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永恆的盼望

讀經: 詩篇146篇


以雅各的上帝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上帝的,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46篇5節


聖誕節前一週,我的母親剛過世二個月,我仍沉溺在哀傷中,聖誕購物和家庭布置,完全被我拋諸腦後。我拒絕丈夫的安慰,為著失去堅定愛主的母親而傷痛。當我們的兒子賽維爾將聖誕燈飾掛在家裡的牆壁上時,我慍怒不語。兒子沒有說什麼,只在他和我丈夫出門上班之前,將燈飾接上電源。

五顏六色的聖誕燈飾閃爍著,上帝溫柔地將我從憂傷的黑暗裡拉了出來。無論身處於多麼痛苦的境況,我的盼望在上帝真理的光中依然穩固,上帝的話語總是顯明祂永恆不變的屬性。

在那個艱難的早晨,詩篇146篇呼應了上帝對我的提醒:我無盡的盼望是在於耶和華,祂是我的幫助,我全能又有憐憫的上帝(5節);祂是全地的創造主,「祂守誠實,直到永遠」(6節);「祂為受屈的伸冤」,保守、供應我們(7節);「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8節);祂「保護」我們、「扶持」我們,並要作王直到永遠(9-10節)。

有時候,當聖誕節臨近時,我們的日子喜樂滿溢;有時候,我們會面對失落,經歷痛苦和傷害,或是感到孤獨。但無論何時,上帝已經應許,祂要成為我們在黑暗中的光,祂會給我們切實的幫助和永恆的盼望。

— 鄧書琪

天父,謝謝祢,邀請我們來認識祢、
倚靠祢永恆不變的屬性,讓我們擁有永恆的盼望。


永恆不變的上帝,讓我們滿有盼望。



全年讀經:
俄巴底亞書;啟示錄9章


靈命日糧 : 溫柔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6節


凡事謙虛、溫柔。-以弗所書4章2節


生活中的煩惱會讓我們煩躁不安,但不表示我們就可以亂發脾氣,因為這樣的行為不只會傷害我們所愛的人,還讓周遭的人也不好過。我們只有學會和氣待人,才不會繼續傷害他人。

新約聖經裡提到一種美德,能幫助我們和氣待人,那就是溫柔,也就是親切善良。以弗所書4章2節提醒我們:「凡事謙虛、溫柔。」

溫柔是願意接受身體的侷限和病痛,而不遷怒他人。溫柔是對我們受到的一點點幫助表示感激,並寬容那些未能善待我們的人。溫柔是能容忍討厭的人,特別是那些煩人、吵鬧的小孩子。因為善待小孩,是良善溫柔的人應有的特質。溫柔是在面對挑釁時,柔聲地回應。溫柔可以是靜默無聲,因為平心靜氣的沉默通常是對不友善的話最有力的回應。

耶穌「心裡柔和謙卑」(馬太福音11章29節)。若我們向祂祈求,祂終將會以祂的形象重新塑造我們。蘇格蘭籍作家喬治·麥克唐納(George MacDonald)說:「上帝不要我們以言語刺激、傷害別人的心……。耶穌為我們而生,正是要救我們脫離言語以及其他各樣的罪。」

— 羅大衛

親愛的主,我想成為一個溫柔的人。
求祢幫助我,今天就能以良善及恩慈待人。


向上帝謙卑使我們待人謙和。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7-9章;啟示錄8章


靈命日糧 : 世界很大,上帝更大

讀經: 歌羅西書1章12-17節


因為萬有都是靠[耶穌]造的。-歌羅西書1章16節


當我們開車穿越密西根州北邊時,經過一個標誌,上面標示著北緯45度線,也就是位於赤道和北極的中間,瑪琳驚呼:「這個世界這麼大,真令人難以置信!」接著,我們談到人類如此渺小,而世界如此浩淼。然而,與整個宇宙相比,我們這小小的地球也只不過像微塵一般。

如果我們的世界很大,而宇宙又更大,那創造一切的上帝有多大呢?聖經告訴我們:「因為萬有都是靠[耶穌]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歌羅西書1章16節)

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位創造宇宙的耶穌,就是天天拯救我們、永遠都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救贖主。在耶穌受死之前的那天晚上,祂告訴門徒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

我們在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戰時,可以求告耶穌,祂創造宇宙、死而復活,並勝過這個世界的敗壞和痛苦。當我們面對苦難時,祂就賜下平安給我們。

— 柯貝爾

主,我感謝祢,祢大過我心所能領會的。今日,求祢幫助我完全信靠祢。


上帝的恩典無法估量,祂的憐憫無窮無盡,祂的平安無法言喻。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4-6章;啟示錄7章


靈命日糧 : 不僅是英雄

讀經: 約翰福音1章1-5、9-14節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章14節


世界各地的星際大戰迷,正熱切期待《星際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人們追溯至1977年,分析這部系列電影成功的因素。有新聞評論者指出:當世界正渴望一位帶來新希望和正義的英雄時,《星際大戰》恰好滿足了人們的渴求。

在耶穌降生的那個年代,以色列人民受到極大的逼迫,他們熱切期待上帝應許已久的彌賽亞降臨,許多人盼望有一位英雄能救他們脫離羅馬暴政。但耶穌並不是以政治或軍事英雄的姿態出現,祂反倒成了降生於伯利恆的一名嬰孩。因此,許多人認不出祂是誰。使徒約翰就寫道:「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約翰福音1章11節)

耶穌來到世上不是要作個英雄,而是要成為我們生命的救主。祂帶著上帝的榮光降世為人,進入黑暗並獻上祂自己的生命,使每一個接受祂的人都能得著赦免,從罪的權勢中得著釋放。約翰稱祂為天父的獨生子,「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14節)。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12節)。的確,唯有耶穌才是這個世界所需要的真正希望。

— 麥大衛

主耶穌,祢是我們的救主。祢降世受死,
使我們可以得著生命,我們感謝讚美祢。


在伯利恆,上帝展現了犧牲的愛。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1-3章;啟示錄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