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愛人如己

讀經: 羅馬書13章8-11節


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加拉太書5章14節


有故事說到一位人類學家到一個小村莊,進行幾個月的研究工作,在結束研究時,發生這段小插曲。那時,他正在等車子載他去機場搭飛機回國,為了打發時間,他就和孩子們玩個遊戲。他將一籃水果和糖果擺在樹下,告訴孩子們,誰最先跑到樹下,誰就能得到整籃的禮物。奇怪的是,當他一聲令下,大喊:「開始!」卻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搶先衝去,孩子們反而全都手牽著手,一起朝樹下奔去。

當這位人類學家問孩子們為何要一起跑,怎麼不自己衝去拿獎品。其中一個女孩大聲地回答說:「我們怎麼可以一個人獨享禮物,而讓其他人難過呢?」這群孩子們願意彼此相顧,一同分享籃子裡的水果和糖果。

使徒保羅研讀摩西律法多年,他發現上帝所有的誡命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愛人如己」(加拉太書5章14節;羅馬書13章9節) 。保羅明白在基督裡我們應該彼此激勵、安慰和體恤,而且基督也會賜給我們如此行的能力。

因為上帝愛我們,我們也能愛別人。

— 狄馬汀

天父,感謝祢,將祢的愛天天澆灌在我們身上。
求祢教導我們,讓我們也能去愛別人。
讓我們看見別人的需要,並依照祢的心意,
採取行動,做出回應。


愛人如己,就是愛上帝的表現。



全年讀經:
詩篇49-50篇;羅馬書1章


靈命日糧 :永遠的摯友

讀經: 雅各書2章18-26節


「亞伯拉罕信上帝⋯⋯。」他又得稱為上帝的朋友。-雅各書2章23節


有一句我很欣賞的至理名言,是父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說:「兒子啊,好友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真是一點都沒錯!有了好友,就不會孤單。他們總是關心你的需要,並且樂意與你分享人生中的喜樂與重擔。

在耶穌降世為人之前,只有兩個人被稱為上帝的朋友。上帝對摩西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出埃及記33章11節) ,而亞伯拉罕則被「稱為上帝的朋友」(雅各書2章23節;歷代志下20章7節;以賽亞書41章8節) 。

令我感到訝異的是,耶穌會稱那些屬乎祂的人為祂的「朋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翰福音15章15節) 。耶穌向我們所懷的友情極深,祂還甘願為我們捨命,正如約翰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13節)

耶穌能成為我們親愛的朋友,這是何等特殊的恩典與福分啊!祂是我們的摯友,永遠不離不棄。祂在天父面前為我們代求,又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祂赦免我們一切的罪孽,深知你我內心的傷痛。在危難的時刻,祂還賜下夠用的恩典。祂真是我們的摯友!

— 司徒喬

主啊,感謝祢稱我為祢的朋友。
我要永遠為這份特別的恩典,向祢獻上感恩!


耶穌是我們最親愛的朋友。



全年讀經:
詩篇46-48篇;使徒行傳28章


靈命日糧 :顯出軟弱

讀經: 以弗所書4章2-6節


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弗所書4章2節


我的肩膀動了手術,幾週來我都使用手臂吊帶。但如今外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都告訴我,不應再繼續使用手臂吊帶,這讓我感到有些害怕。後來,我讀到了一則資訊:「康復後期盡可能不要使用手臂吊帶,除非是為了向人突顯傷處。」

說的真好!我就是害怕有人太過熱情給我一個擁抱,或是不知情的朋友不小心撞到我。因為怕受傷,我就會用粉藍色手臂吊帶,突顯自己的脆弱。

然而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有時也會讓我們害怕。我們都希望人們能接納並喜愛我們真實的樣子,但我們又擔心,當別人真正地認識我們,可能就會排斥我們,使我們因此而受傷。如果別人發現我其實沒那麼聰明、沒那麼善良,又沒那麼好,那該怎麼辦呢?

身為上帝家中的成員,我們有責任幫助彼此的信心增長。聖經告訴我們要「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 ,並要「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以弗所書4章2節) 。

只要信徒之間以誠相待,願意讓人看到自己軟弱的一面,我們就會發現彼此都同樣在學習抗拒試探,或過順服的生活。最寶貴的是,我們能分享上帝在生命中的奇妙恩典。

— 凱辛蒂

主啊,我常因害怕受傷,而無法向人坦承內心的掙扎。
求祢幫助我,讓我記得祢是多麼愛我。
也幫助我對他人,能滿有耐心與關懷。


坦承自己所面臨的掙扎,才能讓我們彼此扶助。



全年讀經:
詩篇43-45篇;使徒行傳27章27-44節


靈命日糧 :上帝的磨砂紙

讀經: 箴言27章5-17節


以鐵磨鐵,越磨越利,朋友當面琢磨,也是如此。-箴言27章17節,-和合本修訂版


朋友尖銳的批評刺痛了我。我試著入眠,盡量不去回想她說我的意見太過強勢,我向上帝祈求智慧和平安。幾週之後,我仍在意此事,我再次禱告:「主啊,我覺得受傷。但求祢告訴我需要怎樣改變,讓我知道她說的哪些話是對的。」

這位朋友就像是上帝在我生命中預備的砂紙。雖然在情感上,我覺得被刺痛,但在理智上,我卻知道自己的品格能否 得建造,乃是取決於我的回應。最後,我選擇順服這個琢磨的過程,承認我的驕傲與頑固。我知道這些稜角和性格的瑕疵,並不能榮耀主。

所羅門王深知與人相處絕非易事,這也是他在箴言書探討的重點。從箴言27章,可以看出所羅門王在人際相處的智慧。他將朋友之間尖銳的言辭,比擬做鐵與鐵相磨,以磨掉彼此言行中銳利的尖刺,他說:「以鐵磨鐵,越磨越利,朋友當面琢磨,也是如此」(17節,和合本修訂版)。在琢磨的過程中,或許會造成傷害,就像朋友的話語使我受傷(第6節) 。但最後,主會使用這些話語來幫助並鼓舞我們,好讓我們的行為和態度做必要的改變。

主會以何種方式來磨平你性格中的稜角,讓祂得榮耀呢?

— 潘艾梅

主啊,琢磨的過程雖然痛苦,但我願全心順服。
求祢塑造我,磨平我的尖刺。


生命的磨砂紙,能磨平我們性格的稜角。



全年讀經:
詩篇40-42篇;使徒行傳27章1-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