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你願回轉嗎?

讀經: 何西阿書3章1-5節


你再去愛你的妻子吧,……這要表明上主仍然愛著以色列,儘管他們轉向別的神明。-何西阿書3章1節,新普及譯本


羅恩和南希的婚姻正日益惡化。南希有了外遇,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她向上帝認罪。雖然她知道上帝要她怎麼做,但仍苦苦掙扎,最後她終於鼓起勇氣向羅恩坦承一切。羅恩沒有要求離婚,而是選擇再給南希一次機會,讓南希能改變,重新贏回他的信任。後來,上帝以奇妙的方式重建了他們的婚姻!

羅恩對妻子的寬容,讓我想起上帝也是以愛和赦免來對待你我這樣的罪人。先知何西阿也深明此理。他聽從上帝的吩咐娶了不忠的女人,讓以色列人明白他們對上帝的不忠(何西阿書1章)。尤有甚者,當何西阿的妻子離開時,上帝仍吩咐何西阿去要求妻子回來。上帝說:「你再去愛你的妻子吧,儘管她跟情人通姦」(3章1節,新普及譯本)。以色列民雖背逆上帝,但上帝仍渴望與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正如何西阿的妻子雖然不忠,但何西阿卻依然愛她,去尋回她,甚至願意為她犧牲。上帝也是如此深愛祂的子民。上帝的義怒和嫉妒,乃是出於祂的大愛。

現今,這位上帝仍然渴望我們能親近祂。當我們因信來到祂面前,就必能在祂裡面得到完全的滿足。

— 彭絲嵐

上帝啊,祢的愛偉大奇妙,甚至臨到我這樣的罪人!
我所犯的錯誤,不配得祢的愛,
但感謝祢仍赦免救贖我,讓我能與祢有親密的關係。


你今天如何回應上帝的愛?你能向誰分享祂的愛?



全年讀經:
詩篇70-71篇;羅馬書8章22-39節


靈命日糧 : 五餅二魚

讀經: 馬太福音14章13-21節


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馬太福音14章16節


小男孩從教堂回家後,非常興奮地告訴家人,主日學老師說有個小孩的午餐是「胡餅和鱷魚」!事實上,主日學老師說的,是有個小男孩向耶穌獻上「五餅二魚」。

耶穌教導了眾人一整天之後,門徒建議耶穌讓眾人去附近村子裡買食物吃。耶穌卻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馬太福音14章16節)門徒困惑茫然,不知如何讓五千多人吃飽!

或許,你可以從約翰福音知道,是一個小男孩獻出他原本中午要吃的五個餅和兩條魚,耶穌就用這些使眾人得著飽足(6章8-13節)。有一派學者認為,這個男孩拋磚引玉,感動眾人彼此分享自己的午餐,所以大家就都吃得飽足。但福音書的作者顯然要讓讀者明白,這是一個神蹟,四本福音書都記載了這件事。

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呢?當我們看到家人、鄰居、朋友、同事和其他人面對不同的困境時,是否要推給比我們更有能力的人去幫助他們呢?當然,有些人的難處非我們能力所及,但並非總是如此!最起碼,我們可以給予對方一個擁抱、勸勉的話、傾聽的耳、簡短的禱告,或是提供建議。將你能做的一切獻給耶穌,看祂如何藉此使人蒙福。

— 羅大衛

主耶穌,求祢讓我們看見能如何關心他人,
求祢帶領我們,使用我們。


你可以向陷入何種困境的人伸出援手呢?你可將什麼獻給耶穌,讓祂用來祝福別人?



全年讀經:
詩篇68-69篇;羅馬書8章1-21節


靈命日糧 : 用過皆讚好

讀經: 詩篇66篇1、8-20節


我要述說祂為我所行的事。-詩篇66篇16節


在20世紀初期,美國帕卡德汽車公司創造了一句吸引買家的口號:「用過皆讚好!」這個強而有力的標語使該公司建立了豪華汽車領導品牌的聲譽。帕卡德汽車公司似乎知道,產品使用者的個人見證最具有說服力。也就是說,當你聽到朋友對產品感到滿意,那麼對該產品來說,就是一種支持和保證。

對於我們這些基督徒來說,與別人分享我們自己如何經歷到上帝的美善,也同樣會帶來深遠的影響。上帝要我們不僅向祂表達內心的感恩與喜樂,也要向周遭的人傳揚祂的作為(詩篇66篇1、16節)。在詩篇66篇,詩人熱切地述說,當他遠離罪惡的時候,上帝就使他得著赦免(18-20節)。

在人類的歷史上,上帝行做許多奇事,例如使紅海分開(6節)。祂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施行了奇妙的作為,例如:祂在我們受苦時,賜下了盼望;祂讓我們領受聖靈,得以明白祂的話語;祂供應我們每日所需。當我們向人述說自己的親身經歷,讓人曉得上帝如何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遠比為某種產品提出保證更有意義!藉此我們不僅能傳揚上帝的美善,還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彼此互相鼓勵。

— 洪可婷

你要向誰述說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工作?
你可以與人分享什麼樣的經歷呢?


當向人述說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



全年讀經:
詩篇66-67篇;羅馬書7章


靈命日糧 : 錢最重要?

讀經: 路加福音19章1-10節


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章15節


愛爾蘭詩人王爾德(Oscar Wilde)曾說:「我年輕的時候覺得錢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現在我老了,瞭解到確實如此!」其實王爾德只是在講反話,他年僅46歲便鬱鬱而終,還沒有真正地年老,而且他也深刻地領悟到,人的一生並非只為了金錢。

錢財來來去去,不過是暫時的,所以人生並非只有金錢,金錢也並非萬能。在路加福音12章15節,耶穌要那些與祂同時代的富人和窮人建立新的價值觀,勸勉他們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在我們的文化中,人們一直關注的就是更多、更新、更好的事物,所以我們必須對滿足、對擁有金錢和財富有正確的看法。

年輕富有的官員遇見耶穌後,就憂憂愁愁地離開了,因為他不想放棄龐大的財產(參閱路加福音18章18-25節);相反地,稅吏長撒該卻願意捨棄他一大半畢生的積蓄(路加福音19章8節)。他們的差別就在於是否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我們靠著耶穌的恩典,能以正確的觀點看待所擁有的一切,而不是讓這些事物來掌控我們!

— 柯貝爾

天父,求祢賜我智慧,能以正確的觀點看待各種事物,
並讓我的價值觀能反映出永恆的盼望。


什麼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呢?為什麼?那是持續到永恆或是轉瞬即逝的呢?



全年讀經:
詩篇63-65篇;羅馬書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