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像我這樣

讀經:以賽亞書55章1-7節 

有一次,在欣賞音樂會時,許多美好回憶在我腦海裡湧現。當時,樂團的主唱介紹他們接下來要唱的詩歌為「照我本相」。我記得多年前我的牧師在講道結束時,就會唱這首詩歌回應,然後邀請人們到台前來,接受基督赦免他們的罪。

而這位主唱也建議,或許能在另一種場合唱這首詩歌。他說自己將來回天家見主面時,要以這首詩歌來感謝主:

在伊洛蒂(Charlotte Elliott)寫這首歌的數年前,她曾請教一位傳道人,如何能找到主耶穌。傳道人回答:「只要照妳現在這樣到祂面前即可。」她就照著做了,後來她患了重病,情緒極其沮喪低落時,她寫下了這首詩歌,正是描述那一天她來到基督面前,主赦免了她的罪。

上帝在祂的話語中,鼓勵我們尋求祂:「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告祂」( [....]

靈命日糧:家族標記

讀經:約翰一書4章7-16節 

位於愛爾蘭西岸的亞蘭群島,以出產美麗的毛衣聞名。他們以羊毛編織各樣精巧的花紋圖案,然後才縫製成衣裳。其中有許多圖案與當地文化、民間傳說有關,而有些則是帶有個人風格。在這島上的每個家族,都有自己家族標記的圖案,這猶如家徽的標記都獨樹一幟,甚至有人說,若有捕魚者溺水,可從其毛衣上的圖案輕易地認出身分來。

使徒約翰的第一封書信裡,描述了上帝的家庭成員所擁有的特定標記。在約翰一書3章1節中,他首先確定我們是上帝家中的一員:「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接著,他繼續陳述上帝兒女的標記:「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並且認識上帝。」(4章7節)

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而愛正是祂的屬性,故此以上帝 [....]

靈命日糧:坦然無懼

讀經:希伯來書4章14-16節 

聖米歇爾山是一座四面環海的小島,距離法國諾曼第海岸約800多米。島上有一座教堂和修道院,許多世紀以來,這地方都是朝聖者必到之處。然而,在島上的堤道未建成以前,到這座島卻是危險重重,一些朝聖者還因此喪命。小島在退潮時被大片沙岸圍繞,漲潮時則迅速被水淹沒,到訪這座島曾是令人畏懼的事。

對舊約時代的猶太人而言,來到上帝面前也是件令人懼怕的事。當上帝在西乃山上發出雷聲時,人們戰戰兢兢地來到祂面前(出埃及記19章10-16節)。當上帝允許百姓藉著大祭司到祂面前時,他們也要遵守特定的條例(利未記16章1-34節)。如果祭司不小心觸碰到約櫃,就會導致死亡,因為約櫃代表了上帝聖潔的臨在(參看撒母耳記下6章7-8節)。

然而,因著耶穌的受死與復活,如今我們能毫無懼怕地來親近上帝。 [....]

靈命日糧 :勇氣與堅持

讀經:使徒行傳28章11-16,30-31節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尤金‧帕特森,曾在1960到1968年間擔任《亞特蘭大憲政報》的編輯。當我看到他的訃聞時,文中有兩件事讓我有很深的感觸。首先,帕特森不畏當時反對種族平等的聲浪,多年堅持為公民權利發聲。此外,他還替一個每日專欄主筆,八年如一日,那可是2,922篇報刊專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勇氣與堅持,正是他生命產生影響力的關鍵所在。

我們從使徒保羅身上也看到相同的特質。使徒行傳13-28章記載他在一次次磨難中所展現的勇氣。在坐船到凱撒那裡受審的途中,保羅遇上海難,之後他到了羅馬南部,那裡有許多主內弟兄前去與他見面(使徒行傳28章11-15節)。路加寫道:「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上帝,放心壯膽」(15節)。接下來的兩年,保羅雖身為囚犯,卻獲准住在自己所租的屋子裡,在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