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控制錯覺

讀經: 雅各書4章13-17節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雅各書4章14節


在1975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倫·蘭格(Ellen Langer)發表一篇研究報告,標題為《控制錯覺》,檢視了我們對生活中各種事件的影響程度。她發現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都高估了自己對事情的掌控能力。這項研究也證明了,我們自以為能掌控事情,這種錯覺總是會被現實粉粹。

自從蘭格發表這份研究結果之後,其他人所執行的實驗也支持她的論點。然而早在蘭格發表這個研究報告之前,雅各就已經指出這個問題。他在雅各書4章寫道:「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13-14節)

接著,雅各提供了一個治療這種錯覺的方法,指出唯有上帝才能掌控萬事。他說:「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15節)。在這幾節經文中,雅各指出了人類的軟弱,也提供了解決之道。

盼望我們都能明白,你我的人生並非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上帝將萬事萬物都掌握在祂大能的手裡,我們只管全然信靠祂的計畫!

— 葉芮敏

曾幾何時,你認為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呢?
如何將自己的計畫交在上帝手中,全然信靠祂的帶領呢?


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言19章21節



全年讀經:
詩篇89-90篇;羅馬書14章


靈命日糧 : 喬裝的耶穌

讀經: 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言19章17節


兒子傑夫最近參加一個「遊民生活體驗營」。他在自己的城市街頭流浪了三天兩夜,晚上睡在氣溫低於冰點的戶外。沒有食物、沒有錢,也沒有容身之所,必須仰賴別人的憐憫施捨,才能維持基本需求。其中一天,他一整天的食物就只有一個三明治,那是一位男士聽見他在速食店討過期麵包時買給他的。

事後,傑夫告訴我,那次的體驗可說是他做過最困難的事情,而且深深影響了他對人們的看法。體驗活動結束後,他花一天的時間,去尋找他在街頭流浪時,向他伸出援手的遊民,並以他能力所及的方式幫助他們。對於傑夫並非真的無家可歸,這些遊民都十分驚訝,也很感謝傑夫因為關心而願意親身體驗他們的生活。

兒子的經歷讓我想起耶穌說:「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36、40節)。無論是對人說一句鼓勵的話,或給人一袋食物,上帝要我們以愛心關懷別人的需求。當我們善待他人的時候,就是愛上帝了。

— 龐雅各

主耶穌,請幫助我今日在他人的需求中看見祢,
讓我藉著愛他們來表達對祢的愛。


你能如何向人表達善意呢?你何時曾受過他人的恩惠呢?



全年讀經:
詩篇87-88篇;羅馬書13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創造力

讀經: 羅馬書12章3-8節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羅馬書12章6節


當音樂在教會的大堂響起,色盲畫家蘭斯·布朗(Lance Brown)踏上了舞台。他站在白色畫布前,背對著眾人,將刷子沾上黑色顏料,輕輕地掃幾下,畫了一個十字架。接著,用手上的刷子一筆一筆畫過,以圖畫敘述了基督被釘十架和復活的故事。最後他將黑色顏料大片地塗在畫布上,再加上藍色和白色,完成了一幅抽象畫作,前後不到六分鐘。過後他拿起畫布,將它倒過來,竟出現了一幅隱藏的圖畫:一張帶著憐憫神情的耶穌畫像。

布朗說,起初朋友建議他在教會崇拜中快速作畫時,他還不太情願。但如今他在世界各地的教會,帶領人們在他作畫時敬拜上帝,並且和眾人分享基督。

使徒保羅也肯定了上帝賜給祂的子民各種恩賜的意義和目的,乃是要使每個上帝的兒女都能榮耀祂,在愛中彼此建立(羅馬書12章3-5節)。保羅鼓勵我們發覺自己的恩賜,使用它來幫助別人,帶領人認識耶穌,並殷勤喜樂地服事(6-8節)。

上帝已經賜給我們每個人屬靈的恩賜、才幹、能力和不同的經驗,讓我們不拘在人前人後都能全心地服事祂。當我們認識到上帝的創造力何等奇妙,那麼祂就能使用我們每個人的獨特之處傳揚福音,並且在愛中造就其他的信徒。

— 鄧書琪

天父,感謝祢讓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獨特、美好的恩賜!
求祢幫助我們,善用這些恩賜來服事祢、榮耀祢。


如何運用你獨特的恩賜來服事上帝?



全年讀經:
詩篇84-86篇;羅馬書12章


靈命日糧 : 即使

讀經: 哈巴谷書3章17-19節


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哈巴谷書3章18節


在2017年,颶風哈維重創美國。為了幫助和鼓勵受難的災民,我們一群人便前往災情嚴重的休士頓,希望為這些被颶風破壞家園的人略盡綿薄之力。當我們和災民站在殘破的教會大樓和倒塌的房屋內,我們自己的信心面臨了極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更加堅定。

颶風哈維過後,有些人依然信心堅定。就像公元前七世紀末,先知哈巴谷說了預言之後,仍對上帝充滿信心。這位先知曉得艱困的時刻即將來臨(1章5節-2章1節),而且在出現轉機之前,情況只會持續惡化。他在預言的結尾,想到未來可能會糧食短缺,但卻說了三次「即使」:「即使無花果樹不結果子」;「即使橄欖樹不結橄欖」;「即使羊群死光」(3章17節,現中修訂版),他仍要因上帝而喜樂。

如果有一天,我們失去了健康、工作和摯愛,或因天災蒙受巨大的損失,我們會怎麼樣呢?先知哈巴谷在「信心之歌」中提醒我們,要以堅定的信心全然信靠上帝。因為從昨日、今日直到永遠,上帝是我們的拯救(18節)、我們的力量,祂使我們的腳步穩當(19節)。最後,信靠祂的人將不會失望!

— 簡恩德

親愛的天父,雖然生活充滿艱困和未知,
但求祢使我仍能堅定地信靠祢,
因祢是我的拯救和力量。


身陷困境時,上帝如何供應你的需求?別人面臨危機時,你要如何鼓勵他們呢?



全年讀經:
詩篇81-83篇;羅馬書11章19-3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