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上好的福分

讀經:路加福音10章38-42節 

在一次教會的崇拜中,我看到前幾排有一個小嬰孩。他從父親的肩上探頭張望,眼中充滿了好奇。他會對著人咧嘴而笑,會流口水,或者咬著他自己胖胖的手指頭,卻找不到自己的大拇指。當我一直留意那個可愛的小嬰孩時,牧師的聲音好像就越來越遠了。

各式各樣的事物都可以令人分心。對馬大來說,烹飪和清理令她分心,她忙於招待基督,而不是聆聽祂的話語、與祂交談。馬利亞則選擇專一,「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 (路加福音10章39節) 。當馬大發牢騷,抱怨馬利亞不來幫忙她的時候,耶穌說:「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42節)

耶穌的話提醒我們,比起一切或許能暫時吸引我們注意力的美好事物,我們與祂的關係更重要。有人曾說,美好事物可能會讓我們忽略了至好的事物。對耶穌的跟 [....]

靈命日糧:向前邁進!

讀經:使徒行傳9章1-9節 

在1944年的6月6日,法國諾曼第猶他海灘的一個炸彈坑中,有三位美國軍官蜷縮在那裡。他們被潮水帶到了沙灘上一個錯誤的位置,在這個情況下,三人做了個決定:「我們就從這裡發動戰爭!」他們面對艱難的處境,仍向前邁進。

掃羅在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耶穌之後,發現自己身處困境,他需要作出決定(使徒行傳9章1-20節) 。他意識到自己生命的位置和方向都是錯的,他先前的生活都是徒勞無益。這時他要重新出發,繼續向前很不容易,他需要做的事情是既艱辛又難受,或許他還得面對那些被他拆散的基督徒家庭,但他沒有退縮,他回應主說:「主啊,我當作什麼?」(22章10節)

我們時常發現自己處在意想不到的處境,是從未計畫,或不想去的地方。我們可能債台高築、受身體障礙的限制,或在罪惡後果的重壓下受苦 [....]

靈命日糧:我們所行

讀經:腓立比書3章7-17節 

當普立茲獎得主,美國著名影評家羅傑·艾伯特逝世時,一位同是影評人的記者如此描寫他:「不論他有多少惡名、榮譽、知名度,或是無數獨家專訪、與電影界巨星會面,艾伯特從未忘記我們職責中的本質──評論電影。而他的影評總是熱情洋溢且深具智慧。」

使徒保羅也從未忘記上帝所給他的身分和使命的核心。他對基督總是那麼專一,充滿熱忱。不管是在雅典與哲學家們辯論,在地中海經歷船難,或是被羅馬士兵監禁在獄中時,他都專一於他的呼召,就是「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並傳揚基督的福音(腓立比書3章10節) 。

保羅在獄中時,寫信給腓立比教會說:「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

靈命日糧:父與我同在

讀經:馬可福音14章32-50節 

有一位朋友因為感到寂寞孤單,便在她的「臉書」貼了這一段話:「我不是因為沒有朋友而感到寂寞,相反地,我有很多朋友。我知道有人可以抱緊我、安慰我、跟我說話、關心我、想念我。但他們無法每時每刻、永永遠遠在我身邊。」

耶穌能體會那種孤單的感覺。我想祂在世上服事的那段日子,祂從痲瘋病人的眼裡、瞎子的聲音裡,看見和聽見他們的孤單。但最重要的,當祂被親密的朋友離棄時,必定深刻體會到這種感覺(馬可福音14章50節) 。

然而,當主耶穌預言門徒會離棄祂時,也宣告自己堅信天父必與祂同在。祂告訴門徒說:「[你們]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翰福音16章32節) 。耶穌說這些話之後不久,便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讓你我能與上帝恢復關係,成為祂家中的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