人有智慧,對你有何幫助?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1-88節;哥林多前書7章20-40節


靈命日糧 : 放輕鬆!

讀經: 詩篇116篇1-9節


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詩篇116篇7節


在迪士尼卡通《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中,老鼠醫生在治療信天翁韋柏時,對著被繩索綁著的韋柏說:「你必須放輕鬆!」韋柏顯然驚慌失措,他諷刺地說:「放鬆?我是很放鬆啊!」接著,他愈發緊繃地對醫生說:「要是再放鬆一點,我就死在你手裡了!」

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當韋伯聽到醫生含糊其辭,又大張旗鼓地將奇奇怪怪的治療器具搬出來時,他怎能不心驚膽顫呢?雖然如此,這詼諧的一幕仍引人發噱。無論困境會否危及生命,韋柏的驚慌也正是我們面臨困境時的感受。

在深感恐懼時,假使有人鼓勵我:「別緊張,放輕鬆!」未免荒誕可笑。若生活中令我緊張的事日益增多,又有「死亡的繩索」(詩篇116篇3節)使我驚恐萬分,我的本能就是想盡辦法處理這些危機,而絕非輕鬆以對。

然而,我在慌亂中所做的一切,往往令我越發焦慮不安、身心俱疲。當我願意面對自己的痛楚並將它交給上帝(4節),儘管不情願,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我的焦慮稍減,並有一股難以言喻的平安充滿我心(7節)。

當聖靈賜下的平安與我同在時,我就更明白聖經的其中一個真理:當我們謙卑降服在上帝大能的膀臂之下,把一切憂慮卸給祂,就能勝過這些驚恐和焦慮(彼得前書5章6-7節)。

— 白茉妮


哪些難處會使你焦慮不安呢?你要如何學習在艱困中降服於上帝的慈愛和眷顧?



全年讀經:
詩篇116-118篇;哥林多前書7章1-19節


靈命日糧 : 僕人之心

讀經: 馬可福音9章33-37節


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馬可福音9章35節


現代的媽媽必須當廚師、營養師、護士,還要懂得辦活動,幾乎每個媽媽都身兼數職。2016年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媽媽們每週都要花59-96小時,處理與孩子相關的事務。

難怪為人母者總是精疲力竭!母親總是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照顧兒女,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極大的幫助。

當我感到心力交瘁,需要一些提醒讓我相信照顧他人是一件有價值的事之時,耶穌對事奉者的嘉許,就會使我燃起希望。

馬可福音記載,在門徒彼此爭論誰為大時,耶穌坐著提醒他們說:「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9章35節)。接著,祂抱起一個小孩子,讓門徒知道服事他人的重要,特別是服事我們當中最弱小的人(36-37節)。

基督的回應表明了在祂的國度裡「誰為大」,為世人立下一個標準,祂看重的乃是一顆關懷他人的心。耶穌也應許,凡願意服事的人都能得著上帝同在的能力(37節)。

若你有機會服事家人或社區,當謹記:你服事人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耶穌都看見,祂也記念。

— 夏莉珊

主耶穌,感謝祢提醒我們,
祢慈愛地眷顧孩童和軟弱無助的人。
求祢幫助我們,能以祢為榜樣去服事人。


今天你可以用哪些方式服事人呢?如何向愛你、服事你的人表達感謝呢?



全年讀經:
詩篇113-115篇;哥林多前書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