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上帝看見你
![]()
讀經:
[夏甲]說:「祢是那看見我的上帝。」她還說:「看見我的那位,我真的看見祂了嗎?」—創世記16章13節,新普及譯本
「下來!」我朋友堅定地對她兒子說,因他爬上了教堂的靠背長椅,揮舞著雙手。但她兒子天真地說:「我想讓牧師看見我,要是不站起來,他就看不到我了。」
雖然可能大多數的教會都不會鼓勵人站在長椅上,但是我朋友的兒子說得也有道理。站起來揮舞雙手這種方式,確實能被人看見,又能吸引牧師的注意。
當我們試圖引起上帝的注意時,卻無需擔憂祂看不見我們。上帝每時每刻都在看著我們每一個人。夏甲在人生最困頓、最孤單、最沮喪時,這位上帝親自向她顯現。那時,夏甲被撒萊當成生育工具送給亞伯蘭,要替撒萊生個兒子(創世記16章3節)。當夏甲懷孕了,亞伯蘭卻容許妻子撒萊苦待夏甲,因「撒萊苦待她,她就從撒萊面前逃走了」(6節)。
這逃跑的婢女夏甲,身懷六甲,孤單無助。當她身處曠野深感絕望之際,上帝憐憫她,差派使者對她說話,並且告訴她,耶和華「聽見了妳的苦情」(11節)。夏甲回應說:「祢是那看見我的上帝。」(13節,新普及譯本)
這是在曠野的處境中多深刻的領悟啊!上帝看見夏甲並憐憫她,同樣地,無論你的處境有多艱難,上帝都看見。
— 潘愷蘭
知道上帝看著你,如何幫助你繼續前行?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時刻看顧我。
即使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我深知祢仍與我同在。
靈命日糧 : 以愛心服事
![]()
讀經: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得前書4章10節
當莉絲剛到維吉尼亞州的一家咖啡店工作時,曾經服務過一位名叫伊比的客人。由於伊比有聽力障礙,所以只能用手機打字點餐。莉絲在得知伊比是常客之後,為了要提供伊比更完善的服務,決定學習一些常用的美式手語,好讓伊比無需打字就能點餐。
莉絲的付出雖然微不足道,但她向伊比展現的愛心和服務態度,正是使徒彼得鼓勵我們彼此相待的方式。使徒彼得在書信中,勸勉當時那些流離四散的信徒務要「彼此切實相愛」,每個人都要用所領受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得前書4章8、10節)。無論上帝賜給你我何種技藝及才能,都是我們可以用來使他人受惠的恩賜。當我們發揮恩賜、彼此服事,我們的言行舉止便能使上帝得到榮耀。
彼得的勸勉對他的讀者來說,尤其重要,因為他們當時正遭遇患難、孤立無援。彼得鼓勵他們在苦難中要彼此服事,好讓他們能在磨難中堅持下去。雖然我們或許不知道別人遭遇何種變故,但上帝能幫助我們發揮同理心,用言語、資源及能力,親切而愉快地彼此服事。願上帝幫助我們,以服事他人來體現祂的愛。
— 洪可婷
今日你能用言語、技能及資源去服事誰?
天父,請幫助我用祢賜給我的一切,
去服事我周圍的人。
靈命日糧 : 上帝安排的時間
![]()
讀經:
耶和華啊,我仍舊倚靠祢;⋯⋯我終身的事在祢手中。—詩篇31篇14-15節
梅格一直很期待能按照計劃去另一個國家旅遊,但她一如既往地先為這個行程禱告。一位朋友對她說:「不過是去度個假,為什麼需要問上帝呢?」然而,梅格依然相信必須將每件事都交給上帝。這一次她在禱告之後,覺得上帝要她取消行程,於是她就真的取消了。不久,那個國家爆發了傳染病,正是她原本預定去當地旅遊的時間。梅格表示:「我覺得上帝在保護我。」
挪亞也同樣倚靠上帝的保護。在大洪水消退之後,挪亞和他家人仍然在方舟裡等候了將近兩個月。當時挪亞困在方舟裡已經超過十個月,肯定很想出去。畢竟,「地上的水都乾了」,挪亞也親眼看見「地面上乾了」(創世記8章13節)。但挪亞沒有只憑眼見,而是等到上帝告訴他可以出方舟的時候,他才出去(15-19節)。他相信上帝絕對有充分的理由,要他多等些時日,或許提前離開方舟並不安全。
當我們在生活中為作各樣的決定禱告時,讓我們運用上帝所賜的能力,並等候祂的帶領。我們絕對可以相信祂安排的時間,因這位充滿智慧的創造主知道什麼對你我最好。如同詩人說:「耶和華啊,我依然信靠祢;⋯⋯我的時日都掌握在祢手中。」(詩篇31篇14-15節,當代譯本修訂版)
— 許文榮
你要如何信靠祂,等候祂的帶領?
天父,求祢賜我智慧和引導,讓我按照祢的旨意而行,
因我相信祢為我一生所定的計劃是最好的。
我們當倚靠聖靈所賜的勇氣和信心,順服上帝的帶領。
全年讀經:
靈命日糧 : 別人的事
![]()
讀經:
我勸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裡同心。—腓立比書4章2節
我的四個孫子孫女在玩一組迷你玩具火車,其中兩個年紀較小的孫兒開始爭搶一個引擎。八歲的孫子試著調停,他六歲的妹妹卻說:「別管他們,那是他們的事。」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在一般情況下,這番話確實是智慧之言。直到他們吵到開始大哭時,我才介入,將兩人分開,安慰兩個鬧脾氣的孫兒。
當我們的干預會導致事情惡化時,最好就別插手,但有時我們卻需要懷著禱告的心介入。在使徒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就提到需要干預的例子。他鼓勵友阿爹和循都基這兩位姐妹,「要在主裡同心」(4章2節)。她們顯然吵得太厲害,讓保羅即使身在獄中(1章7節),也覺得需要對她們加以勸解(4章3節)。
保羅知道這兩位姐妹的衝突,已經影響教會的合一與福音事工。因此,保羅溫柔地闡述真理,並且提醒眾同工,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4章3節)。保羅希望這兩位姐妹和教會裡的每一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都能活出上帝兒女的樣式(4-9節)。
當你不確定是否應插手勸解時,請先向上帝禱告,相信「賜平安的上帝」必與你我同在(9節,參閱7節)。
— 柯愛莉
尋求上帝的帶領,如何影響你處理衝突的方式?
親愛的上帝,求祢賜我智慧,讓我知道何時應介入勸解,
並賜我當說的話,能修復關係並帶來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