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最棒的婚禮

讀經: 啟示錄21章1-8節


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啟示錄19章7節


約在八百年前,猶太人的婚禮增加了一個新的習俗。新郎會在婚禮結束時,用腳踩碎一個玻璃酒杯。其中一個解釋是,這破碎的玻璃象徵著在公元70年被摧毀的聖殿,提醒新人在建立自己的家庭時,不要忘記上帝的聖殿已被摧毀。

然而,上帝並非無處可居住。祂只是選擇了另一個新的居所,住在我們這些跟隨祂的人裡面。聖經裡用基督的新婦和上帝居住的殿來形容基督徒。上帝讓我們在祂裡面一同被建造,成為祂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與此同時,上帝裝備創世以來所有的信徒成為祂的新婦,並為他們預備一場婚禮。

我們必須配合上帝,讓祂在我們裡面動工,使我們更像祂的愛子耶穌。這雖看似簡單,有時卻很痛苦。到了那一天,在這有史以來最棒的婚禮上,上帝將我們獻給祂自己,那時的我們,是毫無污點或皺紋,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以弗所書5章27節) 。屆時,這場婚禮將終結所有的悲傷與痛苦。

— Julie Ackerman Link

求主完成再造深恩,使我清潔無瑕疵;使我見祢偉大救恩,重造完全的心志。

耶穌必定再來!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6-18章;路加福音22章47-71節


靈命日糧:樂意服事

讀經: 路加福音22章24-27節


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章27節


那天早上,我一面餵著不停哭鬧的嬰兒,一面幫兩歲的孩子從床底下找玩具,在忙亂中,先生還催我趕快找出藍色領帶。難道我有三頭六臂,有求必應嗎?我不禁大聲地喊道:「我不是你們的佣人!」

後來我看到這節經文:「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章27節)

其實耶穌並不需要替門徒洗腳,但祂還是這麼做了(約翰福音13章5節) 。當時有僕人負責洗腳的差事,然而耶穌卻選擇服事他們。今日的社會強調,我們應當出人頭地。我們想要高薪的工作,渴望成為公司裡的高層或教會裡的領袖。但不論擁有怎樣的身分地位,我們都可以學習主耶穌服事的榜樣。

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父母、孩子、朋友、同事、主管或學生。問題在於,我們是否以服事的態度,來扮演好這些角色?雖然每天的大小事務讓我們感覺疲乏,但我感謝主耶穌,相信祂必幫助我,我願意跟隨祂的腳蹤,樂意服事他人。

願上帝幫助我們每天都樂意服事人。

— Keila Ochoa

親愛的主,我知道祢來並不是受人服事,而是服事人。有時候我只想到自己,但我希望能像祢一樣,求祢賜給我樂意服事人的心志。

我們需要效法耶穌服事的心態。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4-15章;路加福音22章21-46節


Photo credit: jazbeck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世世代代

讀經: 詩篇100篇


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詩篇100篇5節


若父母對上帝有堅定的信心,但孩子卻不跟從父母的榜樣,可能會讓人不解。然而,一個來自不信主家庭的人,卻選擇委身於上帝,同樣也會讓人感到意外。其實,無論在哪一個世代,每個人都有選擇權。

偉大的先知撒母耳,立他兩個兒子約珥和亞比亞作以色列的士師(撒母耳記上8章1-2節) 。然而,這兩兄弟並不學習他們父親的榜樣,反而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撒母耳記上8章3節) 。但若干年後,約珥的兒子,撒母耳的孫子希幔卻在聖殿內負責音樂方面的服事(歷代志上6章31-33節) 。希幔和他的得力助手亞薩,也就是眾多詩篇的作者,共同在聖殿裡歡歡喜喜地揚聲歌頌上帝(歷代志上15章16-17節) 。

即便有些人棄絕敬虔的父母所跟隨的基督,但上帝依然在他們的身上動工。孩子對基督的冷漠,也許會在多年後改變;同樣地,信心的種子也可能會在將來的某一代發芽成長。

不論家人是否跟隨主,我們深信「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

— David C. McCasland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牢記,祢是讓信心種子成長的上帝。我們將摯愛交託給祢看顧,深信祢仍然在動工,在人生還沒來到終點前,事情仍有轉機。

上帝的信實直到萬代!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13章;路加福音22章1-20節


靈命日糧:溫柔的指正

讀經: 歌羅西書3章12-17節


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彼此包容。-歌羅西書3章12-13節


我們的團隊結束了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的會議後,便離開會議中心搬到招待所,準備隔天早上飛回國。到達招待所後,其中一位團員發現她不小心將一件行李遺留在會議中心。在她回去取行李的時候,那位做事總是一絲不苟的組長趁她不在時,嚴厲地批評了她一番。

隔天早上,我們到達機場後,組長才沮喪地發現自己也留了一件行李和護照在招待所。這麼一來,為了回去拿他的行李,我們花了更多的交通費和時間。後來,組長向我們大家道歉,並且愧疚地說:「以後我再也不會如此苛刻地批評別人了。」

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也都有軟弱,所以當他人犯錯時,我們更需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歌羅西書3章13節) 。我們必須提出有建設性的批評或意見,同時也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12節) 。

當我們有必要指正他人時,話語中也應當帶著恩慈與愛。這樣,我們就是在效法主耶穌基督了。

— Lawrence Darmani

親愛的上帝,有時我會不耐煩、不夠謙卑或溫柔,這些祢都知道。在那樣的時刻,我的生命似乎缺乏祢聖靈的果子。求祢幫助我今天能去愛他人!

溫柔與謙卑是維繫良好關係的秘訣。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0-11章;路加福音21章20-38節


Photo credit: Johnny Vulkan / Foter / CC BY-N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