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潛伏的獅子

讀經: 民數記14章1-9節


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數記14章9節


小時候,爸爸會躲在樹叢裡,裝獅子的吼聲來「嚇」我們。在1960年代,我們雖然住在迦納鄉間,卻不大可能有獅子潛伏在附近,所以我和弟弟總會興奮地尋找吼聲的來源,因為和爸爸玩遊戲的時間到了。

一天,鄰居小女孩來找我們玩。熟悉的獅子吼聲突然響起,小女孩嚇得尖叫逃跑。雖然我們知道那是父親的聲音,但我們竟然也跟小女孩一起跑。過後,爸爸對小女孩受驚嚇感到抱歉,而我和弟弟則學到不要受旁人的恐慌反應所影響。

迦勒和約書亞是不受旁人的驚慌反應所影響的典範。當以色列百姓預備進入應許之地時,摩西派遣十二個探子去窺探那地。他們全都看見了一片美地,但其中十個探子只報告所看到的困難,打擊了百姓的士氣(民數記13章27-33節),還造成百姓恐慌哭號(14章1-4節)。唯有迦勒和約書亞能正確地審時度勢(6-9節),他們知道天父過去如何帶領以色列百姓,深信祂必能帶領他們得勝。

有些「獅子」可能是真正的威脅,有些卻只是虛張聲勢。但身為耶穌的跟隨者,我們不需要恐慌,因我們認得耶穌的聲音,並相信祂的作為。

— 葛庭墨

主啊,今日我們面對許多恐懼。
幫助我們分辨真危險與假威脅,讓我們時時信靠祢。
願我們不活在恐懼中,乃是活在信心中。


惡人雖無人追趕也逃跑;義人卻膽壯像獅子。–箴言28章1節



全年讀經: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靈命日糧 :轉向光明

讀經: 彼得前書2章4-10節


[祂]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彼得前書2章9節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束粉紅色鬱金香,盛開的花朵都筆直挺立、生氣盎然。我把它們插在花瓶裡,擺放在廚房餐桌的中央。隔天,我卻發現這些花朵都轉向廚房的窗戶,朝著那灑入室內的陽光綻放。

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受造也像那些花朵一樣會趨向光明,上帝呼召我們轉向祂愛的光輝,正如彼得描述我們被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彼得前書2章9節)。在認識上帝之前,我們活在罪惡和死亡的陰影中,也因此與上帝隔絕(以弗所書2章1-7節) 。然而,上帝因著祂的憐憫和慈愛,藉著祂愛子的受死和復活,為我們開了一條道路,讓我們得以脫離黑暗的權勢(歌羅西書1章13-14節) 。

耶穌就是世界的光,凡是相信祂的赦罪大能,並接受祂為救主的人都可以得到永生。唯有當我們轉向耶穌這位世界的光,我們才會越來越反映出祂的良善、公義、誠實(以弗所書5章8-9節) 。

願我們永不忘記轉向這世界的光。

— 史珍妮

快樂,快樂,我們崇拜,
榮耀慈愛大主宰;
心靈開啟在主面前,
如同花朵向日開。


從罪中得拯救,就是脫離黑暗權勢,進入上帝的光明。



全年讀經:
民數記23-25章;馬可福音7章14-37節


靈命日糧 :血緣命脈

讀經: 希伯來書9章19-28節


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希伯來書9章22節


瑪利安相信上帝和祂的兒子耶穌,但她百思不解,為什麼耶穌要以流血的方式帶來救贖。有誰會用血來洗淨物品呢?然而,聖經上說:「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 (希伯來書9章22節) 。對瑪利安而言,用血來潔淨東西讓她感到很不舒服。

有一天,瑪利安必須到醫院就診,因為基因的問題影響了她的免疫系統,醫生診斷後,驚覺病原已開始侵入她的血液。瑪利安在急診室裡不禁想到:如果我失血過多,就必死無疑;但耶穌流血,卻能讓我存活!

瑪利安頓時恍然大悟,領會到箇中道理。讓她在病痛中,也能感到喜樂與平安。她深知血就是生命,要先有聖潔的生命才能使我們與上帝復和。如今,她已大病痊癒,她感謝上帝賜給她健康,以及耶穌為她流血犧牲。

希伯來書9章說明了舊約用血潔淨的儀式所代表的意義 (16-22節) ,耶穌一次把自己獻上為祭,從此就不再需要以牲畜來獻祭 (23-26節) 。為了承擔我們的罪,耶穌甘願流血捨命,為我們犧牲,讓我們有信心進入上帝的國。我們滿心感謝耶穌,因祂代替我們犧牲,付出生命讓我們得到新生命,讓祂的父成為我們的父。

— 歐凱拉

主,我感謝祢賜下耶穌,讓祂的寶血為我流。
我要為祢而活,一生都稱謝祢。


基督的寶血洗淨我們所有的罪。



全年讀經:


靈命日糧 :漸漸增長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16節


全身都靠祂⋯⋯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章16節


我很喜歡看孫子和朋友一起打樂樂棒球(T-Ball),他們因年紀小不知道遊戲規則,常跑錯壘或接到球後不知所措,十分逗趣可愛。然而,若這是一場專業的球賽,這樣的失誤卻不可原諒。

 

其實,成熟的球員需要時間慢慢地培養和訓練。年輕運動員犯錯是可被容許的,他們從失敗中摸索、從嘗試中學習。因此教練必須耐心地指導他們,直到他們球技成熟,上場應戰,大家便能一起慶祝球隊的成功。

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使徒保羅強調教會需要「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的同工 (以弗所書4章2節) 。在我們的靈命「得以長大成人」之前,我們需要各種「教練」(牧者、教師、屬靈導師)來幫助我們,「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 (13節) 。

我們從講台的信息、聖經教導,及與弟兄姐妹的相處中彼此學習,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藉此「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15節) ;在信仰旅程中,我們同行前進,彼此勉勵,在各方面長進,達到基督的身量。

— 白德夫

主啊,求祢幫助我在各方面長進,
感謝祢預備教會的弟兄姐妹幫助我靈命成長;
也求祢讓我知道,今天有誰需要得到激勵。


彼此扶持,同走天路,必喜樂滿溢。



全年讀經:
民數記20-22章;馬可福音7章1-1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