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一路引導

讀經:申命記2章1-7節 

如果你走一趟美國,可以從亞利桑那州黃沙漫天的「為什麼」小鎮出發。行經鄉野來到德州的「不確定」市。再往東北走,在田納西州的「荒涼」鎮稍作休息,最後你將抵達目的地,賓州的「恐慌」市。這些都是美國境內真實的地名,但或許不是你會想要踏上的旅程。

但有時這正是行走人生旅程的感受。我們可以體會以色列人在曠野的艱苦生活(申命記2章7節),因為人生多有苦難。但我們是否看到其他的相似點呢?我們像以色列人一樣自訂計劃而不聽從上帝的指示(1章42-43節);我們因自己的需要無法滿足而抱怨不休(民數記14章2節);在生活的愁煩中,我們同樣質疑上帝的心意(11節)。我們正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

上帝應許只要我們走在祂的道路上,祂將帶我們前往遠勝於「荒涼」鎮的地方。祂將供應一切,使我們一無所 [....]

靈命日糧 : 愛不可缺

讀經:哥林多前書13章1-7節 

收到特別訂製的桌子之後,我便從盒中將所有部件取出來,一一排列整齊,準備組裝。然而,我發現有點不對勁,其他的部件和美麗的桌面都到齊了,卻唯獨缺了一支桌腳。桌腳既不齊全,我便無法組裝桌子,所有的部件都無用武之地。

事實上,不管是組裝一張桌子或任何其他物品,只要缺少一個重要的部件,便會全無用處。在哥林多前書中,保羅也提醒哥林多教會,他們缺少了一個關鍵要素。這群信徒擁有諸多的屬靈恩賜,唯獨缺少了愛。

保羅用較誇張的言語強調他所要表達的重點,他說即使這群信徒擁有一切的知識,或願意獻出自己擁有的一切,甚至他們甘願受苦,但如果沒有最重要的愛為基礎,那麼,他們所做的都算不得什麼(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保羅鼓勵他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出於愛,他還描述這份愛的美好是在於寬容、相信 [....]

靈命日糧 : 你和你一家

讀經:使徒行傳16章22-34節 

詹森穿著條紋囚衣,走過熱氣蒸騰的監獄健身房,爬上了可攜式的充氣水池,讓監獄的牧師為他施洗。更令他欣喜的是,他那同為囚犯的女兒蘭妮,也在那天稍早受了洗,而且就在同一個水池中!當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連工作人員都感動萬分,監獄牧師說:「每個人都熱淚盈眶。」在進出監獄多年後,蘭妮和詹森終於接受上帝的赦免,並一同領受上帝所賜的新生命。

聖經描述了另一個在獄中的場景,這次關係到一名獄卒,講述了耶穌的愛改變了獄卒一家。那天「地大震動」搖撼整座監獄,「監門全開」,但保羅和西拉並沒有逃走,而是留在牢房裡(使徒行傳16章26-28節)。看到他們沒有越獄,獄卒滿心感謝,於是帶他們回自己家裡,最後還提出一個帶來生命轉變的問題:「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30節)

保羅和西拉告訴這個獄卒 [....]

靈命日糧 : 操練信心

讀經:詩篇46篇 

有一次去動物園時,我在樹獺展廳前停下來稍作休息,看到一隻樹獺頭下腳上地倒掛著,似乎很滿足於這種全然靜止的狀態。我嘆了口氣。因我健康狀況不佳,常被迫要靜止不動,但我多麼想要動一動,只希望能做點事,什麼事都好。我受夠自己身體的限制,渴望能停止這種無力感。但就在我盯著樹獺時,我看到牠伸長一隻臂膀,抓住旁邊的樹枝後,就再次不動了。實際上,保持靜止不動是要花力氣的。我若想要像樹獺一樣,滿足於緩慢移動或靜止不動,就不只是需要驚人的肌力。要將我生活中每個緩慢的步伐都交託給上帝,我需要的是超自然的能力。

在詩篇46篇,詩人宣稱上帝不只賜給我們力量,祂就是我們的力量(1節)。不論我們遇到什麼景況,「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7節),詩人因信而重述這個真理(11節)。

像樹獺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