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隱形之戒

讀經: 約翰福音3章16-21節


凡作惡的便恨光。-約翰福音3章20節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348年)曾說了一個故事來揭示人心的黑暗,故事說到一位牧羊人在無意間尋獲地底深處的一枚金戒指。那一天,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天搖地動之後地殼裂開,牧羊人在一個古墓的裂縫中撿拾到一枚戒指,還意外地發現到這枚戒指具有神奇魔力,只要戴上它就能讓人隱匿行蹤。柏拉圖問道,假設人們具有隱形的能力,可以隨心所欲,不會受到法律制裁,那麼人們會約束自己不犯罪嗎?

人性的確有黑暗的一面,但對於這一點,耶穌在約翰福音中給了我們一條出路。耶穌是好牧人,祂知道人們寧可選擇行在黑暗中,因為如此可以掩飾自己的惡行,免受懲罰(約翰福音3章19-20節)。然而,耶穌揭露我們掩飾惡行的黑暗面,並非要定我們的罪,而是要我們藉著祂得到救恩(17節)。耶穌是我們心靈的牧者,祂揭露人性最黑暗之處,為要顯明上帝是何等地愛我們(16節)。

上帝以祂的慈悲憐憫,呼召我們脫離黑暗與罪惡,並邀請我們跟隨祂行在光中。

— 狄馬汀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讓我的生命中有祢同在的亮光。願我一生行事為人,能順服地行在祢真理的光中。


基督的光除去罪的黑暗。



全年讀經:
民數記17-19章;馬可福音6章30-56節


靈命日糧 : 毫無攔阻

讀經: 以弗所書3章7-13節


我們因信耶穌,就在祂裡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上帝面前。-以弗所書3章12節


幾年前,一位朋友邀我一起去看職業高爾夫球賽。初次參與這樣的盛會,我不知道會碰到什麼情況。沒想到當我們一抵達球場,就立即收到贈品、文宣資料和導覽地圖。最令我感到受寵若驚的,莫過於在球賽結束後,我們還可以進入貴賓專屬的休憩區,能好好地坐下來享受免費的美食。按理我是沒資格進入貴賓專屬招待區,但關鍵就在我的朋友,因他的緣故,我也得到完全相同的禮遇。

我們若單靠自己,必然無法親近上帝。唯有倚靠那位為我們捨命、承擔重罪的耶穌,我們才能到上帝那裡去。使徒保羅寫道:「[上帝]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上帝百般的智慧」(以弗所書3章10節)。這樣的智慧讓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裡同歸於一,因基督就是眾人得以親近上帝的道路。只要我們「因信耶穌,就在祂裡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上帝面前」(12節)。

只要信靠耶穌,我們就能毫無攔阻地親近那位深愛著我們,並期盼與我們建立關係的上帝。

— 柯貝爾

上帝啊!能稱祢為天父真是莫大的恩典。我要感謝祢,因祢的愛子耶穌讓我得以來到祢面前,與祢親近。更寶貴的是,能稱祢為我的阿爸父。


基督在十架的犧牲,使我們能成為上帝的朋友。



全年讀經:
民數記15-16章;馬可福音6章1-29節


靈命日糧 : 全心全意!

讀經: 民數記13章26-32節,14章20-


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數記14章24節


迦勒是「全心全意」的人。他和約書亞並其他十位探子,窺探了應許之地後,向摩西和以色列全會眾匯報。迦勒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民數記13章30節)。但其他十位探子卻說,他們不可能成功。儘管上帝已應許,他們卻只看到阻礙(31-33節)。

這十個人讓以色列百姓失去信心,並向上帝發怨言,導致他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但迦勒從未放棄,正如上帝說:「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14章24節)。45年後,迦勒85歲時,上帝按照祂的應許將希伯崙賜給迦勒為業,「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約書亞記14章14節) 。

新約時代,一個律法師問耶穌說:「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耶穌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馬太福音22章35-38節) 。耶穌要我們全心全意地愛我們的上帝。

如今,迦勒對上帝的信心仍然激勵我們。這位上帝配得我們全心全意地愛祂、信靠祂,並一生服事祂。

— 麥大衛

主啊,願我們能全心全意地愛祢,願我們在世上的每一天都專一跟隨祢。


一生一世,一心一意,跟隨基督。



全年讀經:
民數記12-14章;馬可福音5章21-43節


靈命日糧 : 有盼望

讀經: 詩篇46篇1-7節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


在2002年的一場車禍,我們失去了年僅十七歲的女兒梅莉莎。即使過了這麼多年,我仍會陷入「如果」的思潮。有時在憂傷中,我會想起那年六月的傍晚,如果能將一些事重新安排,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梅莉莎說不定就會平安到家。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如果」的想法,並不會讓人得著益處,只會帶來無謂的猜測、懊悔以及絕望。雖然悲傷是真實且持續的,但若我們能回到「現實」世界中,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上帝的名也會得著榮耀。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可以找到希望、鼓勵和安慰。我們有確切的盼望(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 ,因為我們知道梅莉莎愛耶穌,如今她必定在「好得無比」的地方(腓立比書1章23節) 。我們有賜各樣安慰之上帝的同在(哥林多後書1章3節) ,我們也有上帝「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46篇1節),我們還常常有信徒的安慰和激勵。

沒有人想遭遇患難,但若我們真的面對困難時,別忘了最大的幫助來自信靠上帝,祂使我們在現實的世界中得著確實的盼望。

— 白德夫

天父,祢知道我破碎的心及喪親之痛,因為祢的兒子也曾經歷死亡。即使深陷悲傷之中,懇求祢的盼望、激勵和安慰,成為我的安歇之處。


我們最大的盼望來自信靠上帝。



全年讀經:
民數記9-11章;馬可福音5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