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別放棄

讀經: 出埃及記10章21-29節


[摩西]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希伯來書11章27節


在企業界工作使我能與許多才華洋溢、冷靜睿智的人共事,但是和一位外地的主管共事卻並非如此。無論我們團隊有何進展,在每週的電話會議中,他都會嚴厲地批評我們的工作成果,並要求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些磨擦讓我感到沮喪恐懼,有時候甚至想放棄。

當埃及慘遭黑暗之災,我想摩西與法老會面時,或許也想要放棄。那時上帝已在埃及地降下八個災難,法老在盛怒之餘對摩西說:「你離開我去吧!你要小心,不要再見我的面,因為你見我面的那日,你就必死!」(出埃及記10章28節)

儘管受到這樣的威脅,摩西最後還是能靠著上帝,帶領以色列民脫離法老的掌控。「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希伯來書11章27節)。摩西能勝過法老,因他相信上帝會成就拯救以色列人的應許(出埃及記3章17節)。

今天,我們無論遇到哪種情況,都能靠著聖靈的幫助,倚靠上帝必與我們同在的應許。祂能賜給我們剛強、仁愛、自律的心(提摩太後書1章7節),讓我們能承受別人的威脅所帶來的壓力,並避免錯誤的回應。聖靈能供應我們所需的勇氣,使我們能繼續跟隨上帝的帶領。

— 史珍妮

主啊,當他人的態度讓我沮喪時,求祢讓我定睛仰望祢。
求祢保護我,引導我,讓我在各種情況下都能信靠祢。


什麼情況會使你煩躁沮喪?你要如何倚靠上帝呢?



全年讀經:
申命記26-27章;馬可福音14章27-53節


靈命日糧 : 自我價值

讀經: 創世記29章31-35節


她又懷孕生子,說:「這回我要讚美耶和華。」-創世記29章35節


在一個電視節目裡,幾個年輕人扮成高中生,想更瞭解青少年的生活。他們發現,社交媒體會深切影響青少年對自我價值的判斷。其中一人說:「這些學生的自我價值與社交媒體息息相關,乃取決於有多少人會在自己的照片按『讚』。」這種期盼被人接納的渴求,可能會驅使他們在網路上採取極端的行為。

我們都渴望能被人接納。在創世記29章,利亞渴望得到她丈夫雅各的愛,這是可以理解的。她前三個兒子的名字,都隱含她的孤寂(31-34節)。但遺憾的是,雅各似乎從未給予利亞所渴望的接納。

然而,利亞生了第四個孩子後,她開始轉向上帝而不是她的丈夫。利亞為孩子取名為猶大(「讚美」之意)(35節),她似乎終於選擇在上帝裡面尋找她的生命意義。後來,利亞的這個兒子猶大成為大衛王的祖先,而且也是耶穌的祖先。

我們可以試著以不同的方式和事物,追尋生命的意義、衡量自己的價值。但只有在耶穌裡,我們才能界定自己的身分是上帝的兒女、與基督同作後嗣,並且未來會與天父永遠同住。如同保羅寫道,他以認識基督為至寶(腓立比書3章8節),這乃是無與倫比的!

— 陳鍾華

天父,求祢讓我在祢裡面看見自己的價值,
而不是從別處找尋肯定。因為祢看我為寶貴,
賜給我兒女的身分,並給我美好無比的生命!


你曾希望藉由何事界定自我的價值呢?信靠耶穌如何讓你明白自己真實的身分?



全年讀經:
申命記23-25章;馬可福音14章1-26節


靈命日糧 : 瞭解體會

讀經: 希伯來書2章9-18節


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希伯來書2章18節


華凱斯(Keith Wasserman)是一家福音機構的執行董事,從1989年開始,他每年都會花幾天的時間和流浪漢一起露宿街頭。凱斯表示,在街頭的生活能讓他充分體驗和瞭解無家可歸者的感受,好讓他能對人有更多的愛心和憐憫。

凱斯為了要瞭解他所服事的對象而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這讓我想到,耶穌為我們所做的遠不止如此。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竟然願意成為一個脆弱的嬰孩來到世上,過著普通人的生活,親身感受我們所有的經歷,最後還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能與上帝建立關係。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耶穌「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2章14節)。耶穌是永活的主,祂創造了天使,但卻暫時比天使低微一些(9節),而且成為人的樣式、受死。祂雖是全能的上帝,卻為我們承受苦難。祂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當我們經歷試探的時候,祂就能幫助我們,使我們可以與上帝和好(17-18節)。

願我們今天都能經歷主耶穌的愛,祂瞭解我們的一切,並為我們預備了一條路,使我們的罪能得到潔淨。

— 彭絲嵐

親愛的耶穌,祢離開天家降世為人,
付上多大的代價,令人無法想像。
感謝祢的犧牲,讓我能得著新生命!


今天你願意接受耶穌愛的饒恕嗎?若你已經接受,你的生命有何改變呢?



全年讀經:
申命記20-22章;馬可福音13章21-37節


靈命日糧 : 車輛改道

讀經: 箴言16章1-3、9節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章9節


不會吧?我已經遲了,正打算駕快車,沒想到前方路段竟然有道路施工,出現「車輛改道」的路標,使我不得不改變計畫。

我不禁失笑:我只期待一切照自己規劃的時間表進行,卻沒有預料會遇到道路施工。

從屬靈的角度來看,我們很少人會預先想到可能有危機發生,使我們不得不放慢腳步或改變人生的方向。然而,我記得有好多次,生活中一些不期然的境遇都或多或少改變了我的方向。

所羅門從未見過「車輛改道」的告示牌,但在箴言16章,他將人所定的計畫與上帝的引導作對照。所羅門在第9節進一步說明,我們制定精心計畫,但上帝保留最終決定權。換句話說,縱然我們做了規劃,但有時上帝為我們安排的卻是另一條路。

我怎會忘記這個屬靈真理呢?我擬定計畫,但有時卻忘了尋求上帝對我的旨意,因此當計畫被打亂時,我便感到洩氣。

但我們也無須為此感到憂心,正如所羅門的教導所說,只要我們禱告尋求上帝,等候祂的引導,讓祂不斷地調整我們的方向,便能繼續信靠上帝會一步步帶領我們。

— 何安德

你會如何面對意料之外的延誤和迂迴曲折?
遇到挫折時,有什麼能讓你更加倚賴並信靠上帝呢?


以信靠代替焦慮,讓上帝指引你的道路。



全年讀經:
申命記17-19章;馬可福音13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