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祂改變我生命

讀經:詩篇107篇1-16節 

電腦先驅賈伯斯(Steve Jobs)於2011年過世,當時超過一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紛紛在網上向他致敬。多數人說賈伯斯如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因為賈伯斯的創新發明,使他們的生活不再一樣,因此他們想表達感激和哀悼。甚至有人用平板電腦(iPad)的螢幕顯示大大的「我哀傷」(iSad)。

感激驅使人們表達謝意,這正是詩篇107篇描述的:「願耶和華的贖民說這話,就是祂從敵人手中所救贖的」(2節)。這篇詩的主題是在極大危難中被主搭救的百姓,他們有些無家可歸、又飢又渴(4-5節),有些違背了上帝的話語(10-11節),還有些因走投無路而呼求上帝(26-27節)。這些人全部都被上帝拯救。「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8、15、21、31節)。

當我 [....]

靈命日糧 :安歇之樹

讀經:以斯拉記9章5-9節 

在我辦公室對面的農田裡,有一棵樹孤伶伶地矗立在那兒,這一直使我感到很困惑。農夫為了種玉米,砍下了好幾公頃的樹,唯獨保留這棵高大、繁茂的樹。後來,謎團終於解開,我知道留下這棵樹的原因。原來長久以來,農夫都有留下孤樹的傳統,好使他們自己和牲畜在炎夏烈日中,有個陰涼的棲息處。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唯獨自己在艱難中倖存,而又不明白為何如此。戰場上大難不死的士兵,與頑疾抗戰後痊癒的病人,都百思不解,為何自己能存留下來,而其他人卻沒有這個機會。

舊約提到以色列民被擄期間,上帝保存了一批以色列的遺民。這些遺留下來的子民,保存了上帝的律法,後來更重建聖殿(以斯拉記9章9節)。使徒保羅也稱自己為上帝存留的子民(羅馬書11章1、5節)。他之所以能夠留下來,是要向外邦人傳達上帝的信息( [....]

靈命日糧 :主若肯

讀經:馬太福音8章1-4節 

茉莉想請爸爸幫忙,但她卻不敢開口要求,因為她知道爸爸在電腦前工作時不喜歡被打擾。她想:「他可能會生我的氣。」結果,她就沒有請爸爸幫忙了。

然而我們到耶穌面前,就無須帶著這樣的恐懼。我們讀馬太福音8章1-4節,看到一個患大痲瘋的人,為要得到醫治,他毫不猶豫地去打擾耶穌。這個疾病使他被社會唾棄,情緒飽受折磨,因此他不得不孤注一擲。耶穌在大批群眾中忙著,這個人勇敢地穿過人潮,要跟耶穌說話。

馬太福音記載這個人來到耶穌面前,向祂跪拜(2節)。他以敬拜的心來到耶穌面前,並相信祂的大能;且懷著謙卑的心,因承認耶穌有醫治他的主權。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2節)。耶穌憐憫他,就伸手摸他(根據猶太律法,大痲瘋病人是碰不得的),而他立刻就潔淨了。

正如這個大痲 [....]

靈命日糧:太遲了

讀經:希伯來書4章1-11節 

這樣的事幾乎每個學期都會發生。我常告訴我大一寫作班的學生,這門課的寫作功課很多,如果想要及格,他們就必須要趕得上所有的作業。可是,幾乎每個學期都有學生不相信我所說的話。他們會在課程結束後的幾天裡,瘋狂地寄電子郵件給我,解釋無法如期繳交作業的原因。雖然我不喜歡這麼做,但我仍然必須告訴他們:「對不起,太遲了。你不及格了!」

身為一名大一的學生,若你發現自己浪費了幾千美元的學費,實在是夠糟的了。但是,當一個人走到人生的盡頭,卻因為沒有和上帝好好處理有關自己的罪,而招致永恆的終局時,那後果便更加嚴重了。在那樣的情況下,人若死了卻仍未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他們將要面對那沒有耶穌的永恆。

若我們站在救主面前,卻聽見祂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離開我去吧!」(馬太福音7章23節 [....]