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失敗不是末日

讀經:約翰福音18章15-27節 

在二次大戰期間,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深知如何提高英國人民的士氣。1940年6月18日,他對驚恐的人民發表演說:「希特勒知道,他若不打垮我們的信心,就必定輸掉這場戰爭⋯⋯所以,讓我們奮起振作⋯⋯堅守崗位。這樣,如果大英帝國能夠延續千年,人們會說:『這是他們最輝煌的時刻!』」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記住自己「最輝煌的時刻」。對使徒彼得而言,他最輝煌的時刻,也許是在他宣告「祢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16章16節) 的時候。然而,有時候,我們卻只記得自己或他人的挫敗。彼得三次否認他認識耶穌,之後他跑出去痛哭(馬太福音26章75節;約翰福音18章) 。

我們跟彼得一樣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我們的人際關係、對罪惡的掙扎,以及對上帝的忠誠等。但是,如邱吉爾所說:「失敗不 [....]

靈命日糧:智慧的言語

讀經:箴言10章18-21節,12章17-19節 

人體之中最有力的肌肉是哪裡呢?有人認為是舌頭。不過,要評定哪個肌肉最有力並不容易,因為肌肉並不是單一運作的。

但是我們知道舌頭的確很有威力。這麼小的一塊肌肉,卻有很大的殺傷力。舌頭幫助我們吃、吞、品嚐,並且負責初步的消化過程,但這個細小、活躍而強壯的器官,卻很喜歡讓我們說出不該說的話。舌頭所犯的過錯包括:奉承、咒詛、撒謊、吹噓和傷害別人。以上這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聽起來,舌頭似乎非常危險,對嗎?還好,這個情況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接受聖靈的管轄,我們的舌頭就會成為良善的。我們可以用它訴說上帝的公義(詩篇35篇28節) 和公平(37篇30節) ;我們會說誠實話(15篇2節) 、表達愛(約翰一書3章18節) 和認罪(約翰一書1章9節) 。

箴言12章 [....]

靈命日糧:我們的錨

讀經:希伯來書6章13-20節 

美國教師艾斯特拉·帕夫拉姆在退休後,用畢生的積蓄買了一台巴士。她在車廂中放置了許多電腦和書桌,並駕駛這輛巴士穿越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縣,為許多邊緣少年,提供一個做功課和學習一技之長的地方。這些孩子很可能想放棄他們要有更美好將來的夢想,而艾斯特拉正好為他們提供了安穩和盼望。

在第一世紀,接踵而來的苦難和沮喪,威迫著當時的基督徒。希伯來書的作者透過書信,說服基督信徒不要對未來的盼望失去信心 (希伯來書2章1節) 。那盼望,就是相信上帝的救恩和進入天堂的確據;而那盼望,是可以從基督身上和祂的犧牲得到的。耶穌在復活之後,升天以前,向信徒保證他們的未來是有盼望的 (6章19-20節) 。如同錨拋在海裡,是要防止船隻漂流;同樣地,耶穌的受死、復活,以及升天,是要為相信祂的人帶來確據和安穩 [....]

靈命日糧:抬頭看!

讀經:詩篇121篇 

我們家附近有個公園,我喜愛在公園裡的一條小徑散步。其中的一段路,可以看到科羅拉多州著名的風景區,「上帝的花園」中形狀獨特的紅色岩峰,而其背後是海拔4,302公尺高的北美第二高峰派克峰。一路走去,我不時發現自己會低著頭,對著那又寬又平的小徑,想著自己的各種難題。如果附近沒有人,我通常會停下來,給自己打氣,大聲說:「大衛,抬頭看!」

以色列人一年有三個上耶路撒冷朝聖的節期,詩篇的「上行之詩」 (詩篇120-134篇) 是他們在路上邊走邊唱的詩歌。詩篇121篇的開端是:「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1節) 緊接著是答案:「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2節) 。我們的上帝不是冷漠疏離的創造者,而是一直在我們身旁的同伴,無論我們遇上什麼境況,祂都曉得 (3-7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