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榜樣的影響力

讀經: 提摩太後書3章10-17節


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章16節


每次我試著修理家庭用品時,結果常是付錢請人來解決我在修理時另外造成的損壞。但最近,我看著一個人示範修理電器的視頻,模仿他的方法,成功修好了一個家用電器。

保羅是他年輕門生提摩太的楷模,提摩太在與保羅一起的宣教旅程中,能看到保羅的言行。保羅在羅馬的監獄裡,寫信給提摩太,說:「你已經服從了我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以及……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提摩太後書3章10-11節)。此外,保羅還敦促他:「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14-15節)

保羅的生命展示了以上帝的話語為生命的根基是何等重要,他提醒提摩太,聖經是有權威的,是大有力量的,是從上帝而來的,讓我們可以教導那些想要跟隨基督的人,並活出其中的真理。

有些人的信心榜樣幫助我們信心成長,當我們為這些人而感謝主的同時,也當努力效法他們的榜樣,活出聖經的真理,並教導和鼓勵別人。

這就是榜樣的影響力。

— 麥大衛

主啊,正如有人活出祢的真理,
願人們也能從我們身上看見祢的教導。


我們當活出上帝的話語,才能以此教導和鼓勵他人。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6-18章;路加福音2章1-24節


靈命日糧 : 雙重應許

讀經: 以賽亞書25章1-9節


祢以忠信誠實行過奇妙的事,成就祢古時所定的。-以賽亞書25章1節


茹思幾年前罹患了癌症,無法正常吃飯、喝水,甚至連吞嚥都有困難。她的體力衰退,無數的手術和治療使現在的茹思和以往的她有天淵之別。

但茹思仍然能夠讚美上帝,她保有堅強的信心,她的喜樂總能感染身旁的人。她每天都倚靠上帝,抱持著總有一天能完全康復的希望。她祈求病得醫治,並相信上帝遲早會有所回應。這是多麼美好的信心啊!

茹思說自己能保有堅強的信心,是因為她深知,上帝不單會按著祂所定的時間成就祂的應許,而且還會扶持她,直到這應許得著應驗。上帝的子民在等待上帝完成祂的計畫時,他們也有相同的盼望(以賽亞書25章1節),相信上帝能救他們脫離仇敵(2節)、擦去他們的眼淚、除掉他們的羞辱,並「吞滅死亡直到永遠」(8節)。

在上帝的子民等候的同時,上帝保護他們,遮蔽他們(4節)。他們在苦難中,上帝就安慰他們,賜給他們力量能夠忍耐,並向他們確保祂與他們同在。

這就是我們所擁有的雙重應許:有一天終將得釋放的盼望,以及一生一世都會得著祂的安慰、力量和保護。

— 許文榮

主啊,謝謝祢賜下盼望這份奇妙的恩典。
祢已應許會拯救我,
並在我生命中天天與我同行。


相信上帝的信實能消除我們的恐懼。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15章;路加福音1章57-80節


靈命日糧 : 傳家寶

讀經: 詩篇79篇8-13節


這樣,祢的民、祢草場的羊要稱謝祢,直到永遠;要述說讚美祢的話,直到萬代!-詩篇79篇13節


我收到一則簡訊,是女兒跟我要我外婆的薄荷冰淇淋餡餅食譜。當我一邊從年代久遠的食譜盒中翻找黃色小卡片時,我注意到外婆獨特的筆跡,還有母親隨手寫下的潦草小字。這時我突然想到,隨著女兒的要求,這道薄荷冰淇淋餡餅已經在我們家傳到第四代了。

我在想,還有什麼其他的傳家寶可以代代相傳呢?信仰的抉擇可否傳承呢?除了冰淇淋餡餅之外,外婆和我的信仰是否也能在我女兒和她兒孫的生命中,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呢?

在詩篇79篇,詩人哀嘆道,剛愎任性的以色列人已失去他們信仰的根基。詩人懇求上帝拯救祂的百姓,脫離不敬畏上帝的鄰邦,重建耶路撒冷,並使這城得著平安。過後,詩人向上帝承諾,他們這些上帝的子民必重新歸向祂,並持守上帝的教導。「這樣,祢的民、祢草場的羊要稱謝祢,直到永遠;要述說讚美祢的話,直到萬代!」(13節)

我迫不及待地與女兒分享這份食譜,因為知道這麼一來,我外婆留下的食譜又傳到新的一代了。我也誠心禱告,祈盼基督信仰能影響我們家世世代代,這才是最值得代代相傳的傳家寶啊!

— 莫麗莎

親愛的上帝,求祢使我們在世時,
能留心該如何傳承基督信仰。


分享並活出基督信仰,是傳承信仰最好的方式。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0-12章;路加福音1章39-56節


靈命日糧 : 行在水面上

讀經: 馬太福音14章25-33節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馬太福音14章27節


在一個酷寒的冬天,我勇闖全世界第五大湖──密西根湖,想看看湖水凍結的樣子。我全身裹緊厚衣,站在平常享受日光浴的湖岸邊,見到令人屏息的景色。湖面上凍結的波濤,打造了一幅絕世的冰雪奇觀。

正因為岸邊的湖水都已凍結,我才有機會「行在水面上」。雖然我知道冰層的厚度足以支撐我的重量,但剛邁開步伐時還是頗為躊躇,因為我擔心冰層會破裂。就在我小心翼翼地探索未知領域時,腦中不禁浮現耶穌要彼得踏出船外,行走在加利利海上的景象。

當門徒看見耶穌行走在水面上時,他們的反應也是害怕,但耶穌卻回答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馬太福音14章26-27節)彼得之所以能克服恐懼,在水面上邁開步伐,是因為他知道耶穌就在身邊。當彼得勇敢的步伐因風浪而動搖時,他急忙向耶穌求救,耶穌仍然在他身邊,而且近得只要一伸手就能搭救他。

如果今天耶穌呼召你,去做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就如「行在水面上」一樣,你要鼓起勇氣接受,因為呼召你的那位必與你同在。

— 夏莉珊

親愛的主,感謝祢,
因祢賜下必與我們同在的確據。


當我們向上帝呼求,祂必垂聽。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7-9章;路加福音1章21-3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