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彰顯上帝的憐憫

讀經:

馬太福音7章7-12節 

在芬蘭與俄羅斯為期三個月的冬季戰爭(1939-1940年)中,一名芬蘭士兵受傷躺臥在戰場上。他看見一名俄羅斯士兵走了過來,用步槍指著他。這名芬蘭士兵以為自己大限將至,沒想到俄羅斯士兵竟遞給他一個急救箱,然後就繼續往前走了。出人意料的是,這名芬蘭士兵後來也遇上類似的情況,只不過角色對調。此次是一名俄羅斯士兵負傷,無助地躺在戰場上。於是芬蘭士兵給了他醫藥用品,然後繼續前行。

耶穌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一個核心指導原則:「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章12節)。如果基督徒都遵行這基本的原則,你能想像這世界會有多大的不同嗎?如果我們全都按照耶穌的智慧而行,你可以想像能停止多少迫害?但願我們都能遵循耶穌的指示,將自己想要得到的慈悲憐憫給予他人。當我們「拿 [....]

靈命日糧 : 完美的救主

讀經:

希伯來書4章12-16節 

在一個改造房屋的節目中,室內設計師對於屋主選用的手工磁磚讚不絕口。這些手工製作的磁磚與大量生產、完全一致的磁磚不同,每塊手工磁磚都不盡相同,也略有瑕疵,但卻因為這些瑕疵而更臻完美。這些瑕疵賦予每塊磁磚獨特的美感,為原本簡約實用的淋浴空間增添魅力和風格。

我對風格或魅力知之甚少,更不用說磁磚如何為其加分或減分。這些有瑕疵的磁磚讓我聯想到,世人都不完美,但是道成肉身(以人的樣式來到世上)的耶穌,卻是全然完美、毫無瑕疵的。希伯來書的作者肯定地說:「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章15節)。耶穌在這世上的時候,從未說出任何有罪的言語,或做出任何有罪的行為。祂是全然完美無瑕的。

希伯來書的作者鼓勵我們,要倚 [....]

靈命日糧 : 活出愛

讀經:

哥林多前書13章4-13節 

在詩梅的婚禮上,她的母親朗讀了哥林多前書中一段優美的經文。哥林多前書13章常被稱為聖經「愛的篇章」,確實非常適合這個場合:「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4節)。我一邊聽一邊想,不知現代的新娘和新郎是否知道,什麼原因讓使徒保羅寫下如此激動人心的話語。其實保羅並不是在寫情詩,這位使徒是在向一個分裂的教會發出懇求,希望能消除他們之間嚴重的分歧。

學者坎貝爾(Douglas A. Campbell)表示,簡單來說,哥林多教會就是一團糟。教會充滿了各種問題,包括亂倫和淫亂;領袖間互相競爭,會友之間的訴訟也屢見不鮮;敬拜時更是一片混亂,說方言的人爭著要先發聲,而說預言的人則是為了顯示自己很屬靈(參閱哥林多前書14章)。

坎貝爾說:「造成這種混亂 [....]

靈命日糧 : 從未被忽視

讀經:

民數記6章22-27節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是……透明的。」薇安說到這裡,幾乎無法再繼續向朋友吐露心聲。她的丈夫另結新歡,離棄她和年幼的孩子們。最後,薇安哽咽地說:「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給了他。而現在,我不知道是否有人真的會看見我,或花時間真正地認識我。」

她的朋友安慰她說:「我明白。我六歲時,我爸就離家了,對我們來說,實在難以接受,尤其是我媽。但是媽媽晚上幫我蓋被子時,說了一句話,令我無法忘懷。她說:『上帝從不闔眼。』我長大以後,她解釋說,她是想要讓我知道,上帝愛我,即使我睡著了,祂也一直看顧著我。」

聖經記載,在上帝的百姓繞行西奈曠野的艱苦時期,上帝吩咐摩西告訴祭司亞倫和他的兒子,要為百姓祝福說:「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