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三思而後言

讀經: 詩篇141篇


耶和華啊,求祢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詩篇141篇3節


張先生因妻子沒有確認美食餐廳的地點而責怪她。他們全家原本打算在登機返國之前,享用一頓豐盛的大餐,為此趟日本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但他們因找不到餐廳而耽擱了時間,只好放棄用餐的計畫。張先生十分沮喪,因此批評他妻子的行程規劃糟透了。

但過後,張先生卻對自己口出惡言而感到後悔。他不應對妻子疾言厲色,因為自己也沒有先確認餐廳的地點,更沒有感謝妻子完美地規劃了前七天的行程。

其實在生氣時,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像張先生一樣,總是按捺不住滿腔怒火而口無遮攔。我們多麼需要像詩人一樣地禱告:「耶和華啊,求祢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詩篇141篇3節)

我們該怎麼做呢?有個小祕訣:先思考,再開口。你要說的是不是能造就人的好話,又滿有恩慈呢?(參閱以弗所書4章29-32節)

若要謹守自己的言語,生氣時就必須先閉口不言,並求主幫助我們用合宜的語氣,說該說的話,或乾脆什麼也別說。學習制伏自己的口舌是一生的功課,然而感謝上帝,因為我們立志和行事都是上帝在我們心中作工,為要成就祂美好的旨意(腓立比書2章13節)。

— 謝葆芳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們三思而後言,
賜給我們當說的話,也能有智慧地適時閉口不言。


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16章24節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3-45章;希伯來書5章


靈命日糧 : 重新開始

讀經: 路得記4章13-17節


他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路得記2章20節


琳達驚訝地問:「你們都不認識我,怎麼對我那麼好?」

琳達曾誤入歧途,結果在異鄉入監服刑。她在監獄裡待了六年,出獄時,卻不知何去何從,她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毫無指望。當她的家人正在為她籌措回家的旅費時,有一對好心的夫婦為她提供食宿與幫助。琳達因他們的愛心而深受感動,以至願意聆聽他們分享上帝的福音。他們告訴琳達,上帝不僅愛她,更願意給她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琳達的經歷,讓我想起聖經裡的拿俄米。她是一位寡婦,她的丈夫和兩個兒子都客死他鄉,她認為自己一生已毫無指望(路得記1章)。然而,上帝並未忘記拿俄米,藉著媳婦對她的愛,以及義人波阿斯的憐憫,拿俄米看見上帝的慈愛,並且有機會可以重新開始(4章13-17節)。

這一位上帝如今也眷顧著我們。他人的愛心可以提醒我們上帝的同在,即使是萍水相逢的人,我們也可以從他們的扶持和幫助中,看見上帝的恩典。但最重要的是,上帝樂意給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我們只需要像琳達和拿俄米一樣,看見上帝每日的扶持,就能明白祂的恩待永不間斷。

— 歐凱拉

親愛的主,感謝祢,
讓我們能夠一次又一次地重新開始。


上帝賜給我們許多重新開始的機會。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0-42章;希伯來書4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的時間

讀經: 路加福音1章5-17節


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3章20節


有時候,上帝會延遲回應我們的禱告,對我們而言,這是一件很難理解的事。

祭司撒迦利亞的經歷正是如此。那一天,他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天使加百列在香壇邊向他顯現。加百列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伊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路加福音1章13節)

但是,撒迦利亞祈求上帝賜給他孩子或許是多年前的事了,他對加百列的話也感到難以置信,因為伊利沙伯早已過了生育的年齡。儘管如此,上帝還是應允了他的祈求。

上帝絕不會忘記。祂能夠記得我們的禱告好幾年,甚至好幾代,遠超過我們的年日。祂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的禱告,即便過了許久,祂仍會作出回應。有時,我們的禱告未蒙應允,有時,祂要我們等候。但祂的回應,永遠都是出於愛。上帝的道路雖超過我們所能測度,但我們可以完全信靠祂。

撒迦利亞完全能體會這一點。他求上帝賜給他一個兒子,但上帝給他超過他所求的,因他的兒子約翰將成為那位宣告彌賽亞降臨的先知。

撒迦利亞的經歷證實了一個能激勵我們禱告的真理:上帝的時間雖和我們的時間不同,但是永遠值得等待。

— 龐雅各


即使不見主動工,仍可信靠主心意。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7-39章;希伯來書3章


靈命日糧 : 喜樂與公義

讀經: 詩篇67篇


因為祢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詩篇67篇4節


在一個亞洲區的研討會中,我在短短幾小時內,聽到了兩段讓人瞠目的談話。首先,有位牧師談到,他被誤指為殺人兇手,枉坐11年的冤獄後才得以平反。另外,有一家人提到,他們為躲避家鄉的宗教迫害而付出巨款,但答應救他們的人收了錢卻背叛了他們。現在,他們已在難民營待了好幾年,不確定未來是否還能擁有自己的家。

這兩起事件都是公義不彰而使人受害,也是這個世界已經敗壞的一個明證。然而,不公不義絕非永恆的狀態。

詩篇67篇呼籲上帝的子民,要讓敗壞的世界認識這位上帝,好讓世界充滿喜樂。這樣的喜樂不僅是回應上帝的愛,更因祂的公義彰顯。為此,詩人說:「願萬國都快樂歡呼。因為祢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4節)

雖然,聖經的執筆者明白「公正」(公平且公義)是上帝的慈愛中重要的本質,但他們也知道,公正必須等到將來才能完全實現。在那之前,我們在這不公不義的世上,應該向眾人傳揚上帝的聖潔和公義。當祂再來的時候,我們將見「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阿摩司書5章24節)

— 柯貝爾

天父,我們殷切等候祢再來,彰顯公正,
現在求祢幫助我們,能努力維護祢的公義。


追求公義、祈求憐憫。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4-36章;希伯來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