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生命的牧人

讀經: 創世記48章8-16節


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創世記48章15節


我兒子在學校升班時,哭著說:「我一輩子都只要這個老師!」我們必須讓他明白,換老師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或許我們會想:有什麼關係是可以一生不變的呢?

以色列的族長雅各就找到了一個這樣的關係。他一生經歷許多轉折動盪,也失去摯愛的人,最後他終於明白在自己生命中,有一位始終對他不離不棄的上帝。他禱告說:「願我祖亞伯拉罕和我父以撒所事奉的上帝,就是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賜福與這兩個童子。」(創世記48章15-16節)

雅各是牧羊人,所以他將自己和上帝的關係,比擬為牧人與羊群。一隻羊從出生、成長直到衰老,日夜都受到牧人的細心看顧。白日,牧人引導羊群;夜晚,牧人保護牠們。大衛也是個牧人,也有一樣的領受,但他更強調與上帝永恆的關係,他說:「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篇6節)

換老師確實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知道我們可以擁有一份永遠不變的關係,這是何等美好!耶穌這位大牧人已經應許我們,祂會常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 。當我們在這世上的生命結束時,將會與祂同住,直到永遠。

— 歐凱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成為我生命的好牧人。
因祢的信實,我讚美祢。


上帝永不離棄我們。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0-12章;路加福音9章37-62節


靈命日糧 : 聖人街

讀經: 撒母耳記上9章1-10節


「這城裡有一位神人。」-撒母耳記上9章6節


我和太太卡洛琳在倫敦市區散步時,經過一條名為聖人街的街道。有人說過去曾有一位聖潔、敬虔的人住在這裡,於是他所居住的這一條街,就被稱為「聖人的街」。這使我想起一段舊約聖經的記載。

有一次,掃羅的父親派他和僕人去尋找走失的驢,找了好多天都遍尋不著。

當掃羅打算放棄尋找,準備返家時,他的僕人指著先知撒母耳所住的村莊拉瑪說:「這城裡有一位神人,是眾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說的全都應驗。我們不如往他那裡去,或者他能將我們當走的路指示我們。」(撒母耳記上9章6節)

撒母耳從年幼到年老,一生都與上帝同行,他和上帝之間有非常親密的關係,他所說的話都包含真理。眾人都知道撒母耳是上帝所設立的先知,所以掃羅和他的僕人就「往神人所住的城裡去了」(10節)。

哦,我真期盼你我的生命也能反映出耶穌基督的樣式,能在鄰里留下美好印象,讓我們的敬虔足以使人緬懷!

— 羅大衛

親愛的主,我不確定我的鄰居如何看待我。
但我渴望與祢更親近,
並成為明光照耀這世界的一隅。


敬虔的生活是最有力的見證。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7-9章;路加福音9章18-36節


靈命日糧 : 永不改變

讀經: 詩篇102篇25-28節


惟有祢永不改變,祢的年數沒有窮盡!-詩篇102篇27節


有位朋友最近經歷了許多困難,她寫了這段話:「當我回首過去四個學期的學生生活,好多事情都改變了……好可怕,真的好可怕。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

的確,兩年內可以發生很多事,例如:轉換工作、交到新朋友、生病或死亡。不管好事或壞事,改變我們一生的事隨時都可能發生,根本無法預料!然而,令人感到安慰的,就是知道我們慈愛的天父永不改變。

詩人曾說:「惟有祢永不改變,祢的年數沒有窮盡」(詩篇102篇27節)。其中的真理意義深遠,說明了上帝永遠慈愛、公義且滿有智慧。聖經教師賓克(Arthur W. Pink)曾對此有精闢的論述:「上帝在創世以前所擁有的屬性,現在也完全一樣,未來也永遠不會改變。」

在新約聖經中,雅各寫道:「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 。在這多變的世界中,我們永遠都可以堅信,這位美善的上帝永不改變祂的屬性。祂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泉源,祂所做的都是美善。

世上似乎沒有任何事物能存到永遠,但我們的上帝卻永遠都會恩待一切屬祂的人。

— 謝葆芳

親愛的主,祢永不改變,祢永遠以慈愛恩待我們。
求祢以平安和恩典,親自安撫我們的心。


托住宇宙萬有的上帝,永不拋棄我們。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4-6章;路加福音9章1-17節


靈命日糧 : 科西的勇氣

讀經: 列王紀下23章12-14、21-25節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出埃及記20章3、5節


在西非多哥的莫諾河邊,科西正預備接受洗禮。他彎腰拾起一尊磨損的木雕,這是他的家族世代膜拜的雕像。現在科西的家人看著他將這奇形怪狀的雕像丟進為這場合所準備的火堆中,從此,他們再也不必用雞隻來祭拜這神像了。

在西方文化中,多數的基督徒認為「偶像」只是象徵取代上帝的人事物。然而在西非,「偶像」就是代表神明的雕像,人們要獻祭來取悅它。所以對於西非的初信者來說,接受洗禮和焚燒偶像,是對獨一真神表達忠心的勇敢表現。

當約西亞八歲登基做王時,猶大國充斥著偶像崇拜、沉迷情色的文化。他的父親和祖父,更是猶大歷史黑暗時代中最糟糕的君主。後來大祭司發現了律法書,這位少年君王聽見上帝的話,就將這些話放在心上(列王紀下22章8-13節)。約西亞毀壞了異教的祭壇、焚燒所有獻給異教女神亞舍拉的物品、停止廟妓制度(23章),而且還遵守逾越節,取代這些儀式(23章21-23節)。

每當我們有意或無意地撇開上帝,尋求其他的解決方式,就是在尋求假神。或許我們應該捫心自問:不論是有形或無形的偶像,哪個是我們生命中最需要丟進火堆裡的呢?

— 葛庭墨

親愛的主,求祢赦免我們,
因我們的心常偏離祢,轉向其他事物。
求祢向我們顯明應當拋棄的事物,並以聖靈充滿我們。


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約翰一書5章21節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3章;路加福音8章26-5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