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破碎之美

讀經:詩篇51篇10-17節 

初見日本畫家藤村真的畫作《看那百合花》時,我瞥了一眼便將它置之腦後,覺得那不過是簡單且色彩單調的一幅畫,畫作的中心是一朵似乎隱藏在背景內的百合花。然而,在得知這幅畫是用八十多層被壓碎的礦物碎片製作而成後,我馬上改觀了。這種繪畫技巧就是日本著名的膠彩畫技術,也被藤村真稱為「慢藝術」,因為只有仔細觀察畫作,才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的繁複之美。藤村真表示,這種「透過破碎創造美好」的技法與福音相呼應,因為正是耶穌的受苦,才給這世界帶來美好和盼望。

上帝樂意用我們生命中被壓碎破損的碎片,重新創作出嶄新且美好的事物。大衛王需要上帝為他修復其罪惡行為所造成的破碎生命。大衛在承認自己濫用王權、搶奪人妻,並設計謀害人夫之後,寫了詩篇51篇。在詩中,大衛向上帝獻上「憂傷痛悔的心」(17節),懇求上帝 [....]

靈命日糧 : 婚姻的比喻

讀經:以弗所書4章2-13節 

我與妻子茉琳結婚22年,有時我會感到困惑,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為何婚姻會美滿。我是作家,她是統計學家;我的工作是處理文字,她是處理數字;我要的是美感,她要的是功能。我們簡直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茉琳有約時總是提早赴約,我則偶爾會遲到;我喜歡嘗試菜單上的新菜色,她永遠點同一道菜。在美術館待20分鐘之後,我才正要開始欣賞藝術品,她卻早已坐在樓下的咖啡廳,想著我還要看多久。我們都給對方很多操練耐性的機會!

當然我們也有共同點,我們都有幽默感、愛旅遊,而且還有相同的信仰,可以幫助我們在需要的時候以禱告作出抉擇與妥協。正因如此,我們的差異反而成為彼此的助益。茉琳幫助我學會放鬆,我幫助她更有紀律,差異成為互補,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保羅用婚姻比喻教會(以弗所書5章21 [....]

靈命日糧 : 試煉中有恩典

讀經:申命記31章1-8節 

傅安妮(Annie Johnson Flint)一生坎坷,年幼喪母並遭虐待,後被收養。在高中畢業後沒幾年,她就因嚴重的關節炎而不能行走,只能依賴別人照料日常所需。但因她所創作的詩詞與聖詩,所以時常有人來探望她。當中有一位教會的女執事,對自己的服事感到灰心沮喪。這位執事在探訪回家後,寫了信給安妮,想知道為何上帝容許讓她的生活如此艱辛。

安妮在回信中,附上了一首詩:「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她從自身的經歷中得知,人生常有苦難,但上帝絕不會離棄祂所愛的人,而且上帝還應許讓我們「試煉得勉勵,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死的愛」。你或許已經猜到,這是聖詩《神未曾應許》的歌詞。

摩西也曾遭受苦難和面對紛爭,但他深知上帝與他同在。當摩西要把領導以色列人的權柄 [....]

靈命日糧 : 金魚魔斯路

讀經:路加福音10章27-37節 

蕾希•史考特(Lacey Scott)在寵物店裡,看到一隻憂傷的金魚在魚缸底邊靜止不動。這隻金魚因皮膚病變,全身鱗片發黑。後來蕾希設法醫治這隻十歲的金魚,還照《木偶奇遇記》中那隻鯨魚的名字,為牠取名「魔斯路」。蕾希把牠安置在加了藥水的魚缸裡,幫牠天天換水。此後,魔斯路漸入佳境,不但四處游動,體型變大,就連黑色的魚鱗也都轉變成金色。蕾希盡心盡力地照料,讓魔斯路獲得新生!

在路加福音第10章,耶穌講述一名旅人在途中遭人毆打、洗劫,最後倒在路邊等死。一個祭司和一個利未人接連經過,都對那人所受的苦楚視而不見。但一個受歧視的撒馬利亞人經過,卻上前為那人療傷,照料他,甚至為他支付住宿和相關費用(路加福音33-35節)。耶穌說,這個撒馬利亞人才是真正的「鄰舍」,並且鼓勵聽眾也要如此關懷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