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請使用我

讀經:哥林多前書1章26-31節 

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orris)曾被形容為「一個目不識丁但滿懷熱忱的平信徒」,然而上帝卻使用他帶領托普拉迪(Augustus Toplady)決志歸向耶穌基督。托普拉迪就是十八世紀的經典聖詩《萬古磐石》的作者,他如此描述自己聽到莫里斯傳講福音的情景:「真不可思議,……就在一個穀倉裡,一小群基督徒聚集的時候,我聽到一個連自己的名字都很難拼寫的人傳講福音,但我……竟然就這樣被帶到上帝面前。這當然是主的作為,真是太奇妙了!」

事實上,上帝會透過那些我們認為「不夠格」或很普通的人,在不可能的地方行奇妙的事。在哥林多前書1章,保羅提醒信徒,他們不過是一群普通人,「按著人的觀點,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地位的也不多」(26節,和合本修訂版)。哥林多的信徒雖然平庸,但 [....]

靈命日糧 : 新事物

讀經:耶利米哀歌3章19-26節 

有三年之久,我朋友蘇珊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沒有給自己買過任何東西。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她的收入銳減,使她必須過簡樸的生活。她說:「有一天我在打掃家裡時,發覺家裡的東西看起來又破舊又褪色。使我不禁開始懷念擁有新事物時,所帶來的那種既新鮮又興奮的感受。如今身邊的一切如此陳舊黯淡,讓我覺得生活好像沒什麼值得期待。」

後來,蘇珊讀了耶利米哀歌,卻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安慰。巴比倫攻占耶路撒冷後,先知耶利米寫下耶利米哀歌,描述自己與百姓遭受撕心裂肺的創傷。然而在悲慟絕望中,卻蘊藏真實的盼望,那就是上帝的愛。耶利米寫道:「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3章22-23節)

這段經文提醒了蘇珊,上帝深切的愛能使她天天突破現況、開啟新的篇章。當身處的環境讓我們覺得無可期待時,我們 [....]

靈命日糧 : 賜自由的上帝

讀經:出埃及記3章1-10節 

在美國總統林肯解放黑奴,南軍已經投降的兩年半之後,德州仍不承認奴隸擁有人身自由。直到1865年6月19日,聯邦將軍戈登.格蘭傑(Gordon Granger)率軍進抵德州的加爾維斯頓島,並要求釋放所有被奴役的人。想像一下,當奴隸們身上的鎖銬斷開,這些被奴役的人們聽到獲得自由的宣告,是何等震驚和喜悦。

上帝看見受欺壓的人,祂最終會宣告受到不公義壓迫的人獲得自由,現在是這樣,摩西的時代也是如此。上帝在焚燒的荊棘叢中向摩西顯現,帶給他一個急迫的訊息:「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出埃及記3章7節)。上帝不僅看見埃及對以色列人的暴行,還制定相應的計劃,祂說:「我下來是要救他們……領他們……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8節)。上帝要宣告以色列民得自由,而摩西就是祂的代言人 [....]

靈命日糧 : 孤寂者之友

讀經:詩篇68篇3-6、19節 

荷莉.庫克(Holly Cooke)因工作而移居倫敦,在那裡她連一個朋友也沒有,每到週末就覺得淒涼冷清。根據一項全球性調查顯示,倫敦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城市,有55%的倫敦居民說他們感到孤獨,相形之下,鄰近的葡萄牙里斯本只有10%的居民有孤寂感。

為了與人建立關係,荷莉克服了恐懼,在網路上創立名為「倫敦孤獨女孩俱樂部」的社團,至今約有3萬5千人加入。她們每隔幾週就會舉辦小型聚會,例如公園野餐、藝術課程、珠寶工作坊、餐會,甚至還有帶愛犬一起參加的戶外運動課程。

從古至今人們都會感到孤獨,我們的上帝也自亙古便撫平人們的孤寂感。大衛寫道,我們永恆的上帝「叫孤獨的有家,使被囚的出來享福」(詩篇68篇6節)。我們有一項屬天的特權,就是可以求上帝帶領我們找到像基督一樣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