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以帳棚為家

讀經: 創世記12章4-9節


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創世記12章8節


明尼蘇達州以擁有許多美麗湖泊而聞名,我在此成長,所以也特別熱愛在野外露營,享受上帝創造的美好。然而睡在一個搖搖欲墜的帳棚中,卻並非我所好,特別是有時「屋」漏偏逢連夜雨,把睡袋弄得溼答答的。

因此,當我想到有位信心偉人曾以帳棚為家,時間甚至長達一百年時,讓我不得不佩服。亞伯拉罕在75歲那年,聽見上帝呼召他離開故鄉,好使他成為大國(創世記12章1-2節)。亞伯拉罕就順服,相信上帝必持守祂的應許。因此在他人生接下來的歲月裡,直到175歲過世為止(25章7節),他都離鄉背井住在帳棚裡。

或許我們並不像亞伯拉罕那樣,蒙召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但即使我們愛世上的人,也願意服事他們,但我們仍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能帶給我們安全感。然而,當人生的疾風抽打我們單薄的帳棚、雨水不斷浸透時,我們可以像亞伯拉罕一樣,滿懷信心等候那座將臨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希伯來書11章10節) 。就如亞伯拉罕,我們也心存盼望,知道上帝正在動工,要更新祂所創造的萬物,並為我們預備「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16節) 。

— 潘艾梅

天父上帝,祢是我們的避難所,也是我們的根基。
願我們在一切大小事上皆信靠祢。


上帝是我們生命的堅實根基。



全年讀經:
雅歌4-5章;加拉太書3章


靈命日糧 : 西門的回應

讀經: 路加福音5章1-11節


西門說:「……但依從祢的話,我就下網。」-路加福音5章5節


拉夫吉在斯里蘭卡從事青年事工,已超過十年之久。他常和年輕人一起交流,和他們玩在一起、聽他們說話、開導和教育他們,甚至直到深夜。他喜歡服事年輕人,但有時看著大有前途的學生離開信仰,卻使他沮喪不已,讓他覺得自己就像路加福音5章裡的西門彼得一樣。

當時西門整夜勞碌地捕魚,卻一無所獲(5節),他既灰心又困倦。然而,當耶穌要他「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4節)的時候,西門回答說:「依從祢的話,我就下網。」(5節)

西門能如此順服,可真不容易!身為一名經驗老到的漁夫,他當然知道太陽升起後魚群便會潛入湖底,而他們使用的拖網根本撈不到深處的魚群。

然而,他願意信賴耶穌,也因此得著獎賞。西門不僅滿載而歸,還更深切地認識了耶穌的身分。西門不再稱呼耶穌「夫子」(5節),而是稱祂為「主」(8節)。的確,「聽從」常能使我們親眼看見上帝的作為,並與祂更親近。

或許,此時上帝也正在呼喚你再次「下網打魚」,願我們能像西門那樣回應說:「依從祢的話,我就下網。」

— 謝葆芳

天父,能稱祢為「主」是我們極大的殊榮,
求祢幫助我們今日能信從順服祢,
並更加瞭解與祢親密同行的真諦。


我們順從上帝,未知之事可得引導,前路有祂親密同行。



全年讀經:
雅歌1-3章;加拉太書2章


靈命日糧 : 酸甜人生

讀經: 約伯記2章1-10節


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約伯記2章10節


孩子在學步時,首次嚐到檸檬的滋味,他咬了一口檸檬片,皺起鼻子、伸出舌頭,瞇著眼睛說:「酸酸!」

我不禁莞爾,伸手拿起檸檬片,打算扔進垃圾桶。「不要!」他搖搖擺擺地抓著檸檬片跑出廚房,不讓我把它丟了。「還要!」他噘起嘴唇,吸吮汁液四濺的檸檬片。最後,他終於把乾癟的果皮拿給我,那股酸味讓我不禁皺眉。

其實,我的味蕾恰恰反映出我對生命中甜蜜時光的偏好。我會儘量避開所有帶著苦味的事物,這讓我想起約伯的妻子,她似乎與我一樣,逃避苦難的酸楚滋味。

約伯當然不喜歡深陷苦難,但是他在錐心刺骨的痛苦中,仍然榮耀上帝(約伯記1章1-22節)。當約伯的身體飽受毒瘡的折磨時,他忍受煎熬(2章7-8節)。約伯的妻子叫他棄絕上帝(9節),但他的回應卻是堅定信靠上帝走過一切苦難與痛楚(10節)。

通常誰都不想嚐到人生的痛苦滋味。我們在受到傷害時,甚至會責怪上帝。但上帝使用試煉教導我們信靠祂、倚靠祂、順服祂,還加力量使我們能夠堅忍度過艱難。正如約伯一樣,我們不需要喜歡苦難,但上帝會堅固我們的信心,讓我們能在苦難中,學會品嚐辛酸裡意想不到的甜美。

— 鄧書琪

天父,謝謝祢!當我們相信祢,相信祢的救贖,
相信祢能行做萬事,便能確知所受的苦難絕非徒然。


上帝用苦難堅定我們的信心。



全年讀經:
傳道書10-12章;加拉太書1章


靈命日糧 : 每天禱告

讀經: 以弗所書6章18-19節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以弗所書6章18節


歌手兼詞曲創作者羅伯特.哈姆雷特(Robert Hamlet)寫過一首《為我禱告的婦人》,以表達對他母親的感謝。每天早晨在孩子出門去搭校車前,母親一定會為他們禱告。有一位年輕的母親聽到哈姆雷特唱這首歌之後,也決定要為自己的小孩禱告。結果發生了一件溫馨感人的事!這位母親在兒子出門之前為他禱告,五分鐘後,他回來了……帶著整群等校車的孩子。這位母親大吃一驚,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她的兒子回答說:「他們的媽媽沒有為他們禱告。」

保羅在以弗所書力勸我們「隨時多方禱告」(6章18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對上帝的倚靠非常重要,因為許多孩子開始學習信靠上帝,便是藉由他們從最親近的人身上,觀察到真實的信心(提摩太後書1章5節) 。若要讓孩子瞭解禱告有多麼重要,最好的方法便是為孩子禱告,也與他們一同祈禱。我們可以藉著這樣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到自己需要倚靠上帝。

當我們藉由立下「無偽之信」的榜樣來「教養孩童」(提摩太後書1章5節;箴言22章6節) ,便是給予孩子一份特殊的禮物,讓他們確信上帝時刻都與我們同在,永遠愛我們、帶領並保護我們。

— 凱辛蒂

主啊,求祢幫助我,每日每時更完全地倚靠祢,
並因確信祢常與我同在,心中滿有平安。


每天禱告減輕每日憂慮。



全年讀經:
傳道書7-9章;哥林多後書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