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永不失望

讀經:耶利米哀歌3章13-26節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娛樂之一就是到附近的公園裡玩蹺蹺板。小朋友會各自坐在長板子的兩端,互相把對方彈上去又放下來。有時候,其中一邊的小朋友落地之後就不動了,任由同伴在空中尖叫著要下來。但最討厭的惡作劇,就是當同伴還在半空中的時候就跑開了,讓蹺蹺板突然墜落地面,令同伴遭受猛烈撞擊的劇痛。

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耶穌也是如此對待我們。雖然我們相信不論是處於人生的高峰或低谷,祂都會與我們同在。然而,當生命發生巨變、使我們傷痕累累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祂已經離開,任由我們遭受重創。

耶利米哀歌3章提醒我們:「耶和華的慈愛永不斷絕,祂的憐憫永不止息」(22節,新譯本)。即使你的世界似乎分崩離析,但上帝的信實永不改變。這也表示在苦難中,我們可能覺得孤單,但是我們絕對不是獨自一人 [....]

靈命日糧:高呼哈利路亞!

讀經:哥林多前書15章50-58節 

幾天前,我和老友鮑勃在我們鄰近的健身房做運動。我注意到他一邊大力踩著室內腳踏車,一邊盯著手指上的血壓計。

「你在幹嘛?」我問他。

他咕噥著說:「看我是不是還活著。」

我反駁:「如果你真的看到自己死了,那你會怎麼樣?」

他笑容可掬地回答:「我會高呼哈利路亞!」

這麼多年來,我發覺鮑勃有一股很強的內在力量。在他人生的旅程接近終點時,面對身體漸衰和不適,他展現極大的忍耐力,對未來充滿信心和盼望。事實上,他不只已找到盼望,而是連死亡也不能壓制他。

誰能在面臨死亡時找到平安和盼望,甚至是喜樂呢?只有那些憑著信心在上帝永恆國度裡有分的,和那些真正知道自己有永生的人(哥林多前書15章52、54節)。擁有這樣確據的人,就像鮑勃一樣 [....]

靈命日糧:善行

讀經:使徒行傳4章1-13節 

在某次旅途中,我和朋友們看見有一家人在路旁,樣子十分無助。朋友們立刻停車,伸出援手,幫忙修車,使車子恢復正常運作,並與這家人的父母交談。接著,還給了他們一些錢買汽油。這家人的媽媽再三地向朋友們道謝,他們回答她說:「我們很樂意幫助你們,而且我們這麼做是奉耶穌的名。」當我們的車子駛離現場時,我心想,朋友們如此幫助有需要的人,並承認主就是他們慷慨善行的源頭,實在是發自內心的行為。

當彼得和約翰醫治那位在耶路撒冷城聖殿外行乞的瘸子時,也顯示出同樣的喜樂和慷慨(使徒行傳3章1-10節)。這事導致他們被逮捕並在公會前受審:「你們用什麼能力、奉誰的名做這事呢?」但彼得回答他們:「倘若今日,因為在殘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問我們……,你們眾人和以色列百姓都當知道,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癒,是 [....]

靈命日糧:勝過死亡

讀經:約翰福音5章24-30節 

最近看到一幅令我印象深刻的古畫,畫名「Anastasis」意指「復活」,它以讓人驚嘆的手法來表達基督已勝過死亡。在畫中,剛從墳墓出來的主耶穌,正在把亞當和夏娃從他們的棺木中拉出來,帶他們進入永生。這幅藝術品最精彩的部分,是在於它以這種方式,呈現出這位復活的基督,如何戲劇化地扭轉了犯罪墮落後所帶來的靈魂及肉體的死亡。

主耶穌在上十架受死之前,就已預言將有一天祂會召集信徒、領他們進入一個全新且榮耀的生命。「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祂的聲音,就出來。」(約翰福音5章28-29節)

因為基督已勝過死亡,所以墳墓不再是生命的終點。當我們失去所愛的人,並與他們暫時分離時,自然會感到哀痛。但是基督徒並不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地憂傷(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耶穌的復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