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幫助他人

讀經:利未記19章9-15節 

當皚皚的暴風雪覆蓋著大地時,牧場主人必須親自餵養他們的牲畜。因為當乾草從馬車和貨車拋下後,強壯的牲畜就會擠到前方。除非主人的介入,否則膽小的和生病的牲畜只能吃到一點飼料,有時甚至連一點也搶不到。

難民營和社福中心的員工也提出他們遇到類似的情況。當他們發放必需品時,老弱病殘可能也無法擠到最前面。就像牧場主人一樣,難民營和社福中心的工作人員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來保證弱勢群體的利益。

其實,他們執行的是上帝在很久以前就提出的方針。在利未記19章,摩西吩咐以色列的農夫和葡萄園主在收割時,要在田裡留一點農作物,好讓窮人和寄居人有東西可吃(利未記19章9-10節)。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照顧那些軟弱和貧窮的人。不論是教師鼓勵內向的學生可以放開一點;同事間互相幫助;囚 [....]

靈命日糧:一片拼圖

讀經:哥林多前書12章12-27節 

在克莉絲蒂的生日派對上,壽星反而給在場的每個人送了一份禮物。她親自為每一個人寫了一張紙條,表達了我們在她生命裡的意義,還說上帝所造的我們獨一無二,以示鼓勵。每張紙條還附帶了一片拼圖,藉此提醒我們,在上帝計畫的大拼圖裡,我們每個人都是裏面的一小片,都是獨特的,都很重要。

這個經歷使我能用新的眼光來閱讀哥林多前書12章。使徒保羅把教會──上帝的肢體,和人的身體相比較。就如同人的身體有四肢和五官一樣,它們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在教會裡沒有一位基督徒可以宣稱自己是獨立的肢體,或者告訴哪個肢體他是多餘的(哥林多前書12章12-17節),因為「上帝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哥林多前書12章18節)。

當看到別人和自己有不同的恩賜,並更引人注目時,我們很容易覺得自己微 [....]

靈命日糧:羞愧難堪

讀經:約翰福音8章1-11節 

警車的燈光閃爍,原來有一位司機因違規被警察攔下來了。當警察拿著罰單走回警車時,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位女司機無助地坐在方向盤後面,臉上佈滿羞愧的表情。有行人路過時,她會試著用手遮住臉,生怕有人認出她。她的行為提醒我:當我們不當的行為舉止被揭發時,有多麼難堪。

聖經記載,一名有罪的婦女,因她不道德的行為而被帶到耶穌面前。群眾不僅圍觀,還紛紛譴責她,要求定她的罪。雖然耶穌是唯一有資格定這位婦人罪行的,但祂卻表現出憐憫。在打發指控婦人的人們離開之後,耶穌對她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翰福音8章11節)。耶穌不定這婦人的罪,讓我們看到祂的憐憫,也提醒我們上帝的饒恕恩典;祂吩咐那個婦人不要再犯罪,讓我們看到,祂渴望我們能喜樂地生活在祂的恩典之中。透過這兩個因素,我 [....]

靈命日糧:災難日記

讀經:耶利米哀歌3章19-33節  

神學家孔嘉(Yves Congar)十歲的那年,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侵佔了他所居住的法國小鎮。孔嘉的媽媽鼓勵兒子寫日記,結果他以敘述和速寫的方式,把德軍佔領自己家鄉時所發生的事情記錄了下來。他透過孩子的眼光,在日記中紀錄了那個災難的世界。在那段時間裡,他耳聞目睹的事對他的生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讓他覺得上帝正呼召他帶人信主。

幾千年以前,先知耶利米也親眼見證了古巴比倫入侵耶路撒冷的情景。他把自己看見的寫在「日記」──耶利米哀歌之中。儘管景況令人沮喪,這位先知在上帝那裡找到了盼望。他寫道:「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袮的誠實極其廣大!」(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

有時候,我們感覺到災難壓頂,四面楚歌,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