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為主發光

讀經: 彼得前書3章13-17節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王小英居住在中國雲南省的鄉村。因為她的丈夫健康不佳,無法下田工作,家中經濟出現了困難。她的婆婆認為這一切都怪小英信了上帝,因此苦待小英,逼她要回去敬拜祖先相信的神。

 

不過,小英的丈夫卻看見小英生命的改變,他告訴母親說:「媽,光是小英信了上帝還不夠,我們都要相信上帝!」妻子生命顯著的轉變,使他開始相信耶穌的福音。

人們總是先看我們怎麼做,才聽我們怎麼說。良好的行為加上合宜的話語,就是最好的見證,最能顯出耶穌在我們生命中做出的改變。

這正是使徒彼得教導我們,如何向這個充滿敵意的世界宣講耶穌。他激勵我們「熱心行善」(彼得前書3章13節) ,在基督裡活出順服的生命,事事問心無愧,並且常作準備,向各人解釋我們心中盼望的緣由(15節) 。只要我們這樣行,即便因為信仰而受到苦待或詆毀,我們也沒有理由懼怕或膽怯。

不論光景如何,不論我們在哪裡,讓我們為耶穌發光。祂賜我們所需的恩典,去影響那些不認同我們的人。

— 謝葆芳

主啊,當我們因信仰而遭人拒絕或被人詆毀,
我們總愛與人爭辯。
賜我們勇氣,能夠以智慧和溫柔來回應。


我們越活出基督的樣式,就越吸引人親近祂。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8-49章;希伯來書7章


靈命日糧 :慈愛島

讀經: 詩篇107篇23-32節


耶和華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祂的人。-那鴻書1章7節


慈愛島(Charity Island)位於美國密西根州,是休倫湖水域薩吉諾灣最大的島嶼。多年來,這島為附近航行的船隻,提供了指引的燈塔以及安全的港灣。因為船員都相信,這島的存在是「出於上帝的慈愛」,所以大家稱之為「慈愛島」。

 

有時候,我們的人生也會經歷驚濤駭浪。跟那些船員一樣,我們也需要指引和避風港,我們也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慈愛島」。詩人知道,上帝能夠平靜風浪,並引導我們到安全的港灣。他寫道:「祂使狂風止息,波浪就平靜。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祂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詩篇107篇29-30節)

沒有人希望生命中出現狂風暴雨,不過,這些境況卻會讓我們大大稱謝上帝的引領和庇護。祂用聖靈的恩光照耀我們,用話語引導我們。祂的愛是我們渴求的避風港,唯有祂是我們真正的「慈愛島」。

— 費丹尼

父啊,求祢幫助我尋求祢的光,
引領我走過人生的風暴。


永活的上帝永遠是我們的避風港。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6-47章;希伯來書6章


靈命日糧 :帶到耶穌面前

讀經: 馬可福音2章1-12節


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馬可福音2章5節


在我小時候,脊髓灰質炎是最讓人聞之喪膽的疾病。因為通常發生在幼童身上,所以又稱為「小兒麻痺症」。在1950年代中期相關的疫苗發明之前,單單在美國,每年就約有兩萬人因感染小兒麻痺而癱瘓,其中約有一千人死亡。

 

在古時候,癱瘓是無藥可醫的,一旦患上就陷入絕望。然而,有一個癱瘓的人,他的朋友相信耶穌能夠幫助他。當時耶穌在迦百農的村莊講道,他們帶著他來見耶穌。因為人太多,他們無法接近耶穌,「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頂,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馬可福音2章1-4節) 。

「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5節) 。然後說:「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11節) 耶穌很奇妙地回應了這群朋友的信心,祂不但醫治那癱子無藥可治的病,還赦免他的罪。

當我們的親友罹患重病,或是靈命出現危機,我們能夠聚在一起禱告,把他們帶到耶穌面前,唯有祂能滿足他們內心深處的需要。

— 麥大衛

主耶穌,我們知道祢的話語大有能力,
能賜給人永生,也能醫治他們的疾病。
今天,我們用禱告將他們帶到祢面前。


為人代求,是我們的殊榮,也是我們的責任。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3-45章;希伯來書5章


靈命日糧 :提起耶穌

讀經: 使徒行傳4章5-20節


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約翰福音14章10節


有個教會的小組邀請講員到他們的聚會中分享。組長對他說:「談談上帝,但不要提到耶穌。」講員吃驚地問道:「為什麼?」組長解釋說:「因為我們有幾位重要的會友,聽到耶穌會感到不安。你只要講上帝就可以了。」然而,講員覺得很為難,他說:「如果不提耶穌,我就沒有信息可以說了。」

 

曾有人向初代教會的信徒提出類似的要求。當地的宗教領袖彼此商議,警告門徒不要傳講耶穌(使徒行傳4章17節) 。但是門徒清楚知道他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20節) 。

若我們宣稱自己相信上帝,但卻不相信祂的愛子耶穌基督,是自相矛盾的。在約翰福音10章30節,耶穌清楚描繪祂跟上帝獨特的關係,祂說:「我與父原為一。」表明了祂的神性。因此,耶穌告訴我們:「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約翰福音14章1節) 。保羅深知耶穌本有上帝的形象,也與上帝同等(腓立比書2章6節) 。

我們可以毫無畏懼地提耶穌的名,因「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4章12節) 。

— 戴勞倫

耶穌,祢是上帝。感謝祢讓我們在聖經和生活中認識祢。
祢為我們付出那麼多,幫助我們能與人分享。


我們信仰與盼望的核心就是耶穌基督。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0-42章;希伯來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