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與上帝同工
![]()
讀經:
你們給他們吃吧!—馬可福音6章37節
我朋友和她丈夫一直面對不孕的問題,於是醫生建議她接受一個醫療手術,但我朋友卻猶豫不決。她說﹕「難道祈禱無法解決不孕的問題,我真的需要動手術嗎?」我朋友想要清楚知道,人類的行動在上帝的工作中有什麼作用。
從耶穌使五千人吃飽的神蹟,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答案(馬可福音6章35-44節)。我們或許都知道故事的結局:五個餅和兩條魚就很奇妙地讓五千人吃飽了(42節)。但我們應留意是誰負責餵飽群眾?是門徒(37節)。是誰找到食物?是門徒(38節)。是誰分發、收拾這些食物?是門徒(39-43節)。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給他們吃吧!」(37節)耶穌施行了神蹟,而門徒以行動配合。
豐收固然是出於上帝的恩典(詩篇65篇9-10節),但農夫必須辛勤耕耘。耶穌告訴彼得「下網打魚」,彼得就必須撒網(路加福音5章4-6節)。即使沒有我們,上帝當然還是會滋潤大地、施行神蹟,但祂通常會選擇與人同工。
我朋友最終完成了手術,後來成功受孕。雖然這不是經歷神蹟的公式,但對我和我朋友來說,這讓我們領悟到:上帝常常透過祂賜給人類的方法,來成就祂的奇妙作為。
— 霍薛頓
現在上帝正呼召你去做些什麼?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讓我參與祢奇妙的工作,
請使用我手中的一切行出祢奇妙的作為。
靈命日糧 : 磨難與感恩
![]()
讀經:
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當感謝祂,稱頌祂的名。—詩篇100篇4節
我一直很關心一位作家朋友,並為她祈禱,她常在網路上與人分享她的抗癌歷程。她時而分享身體的疼痛和面對的挑戰,時而分享代禱事項,其中提到某些聖經經文,也同時表達對上帝的讚美和感謝。無論她是在醫院等待治療,還是在家裡因掉髮而戴著頭巾,她那勇敢的笑容總是讓我們得到激勵。在每一個磨難中,她都不忘鼓勵別人在深陷困境時,依然要信靠上帝。
當我們遭遇患難時,或許很難找到理由去感謝、讚美上帝。然而,詩篇100篇給了我們理由,讓我們在困境中仍能喜樂地讚美上帝。詩人說﹕「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上帝。我們是祂造的,也是屬祂的;我們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場的羊」(3節);「因為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5節)
無論我們遇到什麼考驗,我們都可以得到安慰,因為我們知道上帝靠近傷心的人(34篇18節)。我們花越多時間禱告、閱讀聖經,就越能以「稱謝進入祂的門」,以「讚美進入祂的院」,並「感謝祂,稱頌祂的名」(100篇4節)。我們能「向耶和華歡呼」(1節),尤其在你我身處困境時,更當如此,因為我們的上帝信實可靠!
— 高言曦
你現在能為什麼事讚美上帝?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在磨難中仍能讚美祢。
靈命日糧 : 改變性格
![]()
讀經:
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彼得後書1章5節
在多米尼克.布胡爾斯(Dominique Bouhours)彌留之際,他的家人都聚集在他床邊。據說,這位十七世紀法國文法學家在嚥下最後一口氣時說:「我快要死了,或說我即將死了,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誰會在臨終時還關心文法的問題呢?恐怕只有一生鑽研語法的人才會如此。
當我們步入老年時,性格已大致定型。我們的選擇會經年累月地形成好習慣或壞習慣,至終鑄成性格。我們的選擇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人。
當我們年輕、性格尚未定型時,較易培養敬虔的習慣。彼得敦促說:「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彼得後書1章5-7節)。培養這些特質,你我就能「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11節)。
彼得列出的哪些特質在你身上最為顯著?你仍需特別培養哪些特質?我們無法真正改變自己的性格,但耶穌能夠。你可以求祂改變你、賜給你力量。這也許是一個緩慢而艱辛的過程,但耶穌必供應我們所需的一切。懇求祂改變你的性格,你就可以越來越像祂。
— 韋陌格
你要如何尋求上帝的力量和供應,開始改變自己?
親愛的耶穌,求祢使我更像祢,讓別人能藉著我看見祢。
靈命日糧 : 平安使者
![]()
讀經:
我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耶利米書29章7節,和合本修訂版
在2015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市的地方教會合作,一起服事這個城市,於是一個鼓勵教會愛居住城市的組織(COSILoveYou)應運而生。自此每年的秋天,他們都會推行一項服事該城市的活動,分派基督徒去做社區服務。
幾年前,我和我的孩子們參與這項活動,被派往市中心的一所小學。我們幫忙打掃、除草,還做了一個藝術裝飾。我們把彩色的膠帶纏繞在鐵絲網的圍欄上,勾勒出山脈的形狀,雖然簡單,但卻出奇地美麗。
每當我開車經過那所小學時,圍欄上簡易的藝術作品都會讓我想起耶利米書29章。在那時候,上帝吩咐祂的子民定居下來,並服事他們所在的那座城邑。儘管他們是被擄到巴比倫,並非心甘情願留在那裡,但上帝還是吩咐他們安頓下來。
上帝透過先知耶利米告訴百姓:「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7節)。這裡的「平安」是希伯來文shalom,意指只有上帝的良善和救贖才能帶來圓滿和豐盛。
令人驚訝的是,上帝邀請我們每個人在所居之地,成為祂平安的使者。在祂差派你我前往的地方,以簡單、具體的方式,創造美好並引領人來歸向祂。
— 何安德
你如何運用自己的時間、才幹和資源來服事社區?
天父,感謝祢讓我成為帶給人祝福的使者。
請幫助我明白如何服事我的社區或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