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先問上帝

讀經: 詩篇37篇3-7、23-24節


又要以耶和華為樂,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詩篇37篇4節


記得結婚初期,我常常需要揣測妻子的心意:她會想在家裡享受安靜舒適的晚餐,還是會想去餐館用餐?週末時,她希望我和朋友出去,還是留在家裡陪伴她呢?有一次,我沒有猜測或做任何決定,而是直接問她:「妳想要什麼?」

她溫柔地笑著對我說:「我覺得都可以啊!你願意為我著想,我就很高興了!」

有時,我也很想從上帝那裡得到明確的答案,知道祂要我做什麼,比如祂要我選擇什麼樣的工作。雖然我祈求上帝的引導和閱讀聖經,都沒有得著任何具體的答案,但有一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我要倚靠上帝,又要以祂為樂,並將我的事交託給祂(詩篇37篇3-5節)。

那時我意識到,上帝通常會讓我們自由地去做選擇,前提是我們先尋求上帝的心意,而不是追求滿足自己的喜好。這意味著,對於明顯是錯誤、不討上帝喜悅的選擇,我們都應放棄。因為這些選擇可能是不道德的、不敬虔的,或是會破壞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如果剩下的選項是上帝所喜悅的,我們就可以自由地從中做出選擇。當我們的心以天父上帝為樂,這位慈愛的天父會將你我心裡所求的賜給我們(4節)。

— 許文榮

上帝啊,我願學習讓祢在凡事上居首位。
求祢讓我明白,如何以祢為樂,
使我的心思意念能愈發合乎祢的心意。


你的抉擇能討上帝喜悅嗎?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章;以弗所書1章


靈命日糧 : 不要灰心

讀經: 加拉太書6章1-10節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加拉太書6章9節


有時候,做好事反而會令人灰心喪志。我們可能會疑惑:我出於好意的言語或行為是否有任何意義?最近,我就遇到這樣的事。我寄給朋友一封字斟句酌且滿有誠意的郵件,希望能鼓勵她,沒想到竟得到她憤怒的回應。我頓時感到難過和生氣:她怎麼能誤解我的一片好意呢?

在我衝動地作出回應之前,不禁想到當我們告訴別人耶穌愛他們時,也不一定會看到我們希望的結果,他們也未必會回應。我們存著善意待人,盼望能引導人認識耶穌時,可能會被人拒絕。我們努力付出,溫柔地提醒他人做正確的決定,也可能無人理會。

當我們真誠的付出卻因別人的回應而感到沮喪時,可以來看看加拉太書6章。使徒保羅鼓勵我們要「察驗自己的行為」,也就是細察自己的動機,審視自己的一言一行(1-4節)。當我們如此行,他還鼓勵我們要堅持不懈:「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9-10節)

上帝期盼我們為祂而活,其中也包括「行善」,即傳揚福音,為他人的得救禱告,並將他人的回應和結果交託主。

— 柯愛莉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讓我們從祢的話語中得到激勵,
幫助我們能堅持行善。


我們只需忠心服事,把結果交給上帝。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章;加拉太書6章


靈命日糧 : 跟魚無關

讀經: 約拿書3章10節-4章4節


於是上帝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祂就後悔。-約拿書3章10節


在澳大利亞南昆士蘭的海岸,常看到一頭壯碩的鯨魚,牠是目前唯一被人發現的全白座頭鯨。這超過12公尺的巨型美麗生物十分罕見,以至當地政府特別制定法令來保護牠。

我們知道聖經也提到上帝安排一隻「大魚」,吞下了一個逃跑的先知(約拿書1章17節)。上帝要約拿去尼尼微城傳達審判的信息,但約拿排斥尼尼微人,因他們素來以殘暴著稱,又迫害希伯來人,所以他逃跑了。後來約拿遇到困境,致使他在魚腹中悔改。最後他向尼尼微人宣告上帝的話語,人們就相信,並也願意悔改(3章5-10節)。

很棒的故事,對吧?但它還沒結束,當尼尼微人悔改時,約拿卻生氣地禱告:「耶和華啊,我……豈不是這樣說嗎?我知道祢是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4章2節)。約拿從瀕死中被拯救,心中的憤怒卻不斷增加,甚至求上帝取他的性命(3節)。

約拿書的主題跟魚無關,而是關於我們的人性,以及那位尋找我們的上帝之神性。使徒彼得寫道:「[主]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章9節)。上帝愛殘酷的尼尼微人,祂也愛滿懷怒氣的先知,祂更愛你和我。

— 葛庭墨

天父,我們常認為別人應得懲罰,卻忽略我們也需要
祢的愛和饒恕。求祢幫助我們以愛待人,並傳揚祢的愛。


我們的愛有限,上帝的愛卻是無限。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2章;加拉太書5章


靈命日糧 : 許多美事

讀經: 馬可福音14章1-9節


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歐洲知名的藝術家和宣教士莉莉亞絲.綽特(Lilias Trotter)在臨終時看見異象,她看見窗外來了一輛天堂的馬車。據那位為她寫傳記的作家記錄,當時有位朋友問道:「妳看到很多美麗的事物嗎?」她回答說:「是的,很多很多美麗的事物。」

莉莉亞絲的臨終之言反映了上帝在她生命中的工作。上帝不僅讓她在臨終前得見美麗的事物,更透過她的一生彰顯上帝的美善。她雖是位天才藝術家,卻選擇前往阿爾及利亞宣教,服事耶穌。當她選擇傳道而離開藝術領域時,指導過她的著名畫家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曾說:「這實在太可惜了!」

同樣地,當耶穌在長大痳瘋的西門家裡,有個女人拿著玉瓶,把真哪噠香膏澆在耶穌頭上,有些人就覺得實在太可惜了。他們認為這相當於一年工資的昂貴香膏,應該拿去賙濟窮人。但耶穌卻稱讚這個女人敬虔的奉獻,說:「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可以選擇顯揚基督的生命,讓世人看見上帝的美善。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會感到惋惜或浪費,然而讓我們繼續甘心服事耶穌,盼望耶穌也稱讚我們為祂做了許多美事。

— 歐凱拉

親愛的天父,求祢讓我能為祢做許多美事,
以表達我對祢的愛。


願我們的生命展現上帝的美好。



全年讀經:
雅歌6-8章;加拉太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