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上帝的居所

讀經: 啟示錄21章1-7節


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章4節


詹姆士·奧格爾索普(James Oglethorpe,1696-1785年)是英國將軍,也是國會議員,他心懷大城市的願景。當他負責英屬殖民地的北美喬治亞州的建設時,就依此願景規劃薩凡納市(Savannah)。他設計一系列的廣場,讓每個廣場都有一片綠地、教堂和商店街,其餘則保留為住宅區。奧格爾索普的高瞻遠矚,締造了薩凡納這座美麗、井然有序的城市,今日更被美國人視為南方的一顆珍珠。

在啟示錄21章,約翰在異象中看見一座聖城──新耶路撒冷。他敘述這座聖城時,較少著墨於城市的設計,反倒較為重視誰住在城裡。當約翰描述我們永恆的家鄉,他寫道:「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3節) 。因為上帝親自住在城裡,這個地方就不再有眼淚和死亡。正如約翰引用以賽亞書25章8節,說道:「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4節)

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在那裡,因為有宇宙創造主的同在,一切的悲傷都被除去了。這就是耶穌為罪得赦免的人所預備的家鄉。

— 柯貝爾

天父,感謝祢,因祢讓聖子為我們預備地方,
使我們能與祢同住。感謝祢,這不僅是奇妙的新城,
更是永遠與祢同住,並得以認識祢的家鄉。


主為我們預備地方,我們也當預備迎見主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3-15章;約翰福音7章1-27節


靈命日糧 :辣椒

讀經: 雅各書1章22-27節


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雅各書1章27節


薩姆回憶起童年時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那段非常艱困的日子。他說:「在每晚臨睡前,我的母親會讓我們吃一些辣椒。因為很辣,我們就會喝很多水,藉以獲得飽足感。」他補充一句說:「但我還是覺得很餓。」

由於政治動亂,迫使薩姆的父親流亡在外,留下母親獨撐家計。接著他哥哥又罹患鐮狀細胞貧血症,當時家徒四壁,無法支付醫藥費。雖然母親會帶他們參加教會聚會,但他覺得毫無意義,因他無法理解:上帝為何讓我們一家遭逢這種苦難?

後來,有人知道了他們的困境,就預備好了藥品送給他們。那個主日,母親帶著他們去那個人的教會。在那裡,薩姆感受到這間教會的確有所不同,他們與耶穌有密切的關係,並將基督的愛化為實際的行動。

那是三十年前的往事。如今,薩姆在那個地方,建立了二十多間教會、一所大型學校和一所孤兒院。他遵循了耶穌的弟弟雅各所教導的,「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雅各書1章22節) ,「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27節) 。

奉主耶穌的名所行的善舉,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 葛庭墨


將主愛化為行動,有時就是最好的見證。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0-12章;約翰福音6章45-71節


靈命日糧 :偉大的著作

讀經: 詩篇119篇97-104節


祢的言語……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篇119篇103節


最近偶然讀到一篇文章,談到怎樣才算是偉大的文學著作。作者認為所謂偉大的作品,就是「能改變讀者,人們只要讀了那本書,就會有所不同」。

由此看來,聖經堪稱為一部偉大的著作,因為聖經真理能改變我們。聖經記載的英雄事蹟,激勵我們成為勇敢、不屈不撓的人。智慧書和先知書則發出警語,讓我們知道順從墮落本性將面臨的危險。上帝更藉著不同的作者,譜出一篇篇改變生命的詩篇,使人得福。耶穌的教導塑造我們的性格,使我們更像恩主。保羅的書信導引信徒的心靈,活出聖潔。聖靈將這些經文烙印在我們心中,讓我們生命得著改變。

詩篇119篇的作者深愛上帝的話語,因它能改變他的生命。他認為從古時摩西流傳下來的法度,使他比他的師傅更通達(99節) ,並能禁止他的腳走一切邪惡的道路(101節) 。他不禁大聲宣告:「我何等愛慕祢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並說:「祢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97、103節)

願我們都喜愛偉大的文學著作,特別是喜愛上帝改變生命的話語!

— 司徒喬

感謝主,因祢的話語在我生命中有極大的影響力。
求祢幫助我遵行一切的真理。


聖靈藉著上帝的話語,改變上帝的子民。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7-9章;約翰福音6章22-44節


靈命日糧 :每日糧食

讀經: 路加福音10章38節-11章4節


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路加福音11章3節


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開始學習背誦主禱文。其中一句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章11節),主日學老師告訴我們,這裡的「飲食」原文指的是麵包,因為在耶穌生活的文化中麵包是主要的糧食。那時,我忍不住想起,在我們家只有當爸爸從鎮上回來的時候,才能吃得到麵包。所以祈求上帝賜給我們每天所需的麵包,讓我能感同身受。

幾年後,我接觸到《靈命日糧》這份刊物,讓我很感興趣。我看到這刊物的名稱,就知道它指的不是五穀雜糧。當我開始認真閱讀這本小冊子,我慢慢發現這份充滿聖經話語和寶貴註解的「日糧」,指的其實是生命每日所需要的靈糧。

馬利亞選擇靈糧,所以她坐在耶穌腳前認真聽道(路加福音10章39節) 。當馬大在一旁為著滿足肚腹的飲食而勞心勞力,馬利亞卻把時間用來親近主耶穌,聽祂講道。願我們也做一樣的選擇,因為祂就是生命的糧(約翰福音6章35節),祂用靈糧餵養我們的生命。祂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得著飽足的糧食。

— 戴勞倫

主啊,我要坐在祢的腳前,聆聽祢的訓誨。
我的心要向祢敞開,領受祢的話語。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4-6章;約翰福音6章1-2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