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改變視角

讀經: 詩篇73篇12-28節


我就看為煩惱;直到我進了上帝的聖所。-詩篇73篇16-17節,-新譯本


我的家鄉經歷了三十年來最嚴峻的冬天。我在寒風中花了好幾個鐘頭剷除厚厚的積雪,以致肌肉痠痛不已。然而,這一切好像白費工夫。我進到屋內,疲憊地脫下靴子時,一陣溫暖迎面而來,孩子們也圍繞在火爐旁。當我從溫暖的家中望向窗外時,我對寒冬的視角完全改觀。我看見的不再是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乃是銀妝素裹的樹木,以及一片被白雪覆蓋的純白冬景。

當我讀到詩人亞薩所寫的詩篇73篇,我看到他也經歷了類似但更強烈的轉變。一開始,他為世界看似不公、惡人看似享福而哀歎。他甚至懷疑過敬虔的生活,為別人的益處而生活是否有價值(13節)。但當亞薩進入上帝的聖所時,他的視角就改變了(16-17節):他想起上帝會妥善地處理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與上帝同在是何等美好!(28節)

當我們因世界上看來無止境的問題而心寒時,我們可以藉由禱告進到上帝的聖所,只要想到「上帝的判斷比我們的更好」這改變生命、轉變視角的真理,心中便可得著溫暖。雖然我們的環境可能不會改變,但我們的視角卻可以改變。

— 洪可婷

主啊,我常因事情的表象而感到挫敗,
求祢幫助我,能看見祢做事的方式。


求上帝給我們正確的視角。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4-15章;路加福音22章21-46節


靈命日糧 : 渴慕上帝

讀經: 約翰一書4章13-16節


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上帝呼籲。-詩篇84篇2節


有一天,女兒帶著我們一歲的孫兒前來探望我們。我正準備要出門辦點事,但只要我一走出房門,孫兒就開始嚎啕大哭。他哭了兩次,每次我都走回來陪他一下。當我第三次準備出門時,他的小嘴又開始顫動。那時,我女兒說:「爸,你為什麼不乾脆帶他一起去呢?」

任何一位祖父母都可以告訴你,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我當然帶著孫兒開車出門了,因為我愛他。

同樣地,我們心中對上帝的渴慕,祂也會以愛來回應,你想這是多麼美好啊!聖經提醒我們,「上帝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約翰一書4章16節)。上帝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才愛我們。祂的愛完全不是在於我們是否配得,乃是在於祂的良善和信實。即使我們周遭的世界是刻薄無情的,我們仍可倚靠上帝不變的愛,並以此為我們盼望和平安的源頭。

我們的天父藉由賜下祂的愛子和聖靈,彰顯祂對我們的愛。上帝愛我們,且這愛永不止息,這是多麼令人得安慰的確據啊!

— 龐雅各

親愛的主,謝謝祢在十架上的犧牲,賜下憐憫。
求祢幫助我,今天就順服祢、愛祢。


上帝渴望我們渴慕祂。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13章;路加福音22章1-20節


靈命日糧 : 期盼等候

讀經: 詩篇130篇1-6節


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詩篇130篇6節


在英國牛津大學,每年5月1日的一大清早就有群眾聚集,為要迎接春天的到來。清晨六點,莫德林學院的合唱團便會在莫德林塔樓頂上歌唱,上千名群眾在黑暗中引頸期盼,等候在歌聲和鐘聲中迎接黎明的第一道曙光。

正如這些參與歡慶的群眾,我也經常等候,等候主回應我的禱告,等候主的帶領。雖然,我不清楚要等到何時才有結果,但我學習帶著期盼等候。在詩篇130篇中,詩人寫到自己深陷苦難,彷彿面對最深沉的黑夜。在困境中,他選擇信靠上帝,並像個宣布黎明到來的守夜人一樣儆醒。正如他說:「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6節)

詩人深信上帝必信實地驅走黑暗帶來光明,這種期盼讓他即使身處苦境中仍有盼望。聖經中所有上帝的應許,讓詩人在還未看到一線曙光時,仍有盼望繼續等候。

如果你正身處於黑夜之中,盼望你也能因此得著激勵。無論是在今生或在天家,黎明終將來到!但與此同時,千萬別放棄盼望,要繼續仰望主的拯救,因祂是信實的。

— 夏莉珊

天父啊,求祢將光明帶入我所處的黑暗中。
求祢開我的眼,讓我看見祢正在動工,
並能繼續信靠祢。我要感謝祢,因祢是信實的。


無論在光明或黑暗中,上帝都信實可靠。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0-11章;路加福音21章20-38節


靈命日糧 : 打破枷鎖

讀經: 以弗所書1章3-14節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以弗所書1章7節


當我們造訪位於東非地區,桑吉巴爾石頭城的聖公會大教堂,發現這座教堂的原址曾是東非最大的奴隸交易市場時,我們都百感交集。這座教堂的設計師要藉著實體建築的象徵,表達出福音打破奴役枷鎖的深層意義。這個地方不再是一個充滿罪惡與暴行之處,而是成為彰顯上帝豐富恩典之地。

那些建造這座大教堂的建築師要表達的是耶穌如何在十字架上受死,斷開罪惡的枷鎖,讓人得到釋放與自由,如同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中寫道:「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1章7節)。「救贖」這個詞在此處指的是舊約時代中的交易概念,也就是將人或物品重新再買回來。而耶穌所作的,正是將人從犯罪、作惡的奴役生涯中買贖回來。

保羅在以弗所書1章3-14節提及,當他想到自己在基督裡所得到的自由時,心裡就洋溢著無限的喜樂。他一次又一次地讚美,指出上帝使我們蒙恩得救,藉著耶穌受難讓我們得以脫離罪惡的枷鎖。我們不再作罪的奴隸,因我們已得著釋放,可以自由地為上帝和祂的榮耀而活。

— 潘艾梅

天父上帝啊,感謝祢藉著祢愛子的死,
賜給我們永恆的生命。求祢幫助我,
今天能與人分享這份救贖的恩典。


耶穌救贖我們脫離罪惡的奴役。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8-9章;路加福音21章1-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