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必被尋回

讀經: 以賽亞書62章1-12節


你也被稱為被尋回、不遭撇棄的城市。-以賽亞書62章12節,當代聖經譯本


每個週六,女兒都會和她的高中校隊,參加越野賽跑。我們全家人總是會圍在跑道外側,為女兒加油打氣。在衝刺越過終點線後,選手們立刻奔向隊員、教練與父母,彼此相擁;在一旁觀賽的觀眾們也蜂擁而上,往往是三百多人圍繞在一起,幾乎看不到你要找的那個人。我們興奮地在人群中尋找女兒的身影,迫不及待地想把心愛的女兒擁入懷裡。

在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七十年之後,上帝讓他們重返故土耶路撒冷以及猶大地。以賽亞描述上帝喜悅猶太人,為他們預備朝聖之路,並敞開城門迎接他們。上帝再次重申,他們是祂的聖民,並恢復他們的榮耀,稱他們為「被尋回、不遭撇棄的城市」(以賽亞書62章12節,當代聖經譯本)。上帝將分散在巴比倫各地的猶太人尋回,讓他們重回祂的懷抱。

我們如同以色列民一般,是上帝摯愛的兒女,祂也眷顧我們,急切地要將我們尋回。雖然我們曾因罪的緣故與上帝隔絕,但耶穌的犧牲卻讓我們重新與上帝和好。上帝定意在人海中尋找我們每一個人,並期盼用祂溫暖的膀臂擁抱我們。

— 洪可婷

主,感謝祢,在我迷失時,
祢眷顧我,將我尋回,
讓我藉著耶穌基督重回祢的懷抱。


上帝必要尋回祂摯愛的兒女。



全年讀經:
詩篇120-122篇;哥林多前書9章


靈命日糧 : 千真萬確

讀經: 路加福音1章1-4節


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路加福音1章3節


這些年來,我常向人提起我和弟弟在迦納的兒時軼事。我記得有一天,弟弟停下老舊的鐵製三輪車時,前輪正巧壓在一條小眼鏡蛇上,沉重的三輪車把蛇壓得無法掙脫。

母親和阿姨相繼過世之後,我們在母親多年前遺留的手稿上,看到母親描述此事。這才驚覺,原來當年是我將三輪車壓在眼鏡蛇上,而弟弟衝去告訴母親。母親目睹整起事件的過程,還原事情的真相。

歷史學家路加在寫福音書時,深知詳實記載的重要性。他在寫給提阿非羅的書信中,強調與耶穌有關的敘述,都「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1章2-4節)。因此,路加福音就此寫成。他也在使徒行傳的引言中,提到耶穌「受害之後,用許多的憑據將自己活活地顯給使徒看」(使徒行傳1章3節) 。

我們的信仰不是基於道聽塗說或憑空想像。這位來到世上讓我們與上帝和好的耶穌,祂的生平事蹟都有經過詳細的考證。聖經的記載確實千真萬確,絕對經得起考驗!

— 葛庭墨

天父,因祢的愛子我們得著盼望。
感謝祢為了我們,將耶穌的事蹟詳細記錄在聖經裡。


我們的信仰是以真理為根基。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89-176節;哥林多前書8章


靈命日糧 : 引誘

讀經: 雅各書1章5-6、12-15節


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雅各書1章14節


在2016年夏天,姪女說服我玩「寶可夢」遊戲。這是用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功能進行的遊戲,目標是要捕獲名為「寶可夢」的小精靈。當牠現身時,手機螢幕上就會出現一顆紅白色的球,這時玩家必須滑動手指將球擲向寶可夢,才能捉到牠。但若能善用誘餌引誘這些小精靈,就會更容易抓到牠們。

然而,會被引誘而上鉤的,並不只有寶可夢。耶穌的弟弟雅各,在他的書信中就提醒我們:「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雅各書1章14節)。也就是說,因著我們個人的私慾再加上試探,我們就很容易受到誘惑而誤入歧途。人們常會將自身問題怪罪於上帝或撒但,但真正的危險其實在於個人內心。

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可以將所遇到的試探告訴上帝,求祂幫助我們逃離試探,不被引誘。雖然雅各在1章13節說明「上帝不能被惡試探,祂也不試探人」,但上帝深知人有作惡的慾望,我們只須求祂賞賜祂所應許的智慧(1-6節)。

— 華琳妲

主啊,在我面對試探時,
求祢指示我逃生之門。


迫切懇求上帝,保守我們的心不被引誘。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1-88節;哥林多前書7章20-40節


靈命日糧 : 心存謙卑

讀經: 腓立比書2章1-11節


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腓立比書2章3-4節


我朋友傑米在一家大型跨國企業工作。他剛進公司時,有個人來到他的辦公桌旁跟他聊天,又問他負責什麼工作。傑米逐一應答並反問對方的姓名。那人回答:「我叫瑞奇。」

「很高興認識你!」傑米說,「那你在哪個部門上班?」那人答道:「喔,這家公司是我的。」

傑米這才恍然大悟,這一位世界級的富豪,竟然如此隨意且謙和地與他談話。

在這個標榜個人、高舉自我的時代,這位富豪的態度讓我們想到,保羅在腓立比書的一個重要教導:「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2章3節)。一個人若能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只在乎自己,就是擁有保羅所提到的特質了。

當我們「看別人比自己強」,便是展現基督的謙卑(3節)。我們效法基督,正如祂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馬可福音10章45節) 。當我們「取了奴僕的形像」(腓立比書2章7節),就是以基督的心為心了(5節)。

今天在與人相處時,讓我們「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4節)。

— 白德夫

耶穌,祢是謙卑的典範,祢離開天上榮華,
降世成為卑微僕人。求祢幫助我們凡事像祢一樣謙卑。


服事他人,就是事奉上帝。



全年讀經:
詩篇116-118篇;哥林多前書7章1-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