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11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

 

讀經:詩篇第11篇

大衛的詩,交於伶長。

1 我是投靠耶和華,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

2 看哪,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裡正直的人。

3 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什麼呢?”

4 耶和華在祂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祂的慧眼察看世人。

5 耶和華試驗義人,唯有惡人和喜愛強暴的人,祂心裡恨惡。

6 祂要向惡人密佈網羅,有烈火、硫磺、熱風做他們杯中的份。

7 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祂喜愛公義,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大衛在詩篇第10到15篇向我們了揭示義人和惡人的心態以及行為,並以此來向上帝傾訴和懇求。我們看見惡人不但內心詭詐,而且言語暴戾充滿謊言(詩篇10篇7節;詩篇11篇2節),他們會設下網羅來陷害無辜和無依靠的人(詩篇10篇8-9節)。他們也打擊義人的心,引誘義人放棄投靠上帝(詩篇11篇1節),因為他們自己認為沒有上帝(詩篇14篇1節),或者上帝根本不管他們(詩篇10篇13節)。然而大衛向上帝傾訴,並且在禱告中再次堅定自己的信心——上帝是公義信實的,祂鑒察全地,並且要懲罰惡人、堅固義人。義人從心裡投靠上帝,上帝的拯救和審判也要使義人歡喜快樂。

大衛在一生中有許多逃亡的時期,其中就有逃避掃羅王的追殺。掃羅王並不真正信靠上帝,而是看重自己的權利和地位,他按照自己的心意而不是上帝的心意治國,可以說以色列立國的根基已經崩塌甚至毀壞了(第3節)。因此周圍的人勸告大衛“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乍看之下,這句話是在鼓勵大衛不受拘束、自由地追求屬於自己的天地,然而大衛明白這背後的意思卻是要他為自己打算、照著自己的安排成就自己。以大衛的能力,其實早有幾次機會殺了掃羅,自己作王,然而他並沒有這麼做。他敬畏上帝,不敢下手害上帝膏立的君王(撒母耳記上24章6節;26章23節)。因此大衛在第1節再次重申自己是“投靠耶和華的”,他已經立志要順從上帝對他的心意,而不是順從自己的心意。他要等候上帝的審判,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掙得王位。

雖然大衛有這樣的心志,然而惡人卻不會輕易放過他。惡人在暗中要攻擊大衛,要除掉心裡正直的人。面對“根基毀壞”和“惡人要在暗中射正直人”,大衛並沒有因此沮喪或者自暴自棄,他在第3,4節說:“耶和華在祂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祂的慧眼察看世人。”大衛心裡知道,縱然環境看似沒有希望,前途模糊又暗淡,但是耶和華始終掌權,並且察看世人。對大衛來說,最大的安慰就是知道上帝在掌權和看顧。

那些看似不好的環境和模糊的未來,是上帝對義人的試驗(第5節)。既然是試驗,其目的和結果就是更加倚靠上帝,而不是摧毀。反觀惡人,上帝恨惡他們,會藉著各種痛苦懲罰他們。公義的上帝公正的審判,使義人得好處、惡人自食惡果。心裡正直的人就會看見上帝的作為(第7節)。

這世界從來沒有停止過它的不公不義,從亞當墮落犯罪開始,到主耶穌無辜受害,再到現如今我們生活的世界。許多時候面對很多事,我們常常無力、無奈、無從改變,也許也曾想過按自己喜好心意去做,不想在這艱難的環境中持守信仰。“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這詩意的一句話帶著誘惑力,似乎在吸引我們放棄投靠上帝,轉向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愛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約束,約束自己去滿足另一方的要求。對立志敬虔度日的義人來說,“耶和華在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就是最大的安慰。上帝必會審判,上帝正在眷顧。願我們都能像大衛一樣回應那些勸我們放棄信仰的人:“我是投靠耶和華,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憐憫的天父,祢是公義的上帝,祢在天上掌權,也察看世人。縱然環境暗淡、甚至根基毀壞,我都要投靠祢。因為祢是在試驗義人,但是惡人必定會遭報應。求祢叫我一心倚靠祢,使我得見祢的面。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對你來說一個“投靠上帝”的義人是怎麼樣的?
  2. 上帝正在掌權,這個真理如何幫助你勝過不好的環境,繼續信靠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活在自由中

讀經:加拉太書5章1-7、13-15節 

在我從小生長的美國德克薩斯州,每年6月19日會慶祝六月節,許多黑人社區都會有節慶遊行和野餐活動。我到十幾歲的時候,才知道六月節慶祝活動其中讓人心碎的意義。原來六月節是要紀念在1865年6月19日這天,德州的奴隸們才得知林肯總統在兩年半以前,已經簽署了賦予他們自由的解放宣言。可是,在德州的這群被奴役的人因不知道黑奴已得到解放,所以依然生活在奴隸制度中。

人們即使已經得到自由,還是可能過著有如奴隸一般的生活。在加拉太書中,保羅寫到另一種奴役:生活在宗教規條的嚴厲苛求之下。在這節關鍵的經文中,保羅鼓勵眾信徒:「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拉太書5章1節)。信靠耶穌的人已經不再受宗教規條所束縛,不必再固守可以吃些什麼,或只可以和誰做朋友 [....]

靈命日糧 : 修理卡丁車

讀經:以弗所書3章12-19節 

在我兒時住家的那間車庫裡,承載著滿滿的童年記憶。每個週六早晨,我爸爸會將車子開到車道上,好讓車庫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做我最喜歡的項目,就是修理那輛我們找到的破損小型賽車──卡丁車。我們坐在那間車庫的地板上,給車子裝上新的輪子,再裝上一個運動型的塑料擋風鏡。隨後,爸爸就在路邊留意交通,而我則開著車子沿著我家的車道來回行駛,興奮無比!回首這些往事,我發現車庫裡所發生的事情,絕不僅是修理一輛小型賽車而已。實際上,一位小男孩正在被他的父親所塑造,並在這個過程中瞥見了上帝。

人類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而造的(創世記1章27-28節)。人類成為父母、養育下一代也是源於上帝,因祂是我們的父,「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以弗所書3章14-15節)。正如父母憑藉上帝賦予的生育能力將兒女帶到這個世 [....]

靈命日糧 : 話語的能力

讀經:耶利米書1章4-9節 

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說家,往往是勇於發言而帶來正面改變的領袖,十九世紀美國黑人政治家法雷迪·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就是個絕佳的範例。他發表演說,提倡廢除奴隸制度並為黑人爭取自由,促成了廢奴運動,使美國的奴隸制度最終成為了歷史。假使道格拉斯選擇保持緘默,結果會如何呢?我們每個人都具備能力,可以用話語來啟發並幫助別人,但有時卻因為害怕而不敢仗義執言,以致踟躕不前。因此,在我們覺得恐懼如排山倒海而來時,可以仰望上帝,祂是你我智慧與勇氣的泉源。

當上帝呼召耶利米作列國的先知時,耶利米立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回答說:「我不知怎樣說,因為我是年幼的」(耶利米書1章6節)。但上帝並沒有讓耶利米的恐懼妨礙他承接這神聖的使命,祂要耶利米用言語去激勵那個世代的百姓。上帝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