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不要擔憂

讀經: 詩篇37篇1-9節


不要為了惡人而煩躁。-詩篇37篇1節,當代中譯本


經常關注時事也有壞處,由於負面新聞總是比正面新聞更吸引人,媒體通常是注重報導有關個人、集體甚或政府的犯罪事件。雖然對於這些事件,我們根本無能為力,然而,它們卻往往使我們過於擔憂。

詩篇37篇提供我們另一個觀點來看新聞。大衛在一開始時說:「不要為了惡人而煩躁」(1節,當代中譯本)。接著他提出一些替代方案,讓我們不要過度擔憂或煩躁。換言之,大衛提出了更好的方法,教導我們如何面對世界上的負面新聞。

若我們選擇信靠上帝(3節) ,「以耶和華為樂」(4節) ,而不為我們束手無策的事件擔憂,這豈不是比杞人憂天更好?試想,若我們願意將一切事「交託耶和華」(5節) ,從擔憂中解脫會是何等自由。還有,若我們學會「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7節) ,我們的心靈將何等平靜!

面對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負面新聞,正是讓我們可以學習不要憂心忡忡。當我們相信上帝,將我們的事交託祂,安穩在祂懷中時,我們的視野便會豁然開朗。苦難和試煉或許不會消失,但我們會發現,祂會在其中賜給我們真正的平安。

— 白德夫

主啊,我們看見周遭都充滿危險與困難,
幫助我們不要憂慮,而是信靠祢、等候祢,
讓我們得著祢所賜的平安。


困境給我們機會信靠上帝。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7-48章;約翰一書3章


Photo credit: photoloni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 :別幸災樂禍

讀經: 以西結書25章1-7節;馬太福音5章43


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箴言24章17節


迦納的阿坎族人有一句俗話說:「被打的蜥蜴會氣那些向牠扔石頭的男孩,但更氣那些在旁邊起鬨、幸災樂禍的傢伙。」看到別人失敗,還幸災樂禍,就像是在人的傷口上灑鹽,甚至更糟。

當耶路撒冷的「聖所被褻瀆,以色列地變荒涼,猶大家被擄掠」(以西結書25章3節)的時候,亞捫人也是抱著這種幸災樂禍的態度。因為亞捫人心懷惡意地慶祝以色列人的不幸,上帝的怒氣便臨到他們,導致嚴重的下場(4-7節)。

當我們的鄰舍遭遇災難或困境時,我們應該要如何回應呢?當然,如果對方是很友善的人,我們會同情他,幫助他。但萬一對方是不友善、經常惹事生非的人呢?我們往往會故意忽視他,甚至暗暗地幸災樂禍。

箴言提醒我們:「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24章17節) 。耶穌也告訴我們,要在行為上顯明祂的愛,「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章44節) 。我們這樣行,就是仿效上帝完全的愛了(5章48節) 。

— 戴勞倫

主啊,求祢開我的雙眼和內心,
對於那些待我不公、不友善之人,
讓我能省察對他們的態度。
求祢的愛充滿我的心,幫助我為他們禱告。


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5-46章;約翰一書2章


Photo credit: stefano peppucci / Foter / CC BY-ND

靈命日糧 :玻璃海灘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3-24節


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瑪拉基書3章17節


在二十世紀初,加州布拉格堡的居民總是將垃圾從山崖上丟棄到附近的海灘。瓶瓶罐罐、餐具,還有大型的廢棄家具等,在海灘上累積成龐大噁心的垃圾堆。後來,即使居民不再將垃圾丟棄在這裡,這海灘仍然留下臭名,成為一個看來無法清理的垃圾場。

然而,多年以後,海浪沖走那些垃圾,剩下的玻璃和陶瓷被擊碎。隨著海浪的沖刷,那些稜角尖銳的玻璃碎片在海床上翻滾磨擦,被磨得圓潤光滑,成為寶石般的「海玻璃」,最終又被海水沖上海灘,成了點綴海灘的七彩寶石。海浪創造出了一個有如萬花筒般的美景,令到訪「玻璃海灘」的遊客都讚嘆不已。

或許你覺得你的人生也像是垃圾場般一團糟,沒有一絲希望。如果是這樣,你必須知道有一位愛你的主耶穌,祂正等待你回轉歸向祂,要救贖和改造你。把你的心交給耶穌,求祂煉淨你的心吧!或許祂會稍微顛覆你的生活,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來磨平你生命中的稜角。但祂永遠不會放棄你,祂會使你成為祂手中的寶石。

— 羅大衛

主啊,當我們一無所有,單單只有祢,
也許那正是祢的美意。祢能使用任何情況,
使祢名得榮耀,並使我們蒙福。祢永不會放棄我們,
求祢幫助我們在祢的愛中得享平安。


上帝愛我們至深,祂不願我們充滿稜角。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2-44章;約翰一書1章


Photo credit: johnkay / Foter / CC BY-NC-ND

靈命日糧 :名字的意義

讀經: 馬太福音1章18-25節


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馬太福音1章21節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許多非洲國家,父母為小孩命名,通常會以著名訪客、重大事件,或是父母覺得有意義的特殊境況來命名。當醫生向一名嬰孩的父母宣告,他們對嬰孩的疾病束手無策,唯有上帝知道嬰孩能否存活時,父母便將孩子取名為「上帝知道」。有另一個人說,他的名字叫「足夠」,因為他父母總共生了13個孩子,而他是最後一個!每個人的名字總有原因,而在某些情況下,有些名字更傳遞了特殊的意義。

耶穌降生前,主的使者告訴約瑟:「[馬利亞]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馬太福音1章21節) 。「耶穌」是希臘文,等於希伯來文的「約書亞」,意思是「上帝拯救」。在那個時代,許多小孩都取名為耶穌,但只有一位主耶穌來到世上為我們死,並且使所有相信祂的人,得到永生,獲得赦免,並脫離罪的捆綁得到自由。

聖誕節將至,我們常會唱查理·衛斯理所寫的這首聖詩:「請來,久渴望的耶穌,降臨為拯救萬民;除掉我眾罪惡驚惶,讓我主內得安息。」

耶穌來使我們的黑暗轉成光明,使我們的絕望化為盼望,拯救我們脫離罪惡。

— 麥大衛

天父,我們藉著耶穌看見祢的大愛和無限的恩典。
我們相信祢的兒子耶穌降世,是為了拯救我們脫離罪惡。


耶穌的名字表明祂的使命──來拯救我們。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0-41章;彼得後書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