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有耳當聽

讀經: 耶利米書5章18-23節


愚昧無知的百姓啊,你們有眼不看,有耳不聽,現在當聽這話。-耶利米書5章21節


女演員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得到一個演出的機會,這個角色使她名氣大噪,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她要飾演一個經歷喪夫和喪子之痛的少婦,而她本身卻從未經歷如此深沉的傷痛,不知是否能充分詮譯這個角色。但她還是決定接受這個角色,並且為了做好準備,她開始參加一個互助小組,組員都曾經歷極度的傷痛。

剛開始,每當小組成員分享他們的故事的時候,她便會提出建議與想法。她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也想提供幫助。但是逐漸地,她不再說些什麼,只是專心當一個聽眾。那時,她才開始真正學習如何與人感同身受。她透過用耳朵聆聽而有了真正的領悟。

耶利米譴責百姓,因為他們拒絕用「耳朵」聽上帝的聲音。先知直言不諱地稱他們為「愚昧無知的百姓」(耶利米書5章21節)。上帝不斷地在我們的生命裡動工,傳遞慈愛、教導、鼓勵與警告的話語。天父渴望你我能夠學習並日趨成熟,祂賜與我們成長所需要的一切,比如耳朵就是其中一個工具。問題是我們可曾使用耳朵,來聆聽天父要對我們說的話呢?

— 博約翰

天父,我相信祢時常對我說話,
求祢赦免我的頑固,以為自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求祢打開我的耳朵,讓我能聽見。


只要我們願意聆聽,耳朵便有助於靈命成熟。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1-33章;馬太福音22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復興

讀經: 約珥書2章18-27節


蝗蟲、……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補還你們。-約珥書2章25節


在2003年,摩門蟋蟀群襲美國多個地區,造成了超過2500萬美元的農作物損失。這些摩門蟋蟀大軍壓境時,數量多到人們無立足之地、舉步難行。這種像蝗蟲的昆蟲在1848年侵襲了摩門教徒落腳的猶他州,大量農作物慘遭吞噬,這些蟋蟀也因此得名。摩門蟋蟀的身體雖然只有5-7公分長,但一生可吃掉約17公斤的植物。昆蟲所造成的災害對於農民的生計,以及對一個州或國家的整體經濟,都可說是一場浩劫,造成極大的傷害。

在舊約時代,先知約珥也曾預言,因為以色列百姓不順從上帝的緣故,類似的昆蟲將襲擊猶大國遍地。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些昆蟲是比喻外國的軍隊。約珥預言蝗蟲會以空前絕後的規模侵襲猶大遍地(約珥書1章2節),這些蝗蟲所過之處皆成荒蕪,帶來饑荒與貧窮。但如果百姓願意棄絕罪行,回轉尋求上帝的赦免,約珥說,上帝會將蝗蟲那些年間所吃掉的收成,都補還他們(2章25節)。

從猶大國的例子我們可以學到一樣功課:我們的罪行有如蝗蟲,啃蝕上帝原本要給我們豐盛而芳香的生命。當我們回轉歸向祂,棄絕過去的惡行,祂應允會除去我們的羞恥,復興我們在祂裡面的豐盛生命。

— 洪可婷

今天你要為哪些事尋求上帝的赦免呢?


上帝的愛能帶來復興。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9-30章;馬太福音21章23-46節


靈命日糧 : 愛之深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當愛德溫·史坦頓(Edwin Stanton)首次和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見面時,便奚落林肯的外貌與他的能力,甚至嘲諷他是「長臂怪物」。但是林肯卻欣賞史坦頓的才幹,選擇寬恕他,甚至在南北戰爭期間,指派他擔任重要的內閣職務。史坦頓後來成為林肯的好友,敬重愛戴他。林肯於福特劇院遇刺那晚,史坦頓徹夜守在病床邊,在林肯過世時含淚輕語:「現在他已名留青史了。」

和好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使徒彼得在寫給耶穌跟隨者的信中指出:「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得前書4章8節)。我猜想,彼得寫這段話時,是否正想到自己三次不認耶穌(路加福音22章54-62節),以及耶穌藉著被釘十字架饒恕了他(與我們)。

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所顯現那深厚的愛,救我們脫離自己的罪債,開啟我們與上帝和好的途徑(歌羅西書1章19-20節)。祂的饒恕使我們有能力饒恕別人,因我們知道不能靠自身的力量去饒恕人,只能尋求祂的幫助。倘若我們能因救主愛世人而去愛其他人,因蒙救主饒恕而去寬恕他人,上帝就賜給我們力量,使我們能放下過去,與祂一同邁步向前,進入那嶄新美好的恩典之地。

— 龐雅各


我若不能饒恕他人,怎能說自己已得上帝赦免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7-28章;馬太福音21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得兒子名分

讀經: 加拉太書4章1-7節


上帝就差遣祂的兒子,……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加拉太書4章4-5節


看到有慈善家為無家可歸的孩童設立孤兒院,令我開心不已。更令我感動的是這慈善家還收養其中一個孤兒,讓他成為自己的兒子。大多數的孤兒只要有人資助就很開心了,但如果能成為資助人的兒女,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如果你是上帝的兒女,應該早已明白這種感覺,因這事就發生在你身上。如果上帝只是愛我們,賜下愛子使我們「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我們也已經心滿意足了。但上帝的心意卻不僅止於此,祂不光是差遣聖子救贖我們,而且還「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加拉太書4章4-5節)。

使徒保羅稱我們為上帝的「兒子」,因那時是由兒子繼承父親的財產。保羅要表達的是,如今凡相信耶穌的人(無論男女)都能成為上帝的「兒子」,享有平等而完整的繼承權(7節)。

上帝不只要拯救你,祂更要得著你。祂要使你成為家中的一分子,還要將祂的名賜給你(啟示錄3章12節),且要自豪地稱你為祂的孩子。沒有人會比上帝更愛你,也沒有任何比祂更尊貴的人會如此待你。上帝不只賜福給你,祂還讓你成為祂的孩子。你的天父深愛著你。

— 韋陌格

天父,感謝祢拯救我,這是何等殊榮,我竟能稱祢為父!


你不僅蒙拯救,更大蒙眷愛。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5-26章;馬太福音20章17-3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