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卸下重擔

讀經:

創世記33章1-11節 

在大學時期,我修讀了一學期莎士比亞的文學創作。這門課程需要一本厚重的教科書,裡面完整地收錄了莎士比亞所有的作品。這本書有好幾公斤重,而每次我都得背上好幾個小時。背著這樣的重擔走來走去,令我腰酸背痛,甚至把我書包上的金屬扣給弄斷了!

有些事物太過沉重,令人不堪負荷。例如,過往的傷害帶來的情感包袱,其中的痛苦和仇恨將我們壓垮。但上帝要我們藉由原諒別人得釋放,並在可能的情況下,與對方和好(歌羅西書3章13節)。傷害越深,就需要越長的時間才能釋懷。但不要緊,就像雅各奪取了以掃的長子名分和祝福(創世記27章36節),然而在多年之後,以掃才終於原諒了他。

當兄弟倆相聚時,以掃寬容地原諒了弟弟,甚至「將他抱住」(33章4節)。二人抱頭痛哭,一切盡在不言中。以掃原本想殺害雅各( [....]

靈命日糧 : 重生?

讀經:

約翰福音3章1-9節 

「重生?那是什麼意思?我從沒聽說過。」殯葬負責人問道。死者的兒子便把握機會,用約翰福音第3章向對方解釋了重生的含義。

他說:「歸根結底,每個人都出生在這世上,但要得永遠的生命卻要重生。上帝不是用神奇的天平來衡量我們的善行或惡行,而是要我們從聖靈而生。」他接著說:「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要死在十字架上──祂為我們的罪付上代價,使我們能與祂一同得享永生。這永生不是我們靠善行能得到的。」

約翰福音第3章記載,尼哥德慕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一切。他是一位精通律法的聖經教師(1節),但他體認到耶穌與眾不同,因祂的教導帶有權柄(2節)。尼哥德慕想親自找到答案,所以夜裡去見耶穌尋求解答。過後,他一定相信並接受了耶穌所說的「你們必須重生」(7節),因在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後,尼哥德慕協助纏 [....]

靈命日糧 : 上帝賜下盼望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1-10節 

傑明到某所大學就讀為期三年的課程,他要求住進最便宜的宿舍,但他完全沒想過自己將面對怎樣的環境。他回憶說:「太可怕了,房間和浴室都很糟糕。」但他沒什麼錢,也沒得選擇。他說:「我能做的就是一直想著,三年後我就可以回到一個美好的家,因此我會堅持下去,充分利用我在這裡的時間。」

傑明的經歷反映了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的挑戰,我們以「地上的帳篷」──人類必死的軀體(哥林多後書5章1節),生活在最終會消逝的世界裡(約翰一書2章17節)。因此,當我們努力應對生活帶來的種種艱難時,我們會「歎息勞苦」(哥林多後書5章4節)。

我們能堅持下去的原因,是確信有一天我們將以不朽的、復活的身體──「天上的居所」(4節,和合本修訂版),住在另一個世界,那裡不再有歎息和悲傷(羅馬書8章19-22節 [....]

靈命日糧 : 逃避上帝

讀經:

約拿書2章1-10節 

朱莉和麗茲划著獨木舟,在美國加州的海域尋找座頭鯨。許多人都知道,座頭鯨常在海面上活動,因此很容易被人發現。然而,當一隻座頭鯨從獨木舟的正下方浮出水面時,卻讓她們經歷了畢生難忘的驚險時刻。有人在旁邊拍攝到這兩位女士和座頭鯨相遇的過程,影片中可見座頭鯨張著大嘴,兩位女士及其獨木舟對牠而言,實在是塞牙縫都不夠。幸好,她們雖然落入海中,但不久就毫髮無傷地逃脫了。

她們的經歷讓我們聯想到,聖經中先知約拿被「大魚」吞下的事蹟(約拿書1章17節)。上帝吩咐約拿向尼尼微人傳講悔改的信息,但由於他們一直拒絕上帝,約拿因而認為他們不配得到上帝的饒恕。他沒有聽從上帝的命令,而是搭船企圖逃避上帝。於是,上帝使海面起了狂風,以致約拿被拋入海中。

上帝讓約拿被大魚吞下,使他不致葬身大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