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萬國合一

讀經:以賽亞書2章1-5節 

世界上最長的國界是在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涵蓋約8,892公里綿延不斷的水域與陸地。工作人員會定期將陸路邊界兩邊約三公尺寬地區的樹木砍除,讓界線清楚明確。這道綿延不絕的不設防邊界,由八千多塊石碑標記點綴,使遊客清楚知道分界線的所在。

這道砍除樹木所形成的陸路邊界,代表了兩邊的政府與文化的分隔。作為基督徒,我們所期盼的是將來上帝翻轉這種情形,在祂的轄管下,萬國合一的時候臨到。先知以賽亞說,未來上帝的聖殿將會堅立並被高舉(以賽亞書2章2節),來自各國的人民將一同學習上帝的道,「行祂的路」(3節)。我們再也不依賴人類的力量,因為人類的努力無法維繫和平。上帝是我們真正的君王,祂必在列國之中施行審判,並斷定各種是非糾紛(4節)。

你能想像一個沒有分歧、沒有衝突的世界嗎?這就是 [....]

靈命日糧 : 在上帝手中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2-28節 

我的女兒18歲了,她的生命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在法律上她已是成年人,在將來的選舉中可以行使投票權,並且她很快就會高中畢業,邁向新的人生旅程。這個轉變使我產生了一種迫切感──我只剩下不多的時間和她同住在家中,向她傳遞獨自面對世界所需要的智慧:如何處理財務,對時勢與國際問題保持警覺,以及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覺得有責任教導女兒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愛她,希望她能成長與成功。不過我發覺,雖然我的角色很重要,但教導女兒並不只是我一個人的責任,我甚至不是主要的教導者。保羅將帖撒羅尼迦的信徒當成是他在主裡的孩子們,因為他教導他們認識耶穌。在保羅寫給他們的書信中,他要求他們要彼此幫助(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15節)。但最終保羅將他們的成長交託給上帝,他承認上帝會「親自使 [....]

靈命日糧 : 悲傷與喜樂

讀經:以斯拉記3章8-13節 

安琪拉一家悲痛欲絕,因他們在短短四週內失去了三個親人,其中一個是她們的姪子馬森。馬森猝死之後,安琪拉和其他的姐妹們在廚房的餐桌旁坐了三天,期間她們只出門去買骨灰甕、拿外賣及出席喪禮。她們因馬森去世而悲傷哭泣,但最小的妹妹腹中胎兒的超音波照片,也讓她們為新生命而歡欣鼓舞。

在這段時間,安琪拉從舊約以斯拉記中找到安慰和盼望。這卷書描述了巴比倫人毀壞聖殿,並將上帝的子民從所愛的聖城擄走,而多年後上帝的子民回到耶路撒冷的情形(參閱以斯拉記1章)。當以斯拉看著聖殿被重建時,他聽見有人喜樂地讚美上帝(3章10-11節),但也聽到有人因回想起從前的聖殿而放聲痛哭(12節)。

其中有一節經文特別令安琪拉感到安慰:「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因為眾人大聲呼喊」(13 [....]

靈命日糧 : 唯有上帝能修復

讀經:以西結書37章4-14節 

在1966年11月4日,義大利的佛羅倫斯遭遇了災難性的洪水,著名畫作《最後的晚餐》被淹沒在泥水及燃油裡超過12個小時。這幅16世紀畫家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的名畫,顏料被泡軟了,木框也嚴重損毀,很多人都認為這幅畫已經無法修復。但經過五十年繁瑣的修復工作後,專家及義工們克服極大的障礙,修復了這幅珍貴的畫作。

當猶大國被巴比倫人佔領時,百姓感到絕望,因他們被死亡籠罩,放眼只見斷壁殘垣,亟需被修復(參閱耶利米哀歌1章)。在這動亂時期,上帝讓先知以西結在異象中來到一個遍滿骸骨的平原。上帝問以西結:「這些骸骨能復活嗎?」他回應:「主耶和華啊,祢是知道的」(以西結書37章3節)。然後,上帝吩咐以西結向骸骨說預言,好讓枯骨能夠復活。以西結如此描述接下來發生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