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67 | 萬國都要得知上帝的救恩!

讀經:詩篇67篇

1願 上帝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 用臉光照我們, (細拉)

2好叫世界得知禰的道路, 萬國得知禰的救恩。

3 上帝啊,願列邦稱讚禰! 願萬民都稱讚禰!

4 願萬國都快樂歡呼; 因為禰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 (細拉)

5 上帝啊,願列邦稱讚禰! 願萬民都稱讚禰!

6地已經出了土產; 上帝-就是我們的 上帝要賜福與我們。

7 上帝要賜福與我們; 地的四極都要敬畏祂!

 

萬國都要得知上帝的救恩!

作者:清晨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這是一篇短小精悍,全篇洋溢著讚美與喜樂的詩歌。詩歌以呼求的“願上帝賜福給我們”開始,以肯定的“上帝要賜福給我們”結束,中間重複兩次“上帝啊,願列邦稱讚禰! 願萬民都稱讚禰!”,眼光從“我們”延伸到“列邦萬國”,結構明朗,聲韻鏗鏘,對上帝的讚美和信心層層遞進,情感愈發強烈,信心越發堅定,讓我們看到詩人對上帝的深切敬畏愛慕,對上帝國度的無限盼望信心。上帝也藉著舊約時代的詩歌,向世人揭示著新約時代將要實現的救恩計劃,上帝的福音要傳到萬國,地的四極都要敬畏祂。

詩人一開頭就向上帝呼求憐憫,再求賜福,因為人都犯了罪得罪了上帝,若非上帝憐憫,就沒有人能逃過上帝的審判,更別提賜福。而當詩人切切求福時,他所求的也並非一己一家之福,而是為“我們”,為著以色列這個聖約群體來求,求上帝賜福的目的,也並非要在世上彰顯自己的富足,而是為要為上帝的榮耀作見證,叫世界和萬國都得知上帝的道路與救恩。從上帝而來的福杯是每個基督徒都想喝的,上帝也應允我們為我們祝福,但在禱告求福時,我們應用合上帝心意的方式來求合上帝心意的福。就像詩人一樣,抓著上帝的憐憫和恩典來求,為了“聖約群體”也就是今天的教會來求,所求不單是“日用飲食”的物質之福,更要求那能為上帝的救恩作見證的“生命之福”。這福是本於上帝的憐憫和慈愛賜給我們,其目的也是在地上為上帝作那榮美的見證,為要讓世人在我們身上看見上帝的旨意,生命的果子出於上帝,也指向上帝,並非出於我們自己的好行為,也不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好生活。

詩人所描寫的場景多麼輝煌,萬國都要來向上帝歡呼,上帝要治理列邦,引導萬民。或許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尚且不知其中的深意,但身處新約時代的我們卻知道,這指向上帝要福音在地上廣傳的大使命,救恩不會僅限於以色列一國。外邦人來到上帝的面前敬拜,不是因為以色列建立了強大的屬世帝國,吞併外邦逼他們不得不向耶和華下拜,而是因上帝純全良善的旨意,基督的獻祭,聖靈的降臨,引導他們真認識上帝,真愛慕上帝。詩歌在一遍一遍對上帝的讚美之中,越來越堅定了對上帝的信心,詩人看到地已經出了土產,就知道今年必蒙上帝賜福,是個豐年。而在另一個層面上,萬民歸回也越來越確定,因為我們知道,基督就是那“初熟的果子”,我們看見基督已經成就了上帝的計劃,就可以堅信,上帝的應許必不落空。我們每個人也都領受了傳福音的大使命,即使艱難,也當相信,上帝應許的“萬民歡呼”必然到來,地已經出了土產,上帝——就是我們的上帝必親自成全這事。

上帝的救恩給全地帶來了多大的喜樂,詩人向上帝禱告呼求,也滿心都是歌頌歡快的聲音,能來到上帝面前與祂同住的人是有福的,上帝不是要我們來到祂面前服律法的苦役,而是給我們喜愛祂律法的心腸和行出來的力量;上帝不是叫我們自己奮鬥改變人生,而是與我們同負軛,我們所需用的,父都知道了;上帝沒有撇下我們獨自在世上掙扎,而是常常藉著萬事堅固造就我們,又招聚我們為一群體,彼此攙扶。在上帝的面前,人可以喜樂,因為上帝掌管一切,上帝看見一切,即或暫時眼不能見,也因信仍有指望。讓我們也與詩人同樂,在上帝的面前,向上帝歡呼歌唱吧。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感謝禰以禰的憐憫和慈愛待我們,我們罪孽沉重,禰卻叫我們抬起頭來,讓我們能夠在禰面前歡呼,禰是信實良善的上帝,禰招聚了禰的一群,願禰將生命的福賜給我們,在我們身上顯出禰的旨意,讓我們活出基督的樣式,好叫世界得知禰的救恩和道路。我們仍要在禰面前歡呼喜樂,天上地下,唯有禰叫愛禰的人歡喜,求禰使這歡喜永不羞愧,我們等候禰。阿們。

反思問題:

1.你是否常常為教會迫切禱告呢?

2.你是否有要讓更多人得到福音的負擔呢?

3.你是否在上帝面前放下一切重負,在祂面前歡喜快樂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歡迎接待

讀經:

馬可福音9章30-37節 

我到住家附近的大賣場裡選購玄關踏墊,發現踏墊上印了不同的字樣,例如:「你好!」;「家」(中間還畫了愛心)。我選購比較普通的踏墊,上面印著「歡迎」。回到家擺好踏墊之後,我捫心自問,我的家真的像上帝所希望的那樣歡迎訪客嗎?我會歡迎那些為學校的活動而上門兜售巧克力的孩子嗎?會歡迎有需要的鄰居?會歡迎在外地居住的家人臨時起意來家中作客嗎?

馬可福音第9章記載耶穌在山上改變形象,彼得、雅各和約翰看見了,因耶穌神聖的臨在而深感敬畏(1-13節)。下山之後,耶穌醫治了一個被鬼附身而讓父親絕望的孩子(14-29節),接著祂私下告訴門徒祂即將受死(30-32節),但門徒卻根本不明白祂的意思(33-34節)。為此,耶穌將一個小孩抱在膝上,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 [....]

靈命日糧 : 熱愛聖經

讀經:

詩篇119篇159-168節 

美麗的新娘挽著她父親的手臂,準備走進教堂。但是在這之前,她13個月大的外甥會首先進場。小小的花童捧著的不是一般常見的「婚戒」,而是一本「聖經」。新娘與新郎都是愛主的基督徒,想藉此表明他們熱愛上帝的話語。這個蹣跚學步的小花童沒有太多分神,成功地走到了教堂正前方。只不過明眼人會發現,那本聖經的皮革封面上留下了小花童的齒痕。這是多麼生動的畫面,正適合說明基督徒或渴望認識耶穌的人要品嘗和咀嚼上帝的話語。

詩篇119篇頌揚上帝的話是何等寶貴。詩人一開始就宣告,凡遵行耶和華律法的,便為有福(1節),並充滿詩意地讚美上帝的典章,也清楚表達自己對上帝話語的熱愛。就像詩人對上帝說:「祢看我怎樣愛祢的訓詞」(159節);「謊話是我所恨惡所憎嫌的;惟祢的律法是我所愛的」(163節);「我心裡守了 [....]

靈命日糧 : 緊緊倚靠上帝

讀經:

撒母耳記下23章8-12節 

四肢癱瘓的瓊妮.厄爾克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談到了朋友蕊卡(Rika)給予她的鼓勵。她強調蕊卡對上帝的信心堅定不移且久經考驗,而且在長期患病、身體日漸衰弱的情況下,蕊卡也培養了極大的忍耐力。蕊卡臥病在床已超過十五年,甚至無法從房間的小窗戶看見天上的月亮。但她卻沒有失去盼望,她依然信靠上帝,閱讀並查考聖經,正如瓊妮所說:「蕊卡知道如何在對抗沮喪的激戰中,站立得住。」

瓊妮認為,蕊卡就像以利亞撒那樣堅韌和有毅力。以利亞撒是大衛王時期的勇士,有一次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打仗,他跟隨大衛向非利士人罵陣。後來以色列軍隊都撤退了,以利亞撒卻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直到手臂疲乏,手黏住刀把」(撒母耳記下23章10節)。藉著上帝的大能,「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