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 38篇| 當上帝的子民犯罪……

讀經:詩篇38篇

大衛的紀念詩。

1 耶和華啊,求祢不要在怒中責備我,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

2 因為祢的箭射入我身,祢的手壓住我。

3 因祢的惱怒,我的肉無一完全;因我的罪過,我的骨頭也不安寧。

4 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

5 因我的愚昧,我的傷發臭流膿。

6 我疼痛,大大蜷曲,終日哀痛。

7 我滿腰是火,我的肉無一完全。

8 我被壓傷,身體疲倦;因心裡不安,我就唉哼。

9 主啊,我的心願都在祢面前,我的歎息不向祢隱瞞。

10 我心跳動,我力衰微,連我眼中的光也沒有了。

11 我的良朋密友因我的災病都躲在旁邊站著,我的親戚本家也遠遠地站立。

12 那尋索我命的設下網羅,那想要害我的口出惡言,終日思想詭計。

13 但我如聾子不聽,像啞巴不開口。

14 我如不聽見的人,口中沒有回話。

15 耶和華啊,我仰望祢!主我的上帝啊,祢必應允我!

16 我曾說: “恐怕他們向我誇耀,我失腳的時候,他們向我誇大。”

17 我幾乎跌倒,我的痛苦常在我面前。

18 我要承認我的罪孽,我要因我的罪憂愁。

19 但我的仇敵又活潑又強壯,無理恨我的增多了。

20 以惡報善的與我作對,因我是追求良善。

21 耶和華啊,求祢不要撇棄我!我的上帝啊,求祢不要遠離我!

22 拯救我的主啊,求祢快快幫助我!

 

當上帝的子民犯罪……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這世界上有許多令人痛苦煎熬的事,戰爭、饑荒、天災……還有個人的抑鬱、愁煩、疾病。在這許多令人痛苦的事裡,“基督徒犯罪”也許是其中最被輕忽和最被低谷的一件了。“基督徒”,作為蒙恩得救的罪人當然會犯罪,但基督徒同時也是上帝揀選的百姓;是主耶穌基督為此釘在十字架上的對象;是曾經嘗過天恩的滋味,享受過上帝拯救、賜福和同在美好的人。這樣的人犯罪,得罪那位創造者和拯救者,他內心必定在經受著難以承受的煎熬和痛苦(想想三次不認主的彼得)。而今天靈修的詩篇38篇,正是描寫了上帝的僕人犯罪之後的境況和懺悔。

詩篇38篇是聖經中七首懺悔詩(第6、32、38、51、102、130和143篇)中的一篇,聖經標注這篇是“大衛的紀念詩”。雖然詩篇中並沒有具體指明大衛在詩中懺悔的罪是什麼,但我們可以從內容中確定,大衛深知自己所遭遇肉體的痛苦和內心的煎熬都是源於自己所犯的罪。大衛在第3、5、6和7節說明自己的身體遭受苦楚“我的肉一無完全”,“我的傷發臭流膿”,“我疼痛,大大蜷曲”,“我滿腰是火,我的肉無一完全”。大衛清楚他肉體的疼痛是因為自己犯罪的緣故,也知道自己是在承受得罪上帝的後果。因此在第1節中,大衛哀求上帝不要在“怒中”責備他,也不要在“烈怒”中懲罰他。就像一個已經知錯的孩子懇求父親不要在氣頭上重責自己一樣。

除了肉體的痛苦,大衛也承受著良朋親友的遠離(第11節)。因為大衛身上的“災病”,那些從前親近他的人都遠離他,大衛因此得不著關心和安慰。同時,素來恨惡他,想要他性命的敵人更是“口出惡言”(第12節),他們也許看到大衛當前的境況就說惡毒的話攻擊他,同時也因為大衛的跌倒而落井下石,更想著詭計要置他於死地。對此大衛只能“裝聾作啞”(第13節),因為追根究底他是在承受自己犯罪的後果。

因此大衛向上帝承認自己的罪孽,若非如此,他是罪孽就要將他壓傷。其實對大衛來說,“得罪上帝”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憂愁,因此在詩的末尾,大衛呼求上帝:“耶和華啊,求祢不要撇棄我!我的上帝啊,求祢不要遠離我!拯救我的主啊,求祢快快幫助我!”只有得到上帝的赦免和接納,他的心才能真正地得到安息。

基督徒犯罪並不稀奇,因為我們活在今世是不可能完全聖潔的。然而我們不能因為總是有悔改的機會或想到主耶穌基督的代贖而輕視犯罪這件事。無論大罪或小罪,我們都是得罪了那位創造我們又救贖我們的上帝。這位上帝是至高的上帝,同時又是愛我們的天父。就像一個孩子犯了錯,他固然會因為要承受罪的後果而感到傷心,然而最讓他感到難過的不應該是後果,而是他的所作所為使愛他的父親傷心失望。

感謝上帝,當基督徒為罪憂傷痛悔,祂必定不輕看。只要我們來到天父面前承認過犯,祂就接納饒恕我們。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求祢使我對罪敏感,為自己犯罪得罪祢感到憂傷,而不是覺得理所當然。也求祢使我能夠真正地悔改,因為祢是如此地愛我,又使祢的兒子耶穌基督替我的罪而死。願祢保守我遠離試探,即使面對試探也能得勝有餘。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當你犯罪之後,你是否會為自己得罪上帝而憂傷痛悔?
  2. 請為你最近一次具體的罪向上帝認罪悔改禱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甘心樂意

讀經:羅馬書5章6-8節 

尼可拉斯在深夜開車時,看見了一棟著火的房子。他立即將車停在車道,衝進火場把四個孩子帶到安全的地方。他們那十幾歲的保姆發現還有一個小女孩仍受困屋內,就趕緊告訴尼可拉斯。尼可拉斯聽了,毫不猶豫地再度衝進大火中。他與那位六歲小女孩一同被困在二樓。最後,他打破窗戶,把小女孩抱在懷裡,從窗口往下跳,逃離火海。此時,消防隊員也抵達現場。尼可拉斯不顧自身安危,選擇先關心別人,救了那個家庭的所有孩子。

尼可拉斯甘心為他人奮不顧身,實在是一種英勇的表現。這強大的愛的行動,讓我們想起耶穌犧牲的愛。耶穌為了救我們脫離罪與死亡,願意捨棄自己的生命。就像羅馬書5章6節,說:「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使徒保羅強調,耶穌是完全的神成為人的樣式,祂也是完全的人,祂選擇犧牲自己的生命 [....]

靈命日糧 : 重新修復

讀經:詩篇80篇1、7-14、19節 

一位朋友上傳的照片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照片展示他送給妻子一份驚喜的禮物:一輛經過修復的1965年福特野馬跑車,燦爛的深藍色外觀,閃閃發亮的鉻合金飾邊,座位翻新改換成黑色,以及搭配汽車升級的發動機。另外他還附上這台車未修復前的照片,就是一輛黯淡破舊、毫不起眼的黃色車子。我們很難想像,當這輛車剛上市時,也可能曾經耀眼奪目。只是經過長久的使用、耗損與其它因素,這輛車也是該重新整修了。

修復的時刻來臨了!正如在詩篇80篇中上帝子民的光景,他們反覆祈求:「上帝啊,求祢使我們復興!願祢的臉光照我們,我們就可以得救」(3、7、19節,新譯本)。雖然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上帝拯救他們離開埃及,進入另一片富饒的土地(8-11節),但可惜好景不長,他們因悖逆而被上帝懲罰(12-13節)。因此,他們 [....]

靈命日糧 : 沒藥的意義

讀經:馬太福音2章9-13節 

今天是主顯節,是紀念在詩歌《朝拜新生王》(We Three Kings of Orient Are)所描述的事件。當時,有幾位外邦的智者前去朝見嬰兒耶穌。這幾位博學之士來自東方,不過他們不太可能是三個人。

然而,他們確實帶了三件禮物,這首詩歌細說了每一件禮物的含意。當這些智者抵達伯利恆,俯伏敬拜嬰兒耶穌的時候,便「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祂」(馬太福音2章11節)。這些禮物象徵耶穌的身分和使命。黃金代表祂君王的身分;乳香是聖殿中所燃的香料之一,代表了祂是神;沒藥則是用於防止屍體腐爛,而這令人深思。

這首詩歌的第四節寫道:「獻上沒藥苦味至濃,表示我主將受傷痛,憂愁嘆息流淚死亡,被葬孤寂墓中。」我們不會把這樣的情景寫進聖誕故事裡,但是上帝的計劃卻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