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若是……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21-35節


主啊,祢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翰福音11章32節


當我們開車離開停車場時,我丈夫刻意放慢車速,好讓一位騎腳踏車的年輕女孩優先通行。她微笑著朝我們揮了揮手,就繼續往前騎。但是沒一會兒,前面有一輛停放著的休旅車,司機在開車門下車時,卻將那個騎腳踏車的女孩撞倒。那女孩的雙腿流著血,一邊哭,一邊檢查被撞得變形的腳踏車。

事後,我們回想整起事故:若是我們讓她多等一下……若是那個司機在開車門時能多注意一下……若是……這件事使我們聯想到,每當一些事情發生時我們都會這樣想:若是我早知道我的孩子跟喝酒的青少年混在一起……若是我們早點發現得了癌症……。

當突如其來的困境臨到我們,不免會讓我們質疑上帝的美善,甚至可能就像馬大與馬利亞在遭逢喪親之痛時,那樣絕望無助。噢,要是耶穌早在拉撒路生病的時候就趕快過來,那該多好啊!(約翰福音11章21、32節)

我們就像馬大與馬利亞一樣,不能明白為何會遭遇一些困境。但我們知道上帝有祂的美意,要叫萬事互相效力。上帝既信實又滿有慈愛,無論在任何景況裡,我們都能信靠祂無比的智慧。

— 凱辛蒂

親愛的天父,祢曾帶領我度過許多困境。
縱使我並不明白生命中所面對的一切,
我仍要感謝祢,因祢讓我知道其中有祢的美意。


在順境中信靠上帝,那不算什麼;在逆境中信靠上帝,才是真信心。



全年讀經:
詩篇81-83篇;羅馬書11章19-36節


靈命日糧 : 天父的面容

讀經: 詩篇80篇


上帝啊,求祢使我們回轉,使祢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詩篇80篇3節


我記得父親的面容,我通常很難讀出他的心思。他很仁慈,但性格內斂、沉默寡言。我在孩提時期,就常試圖從他臉上探究一抹微笑或其他的表情。面容表露我們的心思,無論是蹙眉、憂鬱、微笑或瞇眼,都顯露出我們對人的觀感。我們的面容足以表露我們的心聲。

詩篇80篇的作者亞薩,在心煩意亂時渴望見主的面。亞薩從耶路撒冷的制高點向北看去,北國以色列已在亞述帝國的強大攻擊下傾倒覆滅。在失去北國以色列這個緩衝國之後,猶大國頓時強敵環伺:北有亞述,南有埃及,東有阿拉伯各國。猶大國看似寡不敵眾,且不堪一擊。

亞薩將恐懼化為禱告,他重複三次(3、7、19節)說道:「使祢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換句話說就是「讓我看見祢的笑容」)

我們也能像亞薩那樣,轉頭不看自己的恐懼,而去尋求天父的面容,最好的方式就是仰望十字架,因為十架表露了天父的心意(約翰福音3章16節) 。

所以我們當知道:天父正以大大的笑容看著你,你必平安穩妥!

— 羅大衛

你可以祈求上帝的臉光照耀你,
也能以詩篇80篇或其他經文作為你的禱告。


基督在十架上的犧牲,表露了上帝對我們的愛。



全年讀經:
詩篇79-80篇;羅馬書11章1-18節


靈命日糧 : 基督之愛

讀經: 出埃及記32章21-32節


倘或祢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祢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出埃及記32章32節


一位澳洲記者,被囚禁在埃及的監獄400天。當他獲釋時,情緒相當複雜。他表示自己雖鬆了一口氣,但在慶幸重獲自由的同時,他也非常擔心仍被囚禁的朋友們。他說要跟一起被逮捕入監的記者夥伴道別,真的非常困難,因為不知道他們還得被關多久,會遭遇什麼事。

當摩西想到他的同胞和朋友即將面臨的遭遇時,同樣感到十分焦慮。摩西的兄長、姐姐和同胞,趁他上西奈山面見上帝時,竟轉而敬拜金牛犢,觸發了上帝的怒氣,摩西便迫切地為他們向上帝祈求(出埃及記32章11-14節)。他懇切的禱告顯露對他們的關愛:「倘或祢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祢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32節)

使徒保羅對自己的親屬、朋友和同胞,也持有同樣的關懷。保羅為他們不信耶穌是基督而感到憂傷,他表示愛自己的同胞,如果能使他們得救恩,他情願與基督分離,就算受咒詛也心甘情願(羅馬書9章3節) 。

我們看到摩西和保羅都擁有基督的心懷。然而,他們所流露的愛,願意為他人所做的犧牲,唯有耶穌才能真正地成就,祂因愛我們而犧牲自己,並且永遠與我們同在。

— 狄馬汀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提醒我們,
當我們甘心去愛那些還不認識上帝的人,
也為他們捨己,我們是多麼地像祢!


關懷別人就是實踐耶穌對我們的愛。



全年讀經:
詩篇77-78篇;羅馬書10章


靈命日糧 : 僕人君王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42-52節


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章45節


在今天這個崇拜名人的文化裡,名人的私人時間和關注也可以當成商品兜售。美國一份雜誌提到,只要花一萬五千美元,就可以與歌手夏奇拉單獨會面;花一萬兩千美元,可以讓你邀請11位嘉賓,與名廚麥可·齊亞雷洛一同在他的私人豪宅共進午餐。

在耶穌的時代,有許多人將耶穌當作名人,跟隨祂走遍各地、聽祂的教導、看祂行神蹟,並期盼祂一觸摸就得醫治。但耶穌從未高舉自己,反而樂意與人親近。當門徒雅各和約翰,欲爭取未來榮耀國度中的高位時,耶穌提醒門徒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馬可福音10章43-44節)

不久之後,耶穌與眾人一同走路時,停下腳步,問一個瞎眼的乞丐說:「要我為你作什麼?」(51節)那人回答:「我要能看見!」他立刻就看見了,並跟隨了耶穌(52節)。

主來到世上「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45節)。期盼我們也能像耶穌一樣,滿有憐憫且樂意服事人。

— 麥大衛

親愛的主耶穌,我們尊崇祢。
祢雖是上帝的獨生子、榮耀的君王,卻為我們受死。
求祢幫助我們,今天就向人展現祢的愛。


效法主耶穌幫助有需要的人。



全年讀經:
詩篇74-76篇;羅馬書9章16-3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