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短暫的力量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6-11節,28-31節


草必枯乾,花必凋殘⋯⋯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以賽亞書40章7、31節


矯捷的非洲獵豹是天生的短跑健將,可以在幾秒鐘內加速到112公里,但長距離卻無法這麼快速,否則會體溫過高衰竭死亡。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專題新聞報導,在非洲肯亞東北部的村莊,有四名居民奔跑追逐兩隻獵豹6.4公里,居然能夠把獵豹逮住。

起因是有兩隻獵豹天天捕捉村莊裡的山羊為食,因此,這四個人決定要對付牠們。他們等到一天中最熱的時候,趁著獵豹在樹蔭乘涼,開始追捕這些大貓。追了6.4公里,兩隻獵豹筋疲力竭無法再跑,村民便將牠們捕捉,交給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重新安置到別處。

你看到我們和獵豹的相似之處嗎?我們的力量看似令人驚歎,然而卻是稍縱即逝。正如先知以賽亞提醒我們,我們就像野地的花草,不久就會在烈日下凋殘 (40章6-8節)。

然而,當我們精疲力竭、走投無路時,別忘了,上帝會安慰、扶持我們。專心等候耶和華的必有驚喜。上帝在祂的時間裡,以祂的方式,更新我們的力量。靠著祂的靈,祂能使我們「從新得力……如鷹展翅上騰」,「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31節)。

— Mart DeHaan

主啊,求祢原諒我們常常靠著自己短暫的力量。幫助我們明白,所有恩賜都是來自於祢,祢才是永不枯竭的力量、希望和喜樂的泉源。

當我們親近上帝,就能從新得力,心思意念得更新。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3-5章;路加福音14章25-35節


靈命日糧:我們是一體

讀經: 哥林多前書12章1-11節


[主]所賜的⋯⋯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章11-12節


一位牧師的太太被診斷出有帕金森氏症,這使他的家庭陷入困境,充滿壓力。牧師擔心自己無法一面負責牧養教會弟兄姐妹,一面好好地照顧太太。但是,後來證實是他多慮了,因為教會的弟兄姐妹們都紛紛自告奮勇,幫助他準備膳食和照顧師母。

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談到有關上帝賜給他們屬靈恩賜的目的。他在哥林多前書12章8-10節中列舉各種不同的恩賜,在這之前,保羅提醒他們說:「聖靈顯現在各人的身上,為的是要使人得著益處」 (7節,新譯本)。上帝並不是為了我們自身的利益而賜給我們屬靈的恩賜,而是為了服事人,並藉此得以服事祂。

上帝給予我們不同的恩賜,讓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況下使用,但是這全都是為了在愛中「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章12節)。無論上帝把我們放在哪裡,我們都可以使用祂給我們的恩賜,幫助有需要的人。要記得我們都是基督的身體,是教會的一部分 (哥林多前書12章13-14節)。

— C. P. Hia

父啊,感謝祢,賜給祢的教會這些奇妙的恩賜。幫助我明白,如何使用祢所給我的恩賜,去鼓勵造就其他信徒,將祢的愛傳揚到全世界。

請用你的恩賜去關心他人。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2章;路加福音14章1-24節


靈命日糧:最棒的釣魚區

讀經: 啟示錄22章1-5節


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哥林多後書12章4節


幾個月前,我的朋友葛斯去世了。他跟我同樣喜歡釣鱒魚。每逢週末,他通常會坐著小艇在附近的湖上垂釣。前幾天,我收到他女兒海蒂的信。她告訴我,自從葛斯回天家後,她就常跟孫子們講述有關天堂的事情。有一天,其中一個也熱愛釣魚的六歲孫子,想像著天堂的樣子,以及曾祖父葛斯在那裡做的事時說:「那裡真的好得無比!」接著他又說:「耶穌正告訴曾祖父,哪兒是最棒的釣魚區!」

保羅描述上帝所啟示給他有關天堂的異象,是言語無法形容的。他在哥林多後書12章4節說:「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這或許是因為人類的言語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無法表達天堂的真貌。

雖然知道更多有關天堂的細節,我們可能會得到一些安慰,但我們有把握的並不是這些知識,而是認識上帝本身。因為我認識祂,也知道祂多麼美好,那我就可以滿懷信心地離開此生和地上的一切,進入美好的天堂。耶穌也必定會帶我去看那「最棒的釣魚區」,因為祂就是如此良善的上帝!

— David H. Roper

讓我們每天禱告,祈求上帝更完全地向我們顯現祂自己,讓我們能看見、能聽見、能品嚐、能感受,那美好的未來世界。

在世上的一切,都不及在天堂與基督同在。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30-31章;路加福音13章23-35節


Photo credit: scott1346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難以承受

讀經: 馬太福音26章36-46節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馬太福音26章39節


有一位父親剛失去因癌症去世的五歲兒子,有人對他說:「上帝讓我們遭遇的,絕不會超過我們所能夠承受的。」原本用來鼓勵他的這句話,卻適得其反,讓他陷入更深的沮喪。他無法理解自己為何不能「承受」喪子之痛,椎心的悲痛讓他肝腸寸斷、心如刀割。他知道悲傷使自己幾乎崩潰,無法承受,他迫切需要上帝將他緊緊地抱在懷裡。

對於「上帝讓我們遭遇的,絕不會超過我們所能夠承受的」這個論點,有些人用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來支持,那裡說:「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但這段文字的上下文主要是在論述試探,而不是苦難。我們可以選擇上帝所預備的出路逃離試探,但卻沒有一條出路可以避開苦難。

在馬太福音26章38-39節,耶穌禱告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這時祂自己也想逃避將臨的苦難。然而,為了拯救我們,祂仍然願意承受這一切。

當人生的苦難看似再也無法承受時,正是我們該完全倚靠上帝的憐憫之際,祂必定會扶持我們。

— Anne Cetas

父啊,我感到軟弱無助,我知道祢是我的藏身處和力量,是我患難中的幫助。主啊,我呼求祢的名。求祢扶持我。

有上帝為後盾,有祂恩手托住,我就能面對任何挑戰。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27-29章;路加福音13章1-22節


Photo credit: ace_alejandre / Foter / CC BY-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