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跌宕起伏
讀經: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約翰福音16章33節
我的Facebook回憶庫出現了一張照片,展示我五歲的女兒洋洋得意的模樣,那時她剛贏了一場有趣的蛇梯棋。我將這照片轉發給我的兄弟姐妹,因為我們小時候也經常玩這種遊戲。蛇梯棋是一種流行了數百年的益智遊戲,這種遊戲能幫助孩子們學數字,還可以讓人體驗到藉著爬梯子迅速攀升,並以最快速度到達「100」而獲勝的興奮和刺激。但要特別小心,一旦你落在「98」那一格,就會沿著巨蛇往下滑得很遠,使你遠遠落在後頭,甚至或無法獲勝。
像這樣的跌宕起伏,不就是人生嗎?然而,愛我們的耶穌已預先讓我們做好準備,去面對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在約翰福音16章33節,耶穌說,我們會經歷「苦難」,但祂應許必賜下平安。我們不必因種種考驗而動搖,為什麼呢?因為基督已勝過這世界!祂的能力遠勝於任何事物,因此我們也可以藉著祂所賜「浩大」的能力去面對一切(以弗所書1章19節)。
正如玩蛇梯棋一樣,在你我的人生中,有時也會出現一個梯子,讓我們快樂地往上爬,但有時也會碰到巨蛇而跌至低谷。即便如此,在人生這場棋局中,你我仍可心存盼望,因耶穌的大能可以幫助我們勝過一切。
— 潘愷蘭
在克服人生中的考驗和困難時,
仰望耶穌的大能如何使你得激勵?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提醒我,祢已勝過世界!
請幫助我倚靠祢的大能,面對人生中的跌宕起伏。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公義與恩典
讀經: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那鴻書1章3節
英國浪漫主義畫家約翰.馬丁(John Martin, 1789-1854年)以描繪文明毀滅的末日景象而聞名。在他所描繪的這些奇景中,人類被巨大的浩劫所吞噬,對即將到來的厄運完全無能為力。他的其中一幅畫作《尼尼微的陷落》,描繪了人們在滾滾烏雲的籠罩下,試圖逃離那即將到來要將他們徹底毀滅的災難。
在馬丁創作這幅畫的兩千多年前,先知那鴻就預言了尼尼微會受到審判。先知用大山震動、小山消融和大地搖晃的景象(那鴻書1章5節),象徵上帝對那些貪圖私利而施行欺壓的人大發烈怒。然而,上帝在對付罪的時候,並非沒有恩典。那鴻提醒百姓上帝大有能力,也指出上帝「不輕易發怒」(3節)並且「認得那些投靠祂的人」(7節)。
關於審判的信息讀起來固然沉重,但一個縱容罪惡的世界卻更可怕。感恩的是,先知的話並沒有就此打住,他繼續提醒我們,上帝渴望的是一個美好又公義的世界:「看哪,那傳報佳音、宣告和平之人的腳,已經站在山上」(15節,新譯本)。這佳音就是耶穌,祂承受罪的後果,讓我們能夠與上帝和好(羅馬書5章1、6節)。
— 陸明德
當你瞭解上帝會因不公義而發怒,
如何促使你為受壓迫的人發聲?
天父上帝,我要為世界各地遭受不公義對待的人禱告,
求祢憐憫他們,祢的恩典臨到他們。
靈命日糧 : 滿足的喜樂
讀經:
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詩篇16篇11節
在全球爆發新冠疫情時,醫生賈森.佩爾索夫(Jason Persoff)夜以繼日地搶救確診病患。他在一家大醫院急診室任職,這場疫情已勢不可擋,那他為何還能堅守崗位、全力以赴?原來他會在休息時間,拍攝微小的單片雪花,然後放大欣賞,藉此調劑身心。佩爾索夫說:「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從微小美麗的事物中尋找快樂,讓我有機會與造物主建立連結,也能以一種少有人注意到的方式去看這個世界。」
佩爾索夫說,明智地尋找這種快樂,舒緩壓力、增進修復力,對醫護人員大有助益。但他建議每個人都應該有喘息的空間,需要找到一個方式讓自己放鬆,享受生活。
在詩篇16篇,詩人大衛表達了這種思維,指出以上帝為樂的智慧。他寫道:「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5、9節)
人們在試圖減輕壓力時,會做許多不明智的事情。佩爾索夫找到一條明智的道路,這條路引向我們的造物主,祂會帶給我們有祂同在的喜樂。正如大衛說:「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11節)。在上帝裡面,我們可找到永遠的喜樂。
— 雷翠霞
詩篇16篇如何激勵你在上帝裡找到喜樂之道?
上帝啊,在我的人生旅程中,
求祢幫助我能有智慧地找到從祢而來的喜樂。
靈命日糧 : 耐心與愛心
讀經: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以賽亞書42章3節
我們家的小咪是一隻美麗且毛絨絨的挪威森林貓。當我給牠撓肚皮、玩遊戲,或是夜晚牠在我腿上睡得香甜時,真的很難令人相信,牠就是幾年前與我們相遇的那隻流浪貓。那時牠體重不足,又害怕人靠近牠。但是在我開始每天餵牠食物以後,情況漸漸有了轉變。有一天,牠終於肯讓我拍拍牠,而後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小咪的改變讓我體會到,耐心和愛心可以帶來醫治,也令我想起以賽亞書42章所述上帝的心意。這章經文提到有一位即將到來的僕人,祂充滿上帝的靈(1節),且不辭辛勞,「憑信實將公理傳開」,直到「祂在地上設立公理」(3-4節,和合本修訂版)。
這位上帝的僕人耶穌(馬太福音12章18-20節),不是藉著暴力或追求權力來伸張上帝的公理。相反地,祂安靜又慈祥(以賽亞書42章2節),溫柔又有耐心地照顧那些被人離棄、受到傷害、被「壓傷」的人(3節)。
上帝絕不會放棄祂的兒女。祂會花時間耐心地呵護我們受傷的心靈,直到傷口最終開始癒合。透過祂那溫柔、耐心的愛,我們漸漸學會再一次去愛、再一次去相信。
— 白茉妮
對於上帝的愛,你要如何更深地體會並與人分享?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從不放棄我,耐心地愛我,
醫治我受傷的心靈。請幫助我能以同樣的耐心去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