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父親的話

讀經:詩篇119篇89-93節 

有一次,吉姆•大衛森去攀登瑞尼爾山。下山時,他失足從冰橋上跌落,掉到冰隙中。那是冰川的冰壁裂縫,漆黑一片。當時,渾身血跡和瘀傷的吉姆站在黑暗的冰隙,他想起童年時,父親時常提醒他,只要能突破困境,就能成就一番大事。父親這番話,幫助吉姆在極少裝備和極度困難的景況下,花了五個小時爬出黑暗的冰隙,得以脫險。

同樣的,詩人似乎也是透過想起天父的話語,從而脫離煩惱和痛苦的深淵。他更承認,要不是上帝和祂的話使他有喜樂,他必定無法支撐下去,而在痛苦中死亡(詩篇119篇92節)。他對上帝永恆的話語(89節)和祂信實的本質(90節)展現出完全的信心。而因著上帝的信實,詩人承諾他永遠不會忘記上帝對他說的話,因為這些話拯救了他的生命,並帶給他力量。

當我們面臨愁苦或被困在深淵時,只要想 [....]

靈命日糧:堅固磐石

讀經:馬太福音7章24-27節;以弗所書2章18-22節 

有一次,我和丈夫到麻州旅遊,參觀了具有象徵意義的普利茅斯岩(Plymouth Rock)。據說,這是1620年清教徒搭五月花號抵達美國時,踏上陸地的第一塊岩石。我們很高興得知這岩石的意義深遠,可是當看見岩石竟然這麼小,我們又驚訝又失望。後來,我們才知道,由於長年受到侵蝕,加上遊客東切西割,現在的普利茅斯岩只有當初的三分之一大。

聖經稱耶穌為磐石(哥林多前書10章4節),祂永不改變(希伯來書13章8節),祂是我們生命根基的堅固磐石。教會(信徒的身體)是建造在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的根基上,在祂裡面,所有信徒也被連結起來(以弗所書2章20節)。

當生命的風暴侵襲我們,耶穌就成為我們緊抓的堅固磐石(馬太福音7章25節)。作家蘭歌(Madeleine L’Engle [....]

靈命日糧:施予之福

讀經:馬可福音12章38-44節 

在馬可福音12章40節中,耶穌斥責耶路撒冷一個貪腐的會堂侵吞寡婦的家產。過後,有一個寡婦仍願意將她最後的幾個小錢獻上,這事情實在令人費解。然而,耶穌卻從這個婦人的行為,看到正確的金錢觀(41-44節)。

柯斯比牧師(Gordon Cosby)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救主教會」(Church of the Saviour)事奉時,講述了一位寡婦的故事。這寡婦的收入只是僅僅足夠六個兒女溫飽,然而每星期,她都會忠心地把四美元放到奉獻盤上。一位執事建議柯斯比去勸她,將奉獻的錢省下來,當作自己的家庭開銷。

柯斯比牧師依照執事的建議去做了,但過後他卻非常後悔。那婦人對他說:「這會讓我失去僅有的尊嚴和人生意義。」她早已學會給予的秘訣:施比受更有福。沒錯,窮困的人需要經濟上的援助,但 [....]

靈命日糧:靠主得勝

讀經:撒母耳記下5章17-25節 

大衛王這次再度對抗死對頭。多年前,當大衛還是個年少的牧童時,他用石頭擊敗了非利士人最強的戰士歌利亞(撒母耳記上17章)。如今,大衛當上了以色列王,非利士人又來了!因為他們聽說大衛作王,於是要去攻擊他(撒母耳記下5章17節)。

當面臨困難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我們可以驚慌,也可以開始計畫,或者,我們可以跟大衛一樣先向上帝禱告。聖經說:「大衛求問耶和華」(19節),耶和華上帝便引導他。

大衛要與非利士人兩度交鋒,一次是在巴力‧毗拉心,另一次是在利乏音谷。大衛非常明智,懂得先去求問上帝,因為這兩場戰役使用的戰略不同。在第一場戰役中,上帝單單用自己的力量擊潰敵方,正如大衛記載:「耶和華在我面前沖破敵人」(20節)。到了第二場戰役,上帝給大衛一個作戰計畫,大衛依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