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從我開始

讀經: 哥林多前書13章4-13節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


我女兒梅麗莎曾在她的聖經上寫了一些註記,幫助她將聖經真理應用在生活中。我把這些評註稱為「小梅筆記」。

舉例來說,在馬太福音7章中,她把1和2節框起來,經文說到不要論斷別人,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在經文旁邊她寫著:「看別人之前,先看看自己所做的事。」

梅麗莎時時關懷他人。她活出腓立比書2章4節的真諦。她的同班同學麥特,在教會的托兒所時便認識她,直到她高中時車禍身亡。在她的追思禮拜上,他這樣形容梅麗莎:「我看到的妳總是臉帶笑容,總是帶給他人歡欣喜樂。」她的朋友塔拉說:「妳是那樣美好,令人感到快樂,謝謝妳竟願意做我的朋友。」

如今,嚴厲批評他人的行為已司空見慣,請別忘了,我們當先愛別人。保羅的話語也提醒我們:「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

當我們想論斷他人的時候,要提醒自己:「讓我先去愛人。」你想,這將會帶來多大的改變!這豈不是能大大反映出上帝對我們的愛嗎? —白德夫

主啊,謝謝祢賜給我們無比的大愛,祢差派愛子受死又復活,好讓我們可以與祢永遠同在。幫助我們以愛人來回應祢的愛。主,我們願像祢。

體會上帝的大愛,才能去愛他人。



全年讀經:
民數記34-36章;馬可福音9章30-50節


Photo credit: Dusty J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最佳居所

讀經: 民數記13章25節-14章19節


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詩篇90篇1節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學者發現,歐洲的岩蟻對於房地產的研究,可能比我們更在行。學者們發現,蟻群中有負責偵查的螞蟻,牠們會不斷地評估蟻群的居住環境,然後蟻群會運用讓學者們驚歎的複雜社交技能,齊心合力,尋找大小合適、陰暗度舒適,並能讓蟻后安全繁衍後代的最佳居所。

在摩西的時代,以色列人要遷往新的家園。因為埃及奴隸的生活環境極其惡劣,西奈山的曠野也不是可安居之地。然而,他們遇到了一個問題,因為根據以色列的探子回報,上帝要帶領他們前往的新家園,已經被高牆城邑和巨人佔據了。與那些巨人相比,探子們覺得自己如蚱蜢一般軟弱渺小(民數記13章28,33節) 。

有時候,我們可以從昆蟲的行為學習一些功課。岩蟻尋找居所,是倚靠創造者賜給牠們的本能,但我們常因恐懼而不願跟隨和信靠上帝。當我們確信祂的同在與慈愛時,我們就可以說:「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狄馬汀

天父,請祢幫助我們明白:今日再無別處,勝過居住在祢的同在和愛中。幫助我們學習安穩居住在祢懷中,因為這是舒適無比的最佳居所。

讓主成為我們的居所,真是美好無比。



全年讀經:
民數記31-33章;馬可福音9章1-29節


靈命日糧:凡事都有定期

讀經: 傳道書3章1-13節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有時候,我如果拒絕接受一些新的任務,特別這任務是幫助他人的好事,心裡常會感到內疚和不安,也許你也有這樣的經歷。當然,我們或許有足夠的理由要謹慎地選擇對事情的優先次序,但我們可能還是會因為拒絕付出更多而感到內疚,或是覺得自己好像缺乏信心。

然而,傳道書3章1-8節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所以我們需要得著智慧,曉得天下的萬事和萬物,包括人生和大自然,都有一個特定的時間和規律。

你或許即將結婚,或初次為人父母;或許你將離開學校進入職場,或者由全職轉為退休。當我們從人生的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時,對許多事情的優先次序也隨之改變,我們過去一直在做的事,現在也許要放在一旁,專心於不同的事物。

當生活環境改變,責任也會不同,那麼我們就必須有智慧的分辨,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是什麼,該專注的是什麼,無論做什麼,我們都要努力尋求,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在箴言3章6節中,上帝應許:當我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認定上帝,祂必指引我們該行的路。—謝葆芳

天父,請賜給我祢的智慧,好讓我知道在現今的人生階段中,該有怎樣的優先順序。請在我所行的一切事上引導我。讓我的生活方式,能帶給祢所配得的榮耀。

為主而活,是每天要學習的功課。



全年讀經:
民數記28-30章;馬可福音8章22-38節


靈命日糧:致命的武器

讀經: 尼希米記4章1-10節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章31節


世界傳奇拳王阿里會使用一些戰術來擊敗對手,其中一招是以嘲弄來激怒對方。1974年,在與喬治·福爾曼的比賽中,阿里嘲諷福爾曼說:「再用力點!儘管放馬過來,喬治!你在替我搔癢嗎?我還以為你會有點狠勁!」被激怒的福爾曼猛烈地揮拳,結果浪費了力氣,削弱了自信心。

這是個古老的戰術。當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時,多比雅嘲諷他們所建的城牆連狐狸都能踩倒(尼希米記4章3節) ,就是想用惡毒的話語來打擊工人。歌利亞也譏笑少年大衛用簡單的彈弓和石頭作武器(撒母耳記上17章41-44節) 。

令人沮喪的評論可以成為致命的武器,但尼希米拒絕被多比雅的冷嘲熱諷所擊垮,正如大衛不被歌利亞惡毒的譏諷所影響。大衛和尼希米所看到的是上帝和祂的幫助,而非這些令人沮喪的景況,最後他們都獲得了勝利。

任何人都可能嘲弄我們,包括我們親近的人,若我們消極地對抗只會消耗精力。別忘了,上帝應許我們:祂永遠不會離棄我們(詩篇9篇10節;希伯來書13章5節) ,祂也邀請我們來倚靠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戴勞倫

主啊,令人沮喪的事常讓我耗盡精力,失去喜樂。求祢幫助我,不受生活中一切讓人洩氣的事物所影響,只藉著信靠祢而得安慰和力量。

在沮喪的隧道裡,只要定睛基督,就能走向光明。



全年讀經: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Photo credit: Insight Imaging: John A Ryan Photography / Foter / CC BY-N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