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我們的遮蓋

讀經: 羅馬書3章21-26節


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詩篇32篇1節


在談論基督信仰的時候,我們常常用到一些詞彙,卻沒有真正瞭解其中的意思,也沒有加以解釋這些詞彙。其中有個例子,就是「義」這個字,雖然我們會說上帝是「公義」的,祂使我們成為「義」,但「義」這個字的觀念卻非常難以具體形容。

然而,若我們從繁體「義」的字形著手,便能夠瞭解箇中涵意。「義」這個字的上半部是「羊」,下半部是「我」,意即「羔羊遮蓋在人的上方」。

當耶穌來到世上,施洗約翰稱祂為「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章29節) 。我們的罪需要被除去,因為罪使我們與上帝隔絕,使我們無法親近完全聖潔的上帝。因為上帝愛我們極深,便讓祂的愛子耶穌「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上帝的義」(哥林多後書5章21節) 。耶穌,上帝的羔羊,流血捨命,祂成為我們的「遮蓋」,使我們成為義,能與上帝和好。

與上帝和好,是上帝所賜的恩典。耶穌,上帝的羔羊,是上帝遮蓋我們的方式。

— 施安妮

親愛的主,感謝祢為我死在十字架上,遮蓋我的罪,讓我能與祢建立關係。


唯有基督的寶血,才能永遠遮蓋我們的罪。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7-9章;啟示錄8章


靈命日糧 : 不一樣的安慰

讀經: 耶利米書7章1-11節


當聽耶和華的話。-耶利米書7章2節


我們教會成年人的營會主題是「安慰我的子民」。好幾位講員都宣講上帝的應許和確據。但是,最後一位講員卻獨樹一幟。他選讀的經文是耶利米書7章1-11節,主題為「從沉睡中甦醒」。他以直言無諱卻不失慈愛的言語,挑戰我們從罪中醒悟並離棄罪惡。

他像先知耶利米一樣勸誡我們:「不要以上帝的恩典當擋箭牌,卻又繼續活在隱惡之中。⋯⋯我們大言不慚地說:『我是基督徒,上帝愛我,我不怕邪惡。』但我們卻去行各樣的惡事。」

我們知道講員關心我們,但仍覺得坐立難安,猶如聆聽我們的先知耶利米宣告:「上帝固然慈愛,但祂也是烈火!(參見希伯來書12章29節)祂從不縱容罪惡!」

舊約先知耶利米質問以色列百姓:「你們偷盜、殺害、姦淫、起假誓……並隨從素不認識的別神;且來到這稱為我名下的殿,在我面前敬拜。又說:『我們可以自由了!』你們這樣的舉動是要行那些可憎的事嗎?」(7章9-10節)

這位講員以不同的角度論述上帝的安慰。正如良藥苦口,他的話語也具有屬靈的療效。當我們聽見嚴厲勸誡的言語,我們不應躲避,反倒應當接受其醫治的功效。

— 戴勞倫

天父,祢對我們的愛如此深切,無法縱容我們一再違抗祢的命令。祢的懲戒是要醫治,而不是傷害我們,因祢是滿有安慰的上帝。


上帝的管教要讓我們更像祂的兒子耶穌。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4-6章;啟示錄7章


靈命日糧 : 小睡片刻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哥林多後書5章8節


好幾世紀前,一位名叫亨利·德班維的蘇格蘭牧師曾經提到,在他的牧區裡,有一位住在偏遠地區的老姐妹,很渴望親眼看看蘇格蘭的首府愛丁堡。但她遲遲不敢踏上旅程,因為火車必須經過一個又黑又長的隧道,才能抵達目的地。

然而,有一天,她因為有要事不得不去一趟愛丁堡。隨著火車疾速往城裡飛馳而去,她愈發坐立難安。但是在火車穿越隧道之前,這位老姐妹就因太過憂慮而疲憊地睡著了。當她一覺醒來,已經抵達愛丁堡了!

我們當中也許有些人不會經歷死亡。如果耶穌再來時,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會「在空中與主相遇」(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但我們多數人將透過死亡進入天堂,有些人為此感到極度焦慮,擔心死亡的過程會令人難以承受。

因有耶穌作我們的救主為確據,我們可以很有把握地相信,當我們在世上闔上雙眼,經歷了死亡,等到我們再次睜開雙眼時,便已經與上帝同在了。正如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所言:「死亡如同小睡,醒來就是永生。」

— 羅大衛

主啊,我熱愛祢賜予我的生命,但我也好奇與祢面對面的景象。幫助我確信祢永生的應許,我期待與祢相會的那一天。


與耶穌相會是天堂最大的喜樂。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1-3章;啟示錄6章


靈命日糧 : 活在光中

讀經: 約翰一書2章3-11節


黑暗漸漸過去,真光已經照耀。-約翰一書2章8節


在一個陰霾的早晨,大片鐵灰色的雲層佈滿天際,將陽光完全遮蔽,天色極其昏暗,我必須開燈才能看書。正當我準備要開始閱讀時,房間突然充滿亮光。我抬起頭,看見強風將厚重的烏雲往東方吹散,天空晴朗了起來,陽光重新照耀大地。

我走向窗戶,想仔細探究這戲劇性的變化,一節經文突然浮上心頭:「黑暗漸漸過去,真光已經照耀」(約翰一書2章8節),這是使徒約翰為了鼓勵信徒而寫的,他又說道:「愛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10節)。相較之下,約翰表明心懷憎恨的人如同在黑暗中流蕩摸索。因為憎恨使人迷失,使人失去道德良知。

愛人並不總是那麼容易。然而,當我望向窗外時,也得著了提醒:我們若要活在上帝的光中,以祂的愛來愛人,我們會經歷挫折,也要學習寬恕和忠誠。當我們選擇愛而非恨,便是向世人展現我們與祂的關係,同時也反映出祂的榮光。因為「上帝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翰一書1章5節)。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更深入體會祢的愛,好叫我能將祢的愛與他人分享。我願活在祢恩典和憐憫的光中。


確切地愛他人,反映了上帝的形象。



全年讀經:
約珥書1-3章;啟示錄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