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彼此相愛

讀經: 約翰福音15章9-17節


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翰福音15章12節


有一間我很喜歡的教會,幾年前他們只是服事前囚犯的一個事工團體,協助他們回歸社會。如今這間教會十分興旺,會友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我喜愛那間教會,因為這讓我聯想到我想像中的天堂,充滿各式各樣的人,全都是蒙恩得贖的罪人,因為耶穌的愛而相聚在一起。

有時我會覺得教會是否比較像專屬俱樂部,而不是罪蒙赦免之人的避難所。因為人們總是自然會受到「與自己相似」的群體吸引,並與那些他們覺得好相處的人聚在一起,讓其他人感到被排斥。但這並不是耶穌的心意,祂要門徒「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約翰福音15章12節),耶穌希望教會能將祂的愛與眾人分享。

如果受傷害、被拒絕的人可以在耶穌裡,得著安慰和寬恕,那麼教會也應如此對待他們。所以,讓我們向遇見的每個人,特別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展現耶穌的愛。在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都是耶穌要藉著我們去愛的人。當眾人在愛中一同相聚敬拜上帝,這是多麼令人歡喜快樂,就像在地上淺嚐天堂的滋味一樣!

— 司徒喬

主啊,今日求祢提醒我,在我還做罪人的時候,
祢就以極深、無條件的愛擁我入懷,
領我進入祢恩典的團契。
求祢讓我能愛周遭的人,如同祢愛我一般。


與人共享基督的愛。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5-66章;提摩太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安全之地

讀經: 箴言18章10-11節


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箴言18章10節


我和女兒正安排旅程,打算駕車到另一個城市參加家庭聚餐。由於她對這趟旅程有些緊張,我就提議由我來開車。「好啊,但我在自己的車裡會感覺比較安全,你可以開我的車嗎?」她提出要求。我以為她比較喜歡她寬敞的車,而非我小巧的車,所以我問:「是我的車太小嗎?」「不是,只是因為我的車是我的安全之地。不知怎地,總覺得我的車能保護我。」

她的解釋使我不禁思想,我自己的安全之地在哪裡。我立即想到箴言18章10節:「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在舊約時代,當外來的危險出現時,人們能在城樓上發出警示,城牆也能保護城裡的居民。這節經文的重點在於上帝的名是堅固台,代表著祂的屬性、祂的位格,以及祂是誰,祂為祂的子民提供了真實的保護。

在看似危險的時刻,有些地方能提供人們所渴求的安全,例如:暴風中堅固的屋頂、提供醫療的醫院,或至親的擁抱。

你的「安全之地」是什麼?不論我們的安全之地在哪裡,別忘了只有上帝的同在,你我才能得到我們真正需要的力量與保護。

— 莫麗莎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
不論今日我們有什麼擔心或掛慮,
只要我們想到祢,就能在祢的同在中得到平安。


上帝是生命暴風中的安全之地。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2-64章;提摩太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美麗無窮盡

讀經: 詩篇27篇1-4節


因祢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祢。-詩篇63篇3節


我喜歡看著大峽谷,每次站在峽谷邊緣,我都會看見上帝手中的新筆觸,令我嘆為觀止。

即使大峽谷看來只是地上一個很大的「坑」,卻使我想到了天堂。曾有個十二歲的男孩很坦誠地問我:「天堂不會很無聊嗎?總是讚美上帝,你不覺得這會令我們厭煩嗎?」但如果「地上的大坑」所形成的壯麗景觀,都令人無法抗拒、無法停止注視,那麼將來有一天,當我們在那令人驚奇的新天新地中,看見美麗的源頭──慈愛的創造主,我們的喜樂必定是難以言喻。

大衛也曾述說這樣的期盼,正如他寫道:「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詩篇27篇4節)。沒有任何人事物比上帝同在更美,我們在世上時,只要以信心尋求祂,便能享受祂的同在,也能期盼將來與祂面對面。

到那一天,我們絕對不會厭倦讚美這位奇妙的主,因為我們永遠都會覺得新奇,不斷地發現祂絕妙的良善,祂奧祕的創造。上帝同在的每一刻,祂展現的美麗與慈愛,會一直使我們屏息驚嘆。

— 龐雅各

美麗的救主,求祢幫助我,每天尋求祢,
讓我現在就住在祢的同在與慈愛中。


我們受造是要永遠以上帝為樂。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9-61章;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


靈命日糧 : 我們有能力!

讀經: 羅馬書7章14-25節


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加拉太書5章25節


巨大的爆裂聲響讓我嚇了一跳,知道聲音是從廚房傳來的,我趕快衝了過去。原來是我不小心啟動了空的咖啡機。拔掉插頭之後,我握著玻璃壺的把手,順手摸了一下壺底,想要確定如果不會太燙就放在瓷檯上。那一瞬間,玻璃壺底燙傷了我的手指,柔嫩的皮膚立即起了水泡。

當我丈夫為我處理傷口時,我不禁搖頭嘆息。我明知玻璃一定很燙,卻不曉得避開,我納悶地說:「真不曉得我為什麼會去摸那個玻璃壺。」

犯了這樣的錯誤之後,使我不禁想起了保羅所說的話,他談到了一個重要議題──罪惡的本性。

使徒保羅承認,明知自己不該做、且不想做的事,卻不知道為什麼仍會去做(羅馬書7章15節)。保羅確信聖經的律法讓人明辨是非(7節),他也承認肉體和心靈之間,常因為罪而發生真實又複雜的爭戰(15-23節)。他坦承自己的軟弱,也提到現今和永恆得勝的盼望(24-25節)。

當我們相信並接受基督時,祂就賜給我們聖靈,讓我們有能力做正確的選擇(8章8-10節)。祂使我們有能力遵行上帝的話語,不再因犯罪而遠離上帝,反要因為愛上帝,而得到上帝應許的豐盛生命。

— 鄧書琪

主啊,過去我們罪惡的本性綑綁與轄制我們,
感謝祢打破這一切的鎖鍊。


聖靈以慈愛與恩典改變我們。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58章;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