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不受迷惑
讀經:
在1817年4月,有人發現一個迷路的年輕女子身穿奇裝異服,說著晦澀難懂的語言,在英國英格蘭西南部的格洛斯特郡四處遊蕩。那時,有關當局認為她是個乞丐,便將她關進監獄。但是,她卻說服了逮捕她的人,使他們相信她是來自印度洋海域爪哇島的卡拉布公主。整個社區的人都因她的皇族身分而對她特別禮遇,長達十週之久。直到一個寄宿處的管家揭露她的真實身分,眾人才知道她其實是個名叫瑪麗.維卡斯的女僕。
我們或許會納悶,這名女子怎麼有辦法矇騙整個社區的人將近三個月?但約翰二書告誡我們,欺騙並非新事,因書中提及「有許多欺騙人的已經在世上出現」(1章7節,新譯本)。有人否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7節);有人偏離基督的教導(9節),宣稱現在聖經已不合時宜。這兩種迷惑人的騙子,都會導致我們不能「得到[ [....]
靈命日糧 : 比生命更好
讀經:
在經歷了一次未預料到的舊疾復發後,我跟著丈夫及其他人參加一個在山區舉辦的退修會。我費力地走上通往山頂小教堂的木板階梯,獨自在黑暗中停下腳步,坐在一個碎裂的台階上休息。當小教堂的音樂響起時,我低聲呼求:「主啊,幫助我。」我繼續緩步向前,直到踏進那間小教堂。我喘著氣,忍受著疼痛,感謝上帝聽見我們在曠野的求助聲!
聖經中記載的一些敬拜上帝的親密時刻,就是發生在曠野。大衛王曾經藏匿在猶大的曠野,可能是為了逃避他兒子押沙龍的追殺。那時,他向上帝吟唱道:「上帝啊,祢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地尋求祢;……我渴想祢,我的心切慕祢」(詩篇63篇1節)。大衛經歷過上帝的大能與榮美,將上帝的愛視為「比生命更好」(3節),這也正是他定意要一生敬拜上帝的原因,甚至置身曠野仍是如此(2-6節)。他說:「因 [....]
靈命日糧 : 聾人的心
讀經:
蕾莎為了增進手語技巧,融入了聾人的群體當中,她很快就發現了他們面臨的各種問題。他們經常很尷尬地被聽力正常的人忽視;人們要求他們能正確無誤地讀唇語;在工作的升遷上經常被遺忘。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公共活動也沒有手語翻譯。
蕾莎的手語技巧持續進步,以至她能夠很自然地和聾人相處溝通。在某個派對上,一個聾人發現蕾莎的聽力正常,感到很驚訝。蕾莎還來不及回應,另一個朋友便搶先用手語說:「她有一顆聾人的心。」關鍵是蕾莎願意生活在聾人的世界。
蕾莎並不是紆尊降貴與聾人相處。因為除了聽力,她與聾人並無不同。但是,耶穌確實是捨棄尊貴的地位來到我們當中,生活在我們的世界。正如聖經說,耶穌「暫時成了比天使卑微」的(希伯來書2章9節,新譯本),祂「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 [....]
靈命日糧 : 親眼看見
讀經:
多年前,肯尼因對上帝失去信心而離開教會,如今他重回教會,站在會眾面前,分享自己如何重拾信心。他告訴大家,上帝讓他看見了受造物的美麗與精巧的設計,藉此感動了他的心。肯尼見證了上帝的普遍啟示,看見上帝藉著受造萬物彰顯了自己,使他再次對上帝心存敬畏。現在,他憑著信心接受聖經中特殊啟示的智慧。在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之後,肯尼踏進教會前方的受浸池中,而他身為牧師的父親眼中含著歡喜的淚水,憑著肯尼對耶穌的信心為他施洗。
約伯失去財富、兒女和健康之後,信心也動搖了。他說:「上帝啊,我向祢呼求,祢卻不回答;我站在祢面前,祢看也不看」(約伯記30章20節,新普及譯本)。上帝「從旋風中回答約伯」(38章1節),表明這並不是上帝沒有看見約伯,而是約伯需要擴大眼界,需要思想上帝奇妙精心的創造。例如「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