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退休計畫

讀經: 出埃及記3章1-10節


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出埃及記3章2節


考古學家沃里克.羅德威爾博士(Dr. Warwick Rodwell)正準備退休,卻在英國利奇菲爾德大教堂有驚人的發現。那時,建築工人為建造一個伸縮地台,仔細挖掘教堂一部分的地板,竟發現了天使長加百列的雕像,根據鑑定大約有1200年的歷史。這令人興奮的發現,使羅德威爾博士暫時擱置他的退休計畫,全心投入一個令人興奮的研究。

摩西八十歲的時候,也在荊棘的火焰中有了驚人的發現,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他雖然是埃及公主的養子,但從未忘記自己是希伯來人。當他目睹同胞受到埃及人不公義的對待時,便出手把那埃及人打死(出埃及記2章11-12節)。法老得知摩西殺死了一名毆打希伯來人的埃及人,就想殺了摩西。摩西為躲避法老,就逃往米甸定居(13-15節)。

四十年後,摩西已經八十歲。他正在牧養他岳父的羊群時,「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3章2節)。在那時候,上帝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民脫離埃及為奴之地(3-22節)。

在你人生的這個階段,上帝是否正呼召你為祂做些什麼呢?祂對你的生命有什麼新的計畫呢?

— 歐瑞荔

聖潔的上帝,願祢成為我一生的主宰。
我願意再次將我一生,全然交託在祢的手中。


願我們學習順服,讓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做新事。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3-5章;路加福音20章1-26節


靈命日糧 : 享受美好

讀經: 傳道書3章9-13節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道書3章11節


在一間大醫院的藝術長廊,有一幅畫如燈塔一般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深沉柔和的色調突顯出印第安人的形象,令我不禁停下來凝視,對我丈夫驚嘆說:「哇,你看!」

丈夫繼續向前走,但我仍依依不捨地在這幅畫前面駐足欣賞,不斷讚嘆:「真美!」

生活中確實有許多美麗的事物。大師的畫作、秀麗的風景、傑出的工藝、孩子的笑容、朋友的問候、知更鳥的藍綠彩蛋,以及貝殼的弧線背脊。「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道書3章11節),使我們能舒緩生活的重擔。有些學者認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讓我們窺見上帝完美的創造,以及未來的榮耀國度。

上帝如此完美的創造我們實在無法想像,所以祂讓我們先淺嚐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並用這種方式「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11節)。有時日子實在單調乏味,甚至毫無意義,但上帝卻慈愛地提供許多美麗的時刻,讓我們能反思默想。

我所欣賞的那幅畫是畫家吉拉德(Gerard Curtis Delano)的傑作,他曾說:「上帝給我天賦去創造美麗的事物,這就是祂要我做的事。」

看見這些美好的事物,我們該如何回應呢?我們在享受所見的美好事物時,也要感謝上帝那將來永恆的應許。

— 雷翠霞

天父,幫助我在盼望永恆的同時,
也能看見並享受祢在我生命中所預備美好的一切。


上帝美好的創造,讓我們窺見將來的完美世界。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章;路加福音19章28-48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看顧

讀經: 歷代志下16章7-9節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歷代志下16章9節


清晨時分,我躡手躡腳地穿過起居室,從窗戶眺望我們家後面的自然保護區。通常,我會看到老鷹或貓頭鷹在樹上歇息,用眼睛巡視那地。一天早上,我赫然發現一隻白頭鷹站在高枝上,居高臨下,俯瞰四周,彷彿整個廣闊的土地都是牠的領土。牠可能正尋找「早餐」,威嚴的目光不放過周圍任何動靜。

在歷代志下16章,先知哈拿尼告訴猶大王亞撒,他的行為都在上帝的眼目之下。哈拿尼對亞撒王說:「你仰賴亞蘭王,沒有仰賴耶和華你的上帝」(7節)。接著,他又說:「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9節)。由於亞撒弄錯了應當倚靠的對象,導致他常遭遇戰爭。

讀到第9節,可能會讓人誤以為上帝注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等我們出錯,祂就會像飛禽看到獵物一樣抓住我們。但哈拿尼說的話卻是正面的,他的重點是上帝時刻看顧我們,祂隨時等候著我們,只要向祂呼求,祂就會拯救我們。

正如那白頭鷹俯瞰四周一樣,上帝的眼目正環視著我們,祂能看見你我忠心地倚靠祂嗎?祂如何供應我們所需的希望和幫助呢?

— 莫麗莎

上帝啊,求祢使我們的心意堅定,
能心存誠實地全然倚靠祢。


當向上帝尋求方向和指引,祂正等待你的求助。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3-24章;路加福音19章1-27節


靈命日糧 : 不像昨天

讀經: 馬太福音4章1-11節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


孫子傑伊小的時候,我的兒子和媳婦送他一件運動衫做為生日禮物。他興奮地立刻換上,整天都開心地穿著。

隔天早上,傑伊又穿了那件運動衫,我兒子問他:「這件運動衫讓你很開心吧?」他卻說:「不像昨天那樣開心了!」

這就是追求有形物質會面臨的問題:生活中再多美好的事物,也無法帶給我們深刻長久的快樂。我們可能已經擁有很多,卻一點也不快樂。

新衣服、新車,最時尚的手機或手錶,這些世上的物質常會使我們感到開心,但卻沒有一樣能讓我們的快樂「像昨天那樣」。因為我們被造時,心中就有個屬靈空洞,非物質所能填滿,唯有上帝才能真正填補滿足。

當耶穌禁食四十晝夜,餓得全身無力時,撒但前來試探祂,叫祂把石頭變成麵包來填飽肚子。耶穌引用申命記8章3節回答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

耶穌說我們活著不是單靠食物,祂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我們有屬靈的生命,因此不能單單靠著屬世的物質存活。

的確,只有在上帝和祂的豐富中,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 羅大衛

上帝啊,求祢教導我靠著祢的豐盛而活,
因祢擁有我真正需要的一切!


為什麼追求物質無法給我們長久的快樂?你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了什麼?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1-22章;路加福音18章24-4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