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不多也不少

讀經:箴言30章7-9節 

在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中,窮苦的牛奶工人泰維誠實地與上帝談論祂的經濟學:「祢創造了很多很多窮人。我當然知道,貧窮並不可恥,但也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所以如果我有一筆小錢,有什麼不好?如果我是一個有錢人,會打亂什麼偉大又永恆的計劃嗎?」

在作家沙勒姆·亞拉克姆(Sholem Aleichem)寫下泰維說的這段話的許多世紀之前,聖經箴言記載,亞古珥向上帝發出同樣真誠但又有些不同的禱告。他懇求上帝使他既不貧窮也不富足,只要賜給他「需用的飲食」(箴言30章8節)。亞古珥知道,擁有「太多」會讓他心高氣傲,變成看重利益的實用主義者,否定了上帝的作為。此外,他還請求上帝不要使他變得「貧窮」,以免他去偷別人的東西,使上帝的名蒙羞(9節)。亞古珥承認上帝是他唯一的供應者,並請求上帝只要滿足他的 [....]

靈命日糧 : 信仰傳承

讀經:提摩太後書1章3-5節 

在2019年,一份探討美國基督徒信仰傳承的研究顯示,母親和祖母對後代子孫的靈命成長有巨大的影響,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信仰承襲自他們的母親,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祖父母(通常是祖母)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研究人員評論道:「這項研究一再說明,母親對孩子靈命成長的持久影響。」這樣的影響也可以在聖經中看到。

保羅在寫給他的門生提摩太的信中提到,提摩太的信心是承襲自他外祖母羅以和母親友妮基的榜樣(提摩太後書1章5節)。這個令人欣慰的細節,凸顯了兩位女性對初代教會其中一位領袖的影響。從保羅對提摩太的勉勵,我們也可看出她們的影響力,他說:「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3章14-15節)

堅實的信仰傳承 [....]

靈命日糧 : 一生的朋友

讀經:撒母耳記上20章26-34節 

英國詩人威廉·古柏(William Cowper,1731-1800年)與他的牧師──曾是奴隸販子的約翰·牛頓(John Newton,1725-1807年)成了朋友。威廉患有憂鬱症和焦慮症,數度自殺未遂。每當約翰來訪,他們便會一起散步、談論關於上帝的事。約翰認為讓威廉參與有創意的工作,給他寫作詩歌的機會,對威廉會有幫助,約翰因而萌生了編纂一本讚美詩集的想法。威廉貢獻了多首詩歌,其中包括《上主作為何等奧秘》。即使後來約翰離開到另一間教會服事,威廉與他的友情依然堅固,他們繼續經常通信,一直保持密切的聯繫。

威廉與約翰的深厚情誼,與舊約中大衛與約拿單的友誼有許多相似之處。大衛擊敗歌利亞後,「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並且愛大衛如己(撒母耳記上18章1節)。約拿單雖然是掃羅 [....]

靈命日糧 : 在祂手中

讀經:約伯記38章4-21節 

威廉·沙特納(William Shatner)在電視影集《星際迷航》中扮演柯克艦長,但他從未料到真正的太空之旅讓他如此震撼。他經歷了11分鐘的太空火箭飛行之後,在步出火箭時,驚嘆道:「這是我能想像最深刻的體驗⋯⋯從藍色星球飛上去之後,眼前就是一片漆黑。就是這樣,你往下看是藍色的,往上看就是黑色的。」他補充說:「那種藍色充滿美感。只是一個小小的藍點,轉眼之間你就從它旁邊飛過去。」

想到我們的星球是一個被黑暗完全包圍的藍點,實在令人有些不安。沙特納形容從藍天飛入黑暗,就像飛入死亡。他說:「在那一瞬間,你會說『哇,這就是死亡!』這就是我所看到的,深深觸動了我。這真是一種難以置信的經歷。」

沙特納令人震撼的飛行之旅,讓人正確看待生命。我們不過是宇宙中的微塵,但那位創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